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见闻
一到星期天,儿子就闹着去他姨家走亲戚,他姨家有猫、有猪、有鸡、有狗。
今儿又去,衣服都不让洗。
走到街上杨六制衣店门口,看见屋里有好几个顾客在挑布料,我不由放慢脚步,凡是一个正常的女性,谁又不爱美呢?我停车进店,不顾儿子唉声叹气。
店里墙壁上垂挂着五颜六色的布料,红的太俗,青的太艳,左挑右选,我终于相中了一块香云纱,黑底白花,荷塘月色图案,我把布料披在身上,像置身于美丽的江南。“就它了!”于是,我让老板给我量尺寸,留了手机号,预付了一些钱,走人。回头喊儿子,他对着墙一动不动,委屈的小脸上淌着晶莹的泪花。念他想猫狗心切,没理他。
走到军王村里,看见前面一个背影有点眼熟,瘦瘦的,在左侧路边往西走,后面还跟着一个同样瘦的老婆婆。“这是我小姨吧?她不是在广州吗?”“小姨!”我试着喊了一声。没喊错,小姨昨天从广州才回来,也没说啥事,明天就走,票都买好了。我们在路边聊了几句,聊到她的小外甥,小姨高兴的拿出手机,翻出照片让我看。
照片上,一个白胖胖的婴儿,咧着小嘴笑。小家伙浓眉弯弯,大眼睛,方脸庞,腮帮子吃的坠拉着。
“几个月了?”
“四个月了,你不知道笑哩哦!”
小姨说起小外甥,像换了一个人。
因为还要赶路,我们匆匆告别,我对小姨说我母亲好好的,甭挂念,你好好忙你的,我又对旁边的奶奶说,俺姨天天不在家,你好好保重身体。
继续前行,到杨楼集上,路右边一个什么店里,里面一个胖胖的女人在跟着手机跳舞,斜身、侧头、晃腰、摆手,姿势优美,动作娴熟,她跳的多开心啊!
现在的人,物质基础比以前厚了,钱也基本够花,吃穿不愁,开始注重精神享受了,没事跳跳舞,唱唱歌,拍个抖音,玩的不亦乐乎!
前面就是十门村了,远远看见一个吊车在路中间停着,大长铁臂高举着,不知道在干什么。
到了跟前 ,一个人给我摆手,示意我停下,原来他们在出树。一棵高大的杨树,紧贴着路边一个店铺的墙壁生长,出这样的树,得需要一定的技术。我抬头往上看,树上一个工人在茂密的枝叶间砍一个大枝子,吊车的铁臂紧紧的夹着树枝,路两边的车越聚越多,很快,“哗”一声,大树枝要坠下来了,我吓了一跳,赶快往后倒倒车,想着它马上扑通一下,地动山摇,谁知吊车的巨臂钳住树身,大树枝在铁臂的托举下,慢慢下落,正好落在吊车上,真妙。
“俺姨夫出树也用这大吊车吗?”
儿子问我。
“肯定没有。”
“你咋知道?”
“要是你姨夫有吊车,去年你姨夫的哥哥也不会出事了。”
我叹息着,世上任何一种行业都有风险。挣钱,一定要注意安全。
说着快到小妹家了,我们拐个弯,路边是一间小矮屋,里面住着一个热情的老奶奶。
“你来了啊?”
我正这样想着,老奶奶就过来和我搭话了。她好像在弯腰忙着什么,起身之后,老腰像一张弓。
“哎!”
我回答着。
一个八九岁胖胖的小男孩也跟着过来了。我车子篓里搁一兜面包。
“我买的面包,来,给他吃点。”
“不要,不要。”
老奶奶说。
“嗯,我饿。”
小男孩撅着嘴说。
“一点面包,不是啥主贵东西,来,来。”
说着,我就给他拿一个。看样子像宝贝孙子,老奶奶很疼爱。
到小妹家了,先跑过去的儿子回头喊“俺姨没在家啊!锁着门哩!”
“我知道。”
小妹提前就给我说了钥匙在哪,她一会儿就回,让我先进屋。开开门,院里的那只大狗铁链子拴着,看见我们,老实卧着,一声都不叫。儿子跑过去就要解链子,我制止了他。“喵——”屋里的猫听见人回来了,着急的叫,饿坏了,我给它掰一点面包屑,它很快吃完了。
小妹快回来了,我站在门口,欣赏着她家门外无边无际的麦野。麦穗颗粒饱满,麦芒像刺一样张开,上面都沾着白色的杨絮,放眼望去,地里一片白茫茫。
这是希望的田野,这是美丽的村庄——姚集乡山坡杨。
2019.5.1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