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继续阅读吕思勉先生的《隋唐五代史》,今日读到第三节——《炀帝夺宗》。
隋高祖有五男,皆孤独后所出。因周之鉴,立长子勇为太子,其余四子为王。
按文帝想法,一母五兄弟,应当互相友爱,且已立太子,其余四子也各有分工,大家应当各司其职。
但是文帝忽视了孤独后,摘先生原文——
太子勇之废,史家归咎于独孤后。云:后性妒忌。
这里,太子或许也是时运不济,史书记载——
妃元氏无宠,尝遇心疾,二日而薨。后意有他故,甚责望勇。
孤独后因太子妃薨而责太子勇,这件事情也被有心人广所利用。
俗话有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但是也有古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以太子勇做为太子,本更应当谨言慎行约束自己,却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招来横祸。
是勇本身之行为有不妥,同时也有其他兄弟对其位置虎视眈眈,在他稍有瑕疵时,立即将他的不当行为进行放大。
书中对文帝的逝世记载如下——
高祖崩后,秘不发丧。伪为敕书,赐故太子勇死,追封为房陵王,不为立嗣。
可惜太子勇,父身后,自己也被伪书刺死,不再有任何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