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下午准备去画室上课之前,收到了通知,因为疫情所有的课程从今天开始暂停。看到这个通知,紧绷的弦松了下来。原本还想着今天又该教孩子们写什么笔画了,看到通知有些如释重负。此时却想着这段不上课的时间,一定要好好看看书写点东西了。

今天是周五,也是孙子最盼望最快乐的时刻,可以跟我和蒲先生回锦苑了。不知道是不是突然的松懈,感觉自己浑身无力,说话都没有力气,仿佛大病一场,我想是最近日程安排紧,除了新增加的备课上课还有练字,加大了动脑和体力,需要休息。
回到锦苑,还是拿出了孙子今天从幼儿园带回来的上学期的教材《大中国》,与他一起学习了一遍。这本教材对孩子多方面的引导,知识真是丰富多彩啊!
我比较喜欢的是《各族人民手拉手》部分,讲了苗族维吾尔族,藏族,朝鲜族,傣族和蒙古族。我曾经在学校教过一门学科叫《社会》,这些仿佛都是我曾经教过的内容,现在看起来是那样的亲切。
孙子说他最喜欢的是傣族,因为可以玩水。我说那是泼水节,如果没有疫情,我们都可以去参加这样的活动。孙子说他还喜欢蒙古族,真想去蒙古包里住一住。说着孙子情不自禁的朗诵起《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甚至看到黄河的时候,兴奋地对我说:“我想起一首诗里的'黄河入海流'……”说着他又完整的背了一下这首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由此可见,孩子很小的时候教他背诗,只要他记住了,随着年龄的增加,他的记忆也会唤醒,从而理解了这些诗句。而我的思绪却在子宇的语言中,从黄河到云南,再到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我的思绪逐渐清新,身体仿佛也不像刚才那样瘫软了。
在与子宇温馨的学习中,突然想到今天硬笔书法班的温馨寄语还没有写,一会儿一定要写了。
而我更喜欢的是,《有趣的中国字》和《舌尖上的美食》这两部分。《有趣的中国字》里,有些字是根据形象发明的,也就是我们说的象形字,图文并茂,子宇不由得读完了所有的内容。
《舌尖上的美食》,讲了祖国各地的美食。四川是川北凉粉,北京市驴打滚,哈尔滨是红肠。孙子看到这些内容,故意做得垂涎欲滴的样子,的确越看越想吃。于是觉得,温馨寄语的内容也有了。
温馨寄语:
亲爱的家长,疫情来袭,这个周末居家的时间比较多,想过没有与孩子一起度过怎样的周末?
可以买来饺子皮或抄手皮,与孩子一起包饺子或抄手,让孩子从中体会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同时,也让孩子知道了饺子是由东汉时期的张仲景发明的,最初作为药用,后来成了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节重要的食品。
也可以与孩子一起,整理一下自己的物品,来个家庭大扫除。特别是让孩子整理擦拭书柜,孩子一定会把热情投入到阅读上。
或许,每个家庭都有集体喜欢做的事,丰富多彩,开心一百分。

读书真好,与子宇阅读的短暂的时间里,我们的思绪可以碰撞,可以飞扬 ,也可以穿越时空。真是身心愉悦,精神充实,可以带着美好的想象进入梦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