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想法
学习的试验1:学习的“新处方”

学习的试验1:学习的“新处方”

作者: 好好修行 | 来源:发表于2020-02-02 23:05 被阅读0次

一、产生学习“新处方”的背景
趁着这段时间有空,认真的回顾下这五年读过的书,平均下来每年不少于100本,最大的收获是,遇到有关的问题,知道解决这个问题的相关内容,大致在哪本书里面可以找到参照,如果还有,就是写了差不多近20万字的学习记录,对自己能力的提升可能是有的,但是不知道提升了什么?
——我个人觉得,在学习上得了一种“视线模糊的病”,其主要症状是,随着读书的增多,虽然感受到效果,但是对读书的价值逐渐怀疑,或者对学习的方式逐渐怀疑:这种费时、费神、费钱的投入换来的是迷茫和模糊,这种迷茫和模糊带来的是读书这种投入路径,究竟能否带来相对明显一点的“收益”,无论是精神层面的,还是物质层面的,当然,这与我个人的“功利主义学习观”有关,所以,我决定换种学习的“处方”,并以自己的“试验”,记录整个“试验”的过程。
为了的找到学习的“新处方”,干了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复盘了之前的学习方式;第二件事情,学习了《学习之道》《刻意练习》《认知天性》。
第一件事情,关于之前的学习方式:
1、学习思维:
之前的学习,基本是从工作所遇到的问题触发,然后靠自学、参加培训等方式学习,回到实际工作情境中,结合实际问题及资源现状,对所学技能适当调整,尝试在工作中应用,然后在应用中在灵活调整,这种学习思维导致的结果,从好的方面来讲,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专业知识的经验积累速度以及专业实战能力,从不好的方面来讲,学习的本身并不是以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出发点,从而导致学习与职业规划更好的衔接,这点随着职业年龄的增长,感受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达到职业核心竞争力方面。
2、学习流程:
基于以上这种学习思维,学习的流程就变得非常简单:问题-选书/培训-学习-反思-调整-应用-反思-归纳,虽然在学习过程中纳入了工作应用这一环节,但是,由于该学习流程是在的单一情境下、且并未意识到因果关系的假设前提,所以,有时会感到学习的投入程度,与应用的收获存在反差,尤其是需要更多人员参与才能完成的事情,另外,这个学习流程并没有加入刻意练习、深层反思,所以呈现的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认识的人认为专业理论功底还不错,但是做事情成功的概率需要进一步提升,这种情况后来在管理咨询公司之所以有了一定的环节,是因为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增加了前置条件的识别,比如通过充分的项目调查,从而有助于判断成功做项目的前置条件,此外,超出客户预期的服务意识,也弥补了这方面的问题,当总体而言,但从学习的流程而言,这条学习路线,还是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因素的,也不利于自己在能力方面的深入发展。
3、学习情绪:
这方面先对会好点,本着“把问题当成学习的切入点”、“把挑战当成学习的切入点”的观念,一旦遇到问题或挑战,个人会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而且后来随着学习方法的提高之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习的迁移能力,反过来又激励自己的学习情绪的高涨,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在管理咨询行业才能够感到非常舒服的重要愿意之一吧。

第二件事情,认真学习了练习模式:
《学习之道》《这样读书就够了》《刻意练习》《异类》这几本书3年前都认真的学习过,虽然不得练习模式的要领,但是知道要提升学习的效果,实现学习的“知行合一”,在这几本书中就可以找到,后来听《得到》栏目,对《认知天性》有了了解,这次也拿来学习,这几本书加在一块,就是一个关于学习认知模式转换的依据,也是提炼练习模式的依据,为了验证这些书籍,又相继读了《好好学习》《知识变现》两本国内知识大咖的著作,交互验证下得到的结论是:从理论到实践,是一致的,也是有效的,后来在写了7000多字的文章:《学习的构建》,以自己的视角对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关联联结,并提炼出自己的初级练习模式,结合之前关于麦肯锡问题分析与解决、联想复盘方法论等内容,完成了学习的“知”、“行”贯穿的学习“新处方”,也就是如何学习的心理表征,我称之为“初始心理表征”。

二、学习的“新处方”具体内容
1、学习“新处方“的切入点:年度经营计划的制定和管理,之所以选择这个主题,不仅因为这个主题在个人的职业规划所需的区间范围,而且是一项综合性的、提升性的技能。
2、学习“新处方”的内容:
(1)学习目标,主要从初始目标、使能目标、最终目标三个部分,从技能学习到情境应用到多情境应用,确定目标的好处是方向比较清楚,目的比较清楚,为后续的学习规划、练习模式等提供指导,存在的缺陷是不太符合目标的SMART原则,这点在其他模块中有具体体现,另外,由于整个主题学习暂时处于规划阶段,后期根据学习的进度会逐步完善使其符合SMART原则,见下图:


1.jpg

(2)心理表征,这个内容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完全是或至少不是明确的存在的,主要包含构建方式、新旧联结、编码规则三个方面,其中构建方式这方面与过去的不同在于,以前是通过买好书的方式,现在是通过先学习成功或标杆的方式先构建学习的框架,然后再对照框架寻找相关领域的高级心理表征,作为学习输入的载体,新旧联结、编码规则,则更多强调建立有意义的联结,同时通过反思、体验首先构建初步的、有意义的知识网络,目的是启动根植于心的驱动力,更重要的是,在后续的练习过程中,作为联结、编码的起始状态,以便于优化升级,见下图


2.jpg
(3)学习矩阵:这个词语是我自己琢磨的,我不知道别人是否有同样的说法,构建这个词的原因是,我发现以前学习技能过程和应用技能是两码事,尤其是专业能力方面的技能,学习技能过程往往是以相对单一的方式学习,而应用技能过程则往往是以综合方式才能保障学习技能的应用,同时,技能学习过程本身还存在一个先学什么技能后学什么技能的顺序问题,所以就构成了技能矩阵,这个技能矩阵是我基于某个材料初步构建的,也是作为学习和练习过程中完善的起点使用,同时用来指导学习规划活动和制定练习的反馈指标、反馈周期等,见下图:
3.jpg
(4)学习规划:学习规划主要包含学习方式、练习原则、反馈方式三个主要学习活动,其中学习方式中导入了反思、以教代学,并运用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把写文章、录音频、做微课等串联起来,以便促进心理表征的优化,提高输出的效率但又不增加较多的学习量,练习原则主要采用《认知天性》中穿插练习、多样化练习,其中穿插练习主要用于技能练习的过程,而多样化练习不仅用于技能练习过程,也用于整体技能的练习过程,而反馈主要是出于持续改善的方式,以练习中的问题点,结合黄金圈法则、复盘方法论等内容,以持续提升为主要反馈方式,见下图:
4.jpg
(5)练习模式:由于练习在学习过程中的价值,把练习模式单独列出来,选取间隔练习、穿插练习、多样化练习、反思(心理练习)四种方式,这四种方式个人认为具有不同的用途,间隔练习用于判定练习是否结束或进入下一项练习,穿插练习用于整体技能学习的过程练习,而多样化练习既可以用在过程,也可以用在整体技能练习,尤其是多情境的技能综合训练过程,反思则是从心理角度,即是一种练习,更是一种促进心理表征升级的方式,见下表:
5.jpg

(6)常规活动:习惯就是日常活动的固定模式,只要把学习规划纳入日常的常规活动,才能从根本山保障学习规划的落地,为此,从每日、每周、每月角度,对学习规划到常规活动进行分解,以确保有规划,有落地,见下图:


6.jpg

整个学习“新处方”有这六个模块组成,自我做完这张学习“新处方”,第一感觉是还是比较复杂的,思考之后,之所以认为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以前学习以单一技能为主,现在是以综合技能为主,强调技能实际应用能力,所以并不是简单的指向某一本书,而是指向一个综合技能的应用能力。
2、学习不再是以读书为主,而是增加了练习的环节,以持续性提升技能应用场景为主,学习的目的发生了本质性变化。
3、任何一项活动的标准化都需要一个过程,第一次难免会复杂,由复杂到简单容易,由简单到复杂难,所以需要新一步标准化、可操作化、工具化。

明日将这个流程、相关工具、表格清晰化,并开始第一阶段:构建初步心理表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的试验1:学习的“新处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jxc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