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山的泉水与江河汇流,
江河又与海洋相通,
天空里风与风互相渗透,
融洽于甜蜜的深情。
万物遵循同一神圣法则,
在同一精神中会合;
世上一切都无独而有偶,
为什么你与我却否?
看高高的山峰亲吻蓝空,
浪和浪也相抱相拥,
姐妹花朵绝不会被宽容,
如果轻视她的弟兄;
灿烂的阳光抚抱着大地,
明丽月华亲吻海波,
那甜蜜的作为有何价值,
如果你,不亲吻我?
——爱的哲学 作者:雪莱[英]
期末的日子总是令人难忘,昨天在家长会上有些“发疯”,有些失态,全因为爱之深,恨之切。一个学期已经过去,我对每一个孩子的性格和秉性都有了大致的了解。当一个个孩子安静的坐在我的面前,我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是如此沉重。关上门,教室里,我给予孩子们的所有,就是孩子的全世界,我怎么敢辜负每一个孩子单纯而信任的眼神。
当我看到那个站在讲台上瑟缩着身子的孩子,我的心在痛,孩子,你在家里经历了什么?每一个晚上你是枕着欢乐的甜蜜入睡,还是在无边的恐惧中闭上眼睛呢?他,就那样躲在一角,不敢站在讲台的中央,眼神里带着一丝无助。可是,孩子,我们是要给你发奖,我们是要给你掌声的呀!为什么,你那么胆怯?那么恐惧?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在爱的爱的滋养中长大。没有父母充分的爱的滋养,孩子的将对这个世界充满恐惧。各位家长朋友,我们的怀抱是全世界最温暖的地方,每一天,给孩子一个拥抱吧!让孩子在我们的怀抱中感受到爱。
在心理学界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叫“哈洛的恒河猴”。实验是这样进行的:
将刚出生的恒河猴放进笼中,用两个假猴子代替母猴。一个假猴是用铁丝做的,胸前装有奶瓶,可以24小时提供奶水;另一个假猴是用绒布做的,摸起来比较舒适柔软,但并不能提供食物。
在这个实验之前,科学界最权威的认知来自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华生:“孩子对爱的需求,源自于他对食物的需求满足了他对食物的需求,就满足了他对爱的需求。” 按照这个观点,小恒河猴一定会把铁丝猴当成母亲。
然而实验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所有参与实验的婴猴,都选择了没有奶瓶的“绒布妈妈”。几乎在所有时间里,小猴都会挂在“绒布妈妈”身上,只有感到饥饿难耐时,它才会跑到“铁丝妈妈”那里吃奶。但只要一吃饱,它就会迅速回到“绒布妈妈”怀里。有的小猴甚至饿了也不愿过去,它们把身子挂在“绒布妈妈”身上,只把头探到“铁猴妈妈”那边吃奶。
小恒河猴紧紧抱着绒布妈妈根据这个实验,美国心理学家哈洛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 爱源于接触,而非食物。接触所带来的安慰感,是母爱最重要的元素。
“母爱的本质,绝对不是简单地满足孩子的饥饿和干渴的需求,它的核心是接触性关怀:拥抱、抚摸、亲昵。”
事实上,不单单是母爱,所有让人产生依赖的感情都无法单纯靠精神层面交流。一个亲昵的紧紧的拥抱,有时胜过千言万语。爱人的怀抱,是世界上最让人留恋的地方。
每一天,让我们的孩子在我们的怀抱中去拥抱全世界,每一天,让我们的怀抱成为孩子最温暖的港湾,只有从我们的怀抱出发,我们的孩子才能勇敢的去看风,看海,看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