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王,是整部剧里唯一一个露过面且常出现的皇叔(你不要说也许先皇就生了2儿子呢,我才不信呢),这个角色,几次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也许因为他是皇上最小的弟弟,喜欢诗酒风花雪月,不心恋朝政权谋;依赖皇帝哥哥,说话谨慎也从不骗皇上,所以深得皇上信任。
平时除了在府里,纪王爷出境一般都是和预津在一起的,比如一起听曲看戏,一起泡温泉,一起研究琴谱,和预津是忘年交。何文新妓馆杀人案,纪王爷虽然没有出去作证,但是誉王知道只要皇上过问,他一定会说实话,可见纪王爷为人诚实不偏颇,朝中皆知。
救助卫峥事件中,为了能扳倒夏江且有人见证夏冬带着活着的卫峥离开的场面,梅长苏让预津想办法把纪王爷带到宫羽处“恰巧看到”这一幕。想来梅长苏也是了解纪王爷的为人的,纪王爷知道的事一定会如实告诉陛下,不会按下不提,也不会连累预津。而这件事只有纪王爷去说,皇上才能毫无戒心的去相信,才能成为和夏江抗衡的证词。
诚实不假,善良也是真。关于夏冬,纪王爷对皇上说,夏冬孀居多年孤苦,性子不太好做事偏激,请皇上对她宽大一二。这不是为了在夏冬面前作个人情,夏冬即将入狱,这是他的真心话。当年赤焰案,我猜纪王爷没有过分求过情,看着朝中求情的重臣和英王叔的下场,他知道即使自己奋力作保,也是徒然无用的。但是不代表他不同情这些逝去以及活下来的家属。
登甲巷阁楼(来自网络)皇上对悬镜司卫峥事件生气,纪王爷总是萌萌的劝皇兄,说好不生气的,有话慢慢问。紧接着发生了蔡、沈尚书来禀报了私炮房纵火案朱樾、誉王的问题,纪王爷还在劝说,大家都是至亲的骨肉兄弟,怎么会到如此程度呢?想来纪王从没有过要争皇位的想法,也没有过做过阴险狡诈之事,从没背弃过亲情,所以不能理解誉王他们为争皇位所作出不耻之事!质问誉王和私炮房纵火案的时候,纪王爷说请皇上息怒,就放过景桓吧,兴许此事另有隐情呢?他也在害怕,他怕判的太重,伤了骨肉亲情!
三月春猎,作为皇上宠爱的弟弟,自然要跟着一起去九安山的。在猎场闲坐看到长大了的庭生,他还问了,这庭生在靖王府是个什么身份呢?若真的不知道庭生是谁,怎么会关心至此。以林殊之敏锐,自然明白了当年是纪王爷暗中帮助了祁王妃保住了祁王血脉(其实这孩子是先皇的孙子,又不是纪王爷的亲孙子,纪王爷着实重视亲情)所以在平乱之后替靖王感谢了下纪王爷。纪王爷说,如此说来就更不用感谢了,大家原本是一家人,谁和谁又不是骨肉呢?
在从猎宫班师回朝的前一天,皇上询问立储之事,他马上表明自己不敢乱说的立场和态度。出了房门,就感慨,原来这天下最终是他的,也明白了,这可得天下的麒麟才子,自然也是靖王的(捂嘴笑)。其实纪王,看的清清楚楚,不说不代表心里没数。万事是对心不对人,说明他有自己的本心和底线。
侧立太子正妃的时候,又和预津闲聊到当年想抢着定言侯爷的孩子为媳妇。后来看了好几遍我猜,言侯爷和夏夫人都是刚正耿介之人,所以是君子之交更为亲近。所以很可能当年把以为是女孩的预津许给了夏江的儿子。纪王爷,其实对这些人的关系,情分,看的很清楚。
皇上寿宴,所有人都是一条心,就是要逼迫皇上下旨重审赤焰冤案。莅阳公主陈述谢玉手书,大臣们都在附议。纪王一改往常萌萌憨憨的面孔,坚定而沉重的说,臣弟以为,众臣所请,甚合情理,请陛下恩准!其实活着的人,很多人在心里都有一颗怀疑的种子,怀疑当年赤焰案的真相。
当年的父子之情,夫妻之爱,兄弟之道,君臣之义,纪王爷等人都看的清清楚楚,也许是因为他没有在那个高处不胜寒的位置上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