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故事旅行日志
如果觉得生活有些琐碎,幸好我们还有博物馆

如果觉得生活有些琐碎,幸好我们还有博物馆

作者: 宗小花儿 | 来源:发表于2015-12-03 14:56 被阅读471次

    “中世纪属于教堂的时代,而当今这个时代则是属于大型博物馆的,是关于重要创造的智识大规模发展的时代。”

    ——费城古生物学家爱德华-德林克-科普(Edward Drinker Cope)

    这是《博物馆与美国的智识生活,1876-1926》里的一句话。其实,书里值得记录下来的话,还有很多。

    作为一个博物馆一般爱好者,我觉得不管是在自己旅行的时候,还是在平时的日子里,都有必要去博物馆,看得懂与否都是第二位。最重要的是,在博物馆里,可以跟这个世界上曾经出现过的事物面对面,它们的生命比我们都要长很多。和这些沉默的物体相比,我们看起来是那么年轻鲁莽。

    每去一个城市,首先要去的就是当地博物馆。一个城市的文化高度如何,从它的博物馆水平便可以一目了然。试想,如果纽约没有了大都会美术馆和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没有惠特尼美术馆和MoMA,没有那么多丰富有趣的专项主题博物馆,纽约就像是一个被摩天大厦所主导的繁华世界,缺少了身为大都市必需的文化底蕴。

    博物馆也是容易让人感到茫然的地方,因为它的庞大常常会让人觉得无所适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藏二百万件艺术品,馆长在欢迎词里就说,“这是可以度过一生的地方”,更不要说在旅行这么短的时间里,有时候真是不知如何取舍。

    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跟着博物馆里的讲解专家参加highlight tour。这种像是读书导言似的方式,可以让自己在有限的时间里,以点带面,对某个主题有一个概况了解。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没准自己会对某个话题产生好奇,回家之后再找书来读,逛博物馆就会变得越来越有趣。

    在国外参加博物馆里的tour,语言确实是个问题。平时英语还够用,但如果讲起来古希腊的建筑、文艺复兴时候的艺术、美国的民权运动,确实有些跟不上。不过我觉得,即便如此,也不要有心理压力,想去就去!

    首先,我们终于不用活在英语考试的心理阴影中,听懂多少都有收获。在波士顿美术馆里参加“古希腊对美国的文化影响”这个tour的时候,我先比较吃力地听讲解员说了很多历史背景,然后一句“当我们不知道未来要怎么走的时候,我们就回看历史”,清晰地进到我的耳朵里。金句!

    其次,在这个过程中,我会接触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视角,试着以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比如在美国的博物馆里,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它对自己历史的珍视,通过各种细节,包括一个名字、一个卡片,来记录着这个国家的每个时刻。

    还有,跟一个博学广识的导师一起,他/她的神情语言都能给我带来直接的感染。很多博物馆里的讲解员,可能大半辈子都在这里做研究,终日与先哲为伴。我觉得他们身上有一种光芒,从容儒雅。尤其是在现在这种生活节奏中,我愿意用“贵族”来形容他们。

    最后,和不同国家的游客一起,大家自由发问,交换意见,无所谓对错。这个过程有趣极了。在古根海姆美术馆里,我和大概十来个参观者,同一个来自日本的美术馆讲解员一起,对着莫奈的画,各自说作品里的笔法、画家对光线的表现方法。在一个没有对错与否的艺术世界里,可以诚实地说出自己的理解和疑问。我在这个时候感觉到的是,可以坦然地面对自己的疑问和无知,而不用担心什么。这种感觉棒极了。

    我会慢慢写下那些我喜欢的博物馆,和在博物馆里遇到的人。他们不一定会记得曾经与我的一面之交,但我记得这些面孔、这些时刻,和在我心里产生的小涟漪。

    Tip:

    这种tour一般分几种,从主题上看,有一小时看精华的,有分主题性讲解,比如集中讲解中国佛像雕塑,或者伊斯兰教建筑等等。此外还有针对大人小孩一起的家庭游,或者用普通话、西班牙语等非英语语言讲解的。提前在网上查一下信息很重要,确实可以让自己的博物馆之旅有更多收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果觉得生活有些琐碎,幸好我们还有博物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jls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