《月亮与六便士》: 塔希提岛的月亮

作者: 江雪阁 | 来源:发表于2022-08-10 16:23 被阅读0次

小时候不懂美为何物,只知道有吃有穿有玩就好了。那是中秋节的晚上,我和小伙伴们看完露天电影回家,夜已经深了,月光下的小河、小桥、小村子,像一幅水墨丹青。画面寂静无声,微风过处,几条柳丝轻轻摇动,似在哄着水波入睡。我当时觉得眼前的一切是那么轻盈,似乎裏上了薄纱,随时可以飞天而去。抬头仰望月亮,我看到月亮上嫦娥、月兔、月桂树清晰可见,不由自主地赞叹,好美啊!

长大后,整天低着头忙忙碌碌地劳作,没有心思仰头去欣赏月亮,偶尔想起月亮,站在小小的阳台上,放眼望去,路灯、霓虹灯、景观灯,五光十色,月光不见了。也曾想去山间赏月,终究还是离不开滚滚红尘而作罢。

最近读《月亮与六便士》,合上书本的那一刻,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塔希提岛的月亮,比我小时候看到的月亮还要美,还要神奇,那是伊甸园的月亮,是斯特里克兰一生追逐的月亮。

斯特里克兰四十岁以前是证券经纪人,有一个美丽的妻子和乖巧的一双儿女,过着中产阶层优裕闲适的生活,妻子热心和文艺界人士交往,家中常常高朋满座。某天他突然不告而别,离家出走,去巴黎学画,过上衣食无着的乞丐般的贫困生活,最后流浪到南太平洋上的塔希提岛安顿下来,一心一意在那里画画,直到患麻疯病死去。他为了追寻自己的梦想,抛弃俗世的享受,克服难以想像的苦难,终成伟大的画家。

一、为了理想,和现实决裂

在人们眼里,斯特里克兰是个无趣的人,沉默寡言,不懂艺术,是大街上那些匆匆忙忙养家糊口的男人之一。

四十岁的男人,磨去了青春期的冲动,肩负着养家的重任,上有老下有小,想做一些离经叛道的事,考虑到社会地位、家庭声望、子女未来,即使鼓起十分勇气,也会泄漏八分。最后只能安慰自己,这样过一辈子也不差,谁的人生没有遗憾呢?算了,没实现的理想让儿女去实现吧!

可是,斯特里克兰坚定地说不,养家十七年够了,他要为自己活,去追逐自己的梦想。他卸下了家庭责任,辞掉了工作,独自去巴黎学画画。这对于一个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中年人来说,需要非凡的勇气。不仅如此,他还无视社会对他的评价,不顾他人鄙视和厌恶的目光,不在乎能不能成功,独立特行,我行我素地踏上另一赛道。

这种为了理想放弃一切的举动令我钦佩,这一类人历史上出现过很多,近代的五四运动,就有许多热血青年放弃优越的生活,投入艰苦的抗日救亡运动之中。解放初期,两弹一星的功勋科学家,为了祖国的强盛,在远离家人的沙漠,冒着生命危险搞试验。正是由于有这样为理想而奋斗的人,世界才变得如此精彩。

也许理想有大小之分,但无高下之别,斯特里克兰为了理想和家庭决裂的行为,我肯定做不到,我相信大多数人也做不到,但同样值得我敬佩和尊重。

二、挣脱世俗的束缚

斯特里克兰到达巴黎后,仿佛变了一个人,从一个优雅、整洁、礼貌的人,一变而成粗鲁、肮脏、冷漠的人。他抛弃了妻子和孩子,对可能给他们造成的不幸无动于衷。他拒绝他人的帮助,无视他人的好意,把他人给予他的帮助视作是理所当然。在他看来,不是我有求于你,是你主动选择帮助于我,那么对于你的主动选择,我无需给予任何的回馈。

斯特里克兰病重得快死了的时候,斯特罗伊夫热心地把他带回家治病,精心照料他,使他得以康复。可他并不感觉到自己良心上过不去,反而霸占斯特罗伊夫的画室,把斯特罗伊夫赶出去。斯特罗伊夫的妻子莫名其妙地爱上了他,义无反顾地要和他在一起,斯特罗伊夫苦苦哀求,他表现得无动于衷。在他看来,自己正好需要这样一种情欲的满足,也需要这样一个裸体模特,夫人自己贴上来的,与他何干?再之后,他觉得不再需要这个情妇了,感觉到这个情妇已然妨碍了自己,便断然离她而去。情妇的自杀身死也没有给他的心理造成任何的波澜。

这等离经叛道的行径,让我恨得牙痒痒,简直是一个反社会人格的人。可是细想想,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人就一定是好人吗?当婚姻必须遵循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之时,自由恋爱的男女就是离经叛道的坏人。当裹小脚是美的年代,拥有自然脚的女子是嫁不出去的丑女。

我们每个人生活在文明的世界,社会的无形之力把我们变成“不得不成为的那种人”。文明的体面、礼节、尊严、规范等等一切法则以及所影响的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都已失去了它们本来模样。我们的鄙夷、斥责、愤怒,我们的热爱、感激、怜悯,里面含有多少虚伪成分,是一个连我们自己也说不清的事。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看上去正常的可能早已不正常,我们看上去很不正常的,可能很正常。

毛姆认为,普通人遵循社会规则是生存的需要,但一定不是理想的需要,不是艺术的需要,不是月亮的需要。斯特里克兰去追逐纯粹精神上的理想,追逐纯粹的艺术,追逐真实的月亮,就需要隔绝这些遮蔽他追求的阻碍,报以无可遏制的冷漠与厌恶,对假的怀有冷漠才能真切地见到真实。

三、找到自己的月亮

斯特里克兰流浪塔希提岛,那里的岛民对不具人情味的他充满宽容和同情,因为他们还保持着自然生活状态,就像能接受动植物的多样性那样,能容纳人性的多样性。

塔希提岛是斯特里克兰的伊甸园,是他心灵的故乡,到了那里他就不想走了。他和土著女人结婚,恢复到原始的本能状态,腰间缠条布,赤脚行走在山坳丛林中,无所顾忌、不求技法,只需专心一意地画他心灵的眼睛看到的幻景,画他为之疯魔的梦境。周围环境中处处能找到他灵感触发的机遇,他仿佛脱离了驱壳,找到了灵魂的归宿,终于在这个地老天荒的异国他乡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有些人一心渴求真理,为了求得真理,他们会不惜动摇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生存根基。斯特里克兰就是这样的人,只不过他追求的不是真理,而是美。美就是他的理想,就是他的月亮。 在生命的最后岁月,他终于觅得了内心的安宁。

那附体的恶魔终于被祓除了,随着这部作品的完成——相对而言,他的一生都是漫长而又痛苦的准备期——他那孤绝而又饱受折磨的灵魂终于得到了安息。可以说他是欣然赴死的,因为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四、理想和现实的选择

斯特里克兰离家出走后,她的太太说:“她如果想成为一个艺术家,为什么不直接说出来呢?对于这样一种志趣,我自认是绝不会不表示同情和支持的。”又说:“不管怎么说,如果他有任何天分的话,我肯定是第一个跳出来鼓励他的。我不会计较由此可能付出的牺牲。”

我们都希望理想和现实能够统一起来,既能享受到六便士这样的物质生活,又能轻松地实现理想,然而现实非常打脸,平庸之辈的画能够畅销,如斯特罗伊夫,画俗气的意大利人物和风景画,不仅自己过得衣食无忧,还可以帮助穷困的画家。而像斯特里克兰这样天才画家,生前得不到别人的认可,也从来不卖,全家要跌入食不裹腹的境地,全家生活如何过下去。没有收入,还要不断买画布颜料,夫妻恩爱能维持下去吗?亲朋好友要好心忠告吗?左邻右舍要讥笑讽刺吗?在四面围困下,他如何继续画下去?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他没有离家,成不了伟大的画家。

理想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经受各种磨难和考验,一心一意专心致志地做下去,有时穷尽一生也不一定能成功。他放弃世俗的享受,突破社会的束缚,勇敢地去开辟自己的道路,才能做出惊世的成就。所以毛姆用天上的月亮和脚下的六便士做比喻,表示两者有天上地下的距离,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不可能得而兼之。

世界上做出卓越成就的人,都有为了理想舍弃一切的特质。我们普通人虽然达不到如此心无旁鹜地为理想而奋斗,但我们可以做到为了理想而适当舍弃享受。愿我们低头捡取地上的六便士之际,还能抬头仰望月亮,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塔希提月亮。

相关文章

  • 《月亮与六便士》: 塔希提岛的月亮

    小时候不懂美为何物,只知道有吃有穿有玩就好了。那是中秋节的晚上,我和小伙伴们看完露天电影回家,夜已经深了,月光下的...

  • 梦想中的塔希提岛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众所周知,塔希提岛是南太平洋中部法属玻里尼西亚社会群岛中向风群岛的最...

  • 月亮与六便士-第45-47章

    晨读打卡《月亮与六便士》 阅读篇章:第45-47章 书籍内容: 刚来到塔希提岛,我就认识了尼柯尔斯船长。那天清晨,...

  • 荐读|月亮与六便士

    本文原创首发于 公众号 十人扣 在塔希提岛,我想起了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一个问题摆在那里,当一个人拥有了六便士...

  • 《月亮与六便士》的主角换成女人会怎样?

    在《月亮与六便士》的结尾,我看到思特里克兰德在塔希提岛房子里那幅空灵又震撼人心的画被烧掉的时候,我的心里很...

  • 两种美:天籁美和寂静美

    我永远忘不了我和他(《月亮与六便士》中男主角斯特里克兰德,此刻住在塔希提岛原始的房子里)一起度过的那个夜晚。 在我...

  • 《月亮与六便士》: 大溪地的月色真的很美吗?

    壹 大溪地,又名塔希提岛, 一座散落在南太洋的岛屿。 第一次知道它,是从毛姆的作品《月亮与六便士》。 必须得承认,...

  • 和斯特里克兰的共生时光

    结束了这本《月亮和六便士》,跟着斯特里克兰走了那么久,从英国到巴黎再到塔希提岛,突然停下来,我感觉很慌张。 这本书...

  • 艾塔的庄园,我的梦一一经典的魅力

    《月亮与六便士》里,有许多环境描写,细腻生动,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特别是对塔希提岛的自然环境的描绘,如一帧帧美丽的...

  • 2021.10.23

    毛姆以高更为原型著成《月亮与六便士》。 高更以塔西提岛妇女为原型画出“永远不在” “永远不在”是张爱玲的翻译版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月亮与六便士》: 塔希提岛的月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gfa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