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说“常快活便是功夫”。一念触动,如获知觉之光。
静。一念觉光轻松明朗的快活,由心而发;人人皆有体验:心无负累,宽阔净明,才见轻松,才会快活。
如以一字概况此状态,非“静”不能言尽。
静,一字而已,却是一生功夫。静是儒、释、道共同的理想追求,可见其境界高冷。
高冷者,非用功攀之不可得,但攀之亦不见得能得。努力用功,用尽洪荒之力,可能南辕北辙;悟到机巧处,可能一念之间,便能通达。
悟,不是想空亦不是空想。有生活积累,阅历沉淀,也有用心之勤勉,方能有悟道之基础。
静。一念觉光人之 “不静”,缘何?
人之于世,纷扰甚多,如置身于喧嚣场所,光怪陆离、锣暄鼓噪,无不入心入耳。悲欢离合、吃喝生计、食色名利,哪件可以自然消抵。
思虑所及,计较所及,迎拒之间,皆耗“心”之能量,此之所以不能心“静”的原因。
除此之外,更甚者,思虑过甚,计较过多,自找烦恼,拼命往心里塞东西,能不拥塞?
打个比方,我们的心就像我们住的房子,这也不舍得仍,那也值得留,除此之外,外面看到瓶瓶罐罐也要捡拾回来,开始还能收拾收拾,挑挑捡捡,堆堆放放,久而久之,房子里堆的满登登的,连收拾的心情也免掉了,于是彻底变成了垃圾场。
世人在陷入这种境地的时候,从来是在埋怨房子不够大,而不会想到是放的东西太多太杂。不懂得丢弃的人,房子再大也有填满的时候。
静。一念觉光心态,个体差异大
自然状态的心“静”与否,程度深浅怎样,人的个体差异性很大,盖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心态天成。
有人本身就心大,就像是富二代,祖上基因给了个“大房子”,还懂得收拾,心境妥贴,少欲少求,烦恼悲切就少,就是乐享天成、天性达观。但有些人,继承的是“小一居”,窄居浅宿下,由是烦恼丛生。
就像是真实的财富继承,心态的继承遗传,同样体现了“天道不公”。
二是,环境养成。
人的性格心态,受生存生活环境影响甚大。环境宽松,吃穿不愁,自然无须多思多虑,也不用计较甚多;如果环境恶劣,境遇凶险,每天神经紧张,忧愤俱在,自然会促使人多计较常算计。
但无论怎样,有意识地去规范“用心”,引导“用心”,就会让自己在同等条件下脱颖而出。
世人对“静”的理解
“静”的提倡,并不是个新鲜的概念,甚至简直成了烂大街的概念了。无论是作书作画、还是名人标榜,“静”字总是名列前矛的元素之一。
我们每个人看到“静”,都能第一时间看透其蕴含的人生指导意义。但绝大多数人会选择无视?
既然其“意义”昭然,为什么没有成为人们所选择的人生信条呢?
我以为,是人不真懂“静”的意义,没有“信”的基础。其缘因有三:
一是和众多明理信言一样,大道至简,简单的阐释易被忽略。
二是如上所言,道理总被标榜,被现世所谓成功人士庸俗标榜,成了庸俗成功学的代言。让人视之即反感。
三是被其表现的“俨然”姿态所吓住,误以为这是圣人之道,只有成圣成贤的人才能达到的状态。于是,不敢去实践体验。
何为“静”?
但如果我们把“静”的标准拆解,会发现,这并不是普通人不能达到的状态。
其实,我们只要做到以下三个要素,就能达到“静”的状态;如果能经常性地或习惯性的达到,就是达到“静”的境界。
这三个素分别为“专注”、“不动心”、“保持善意”:
静。一念觉光所谓“专注”,就是做事时的精诚投入。当我们投入做事情的时候,就会自然营造出“静”的心态。多静心做事,就会少动心“找事儿”。
所谓“不动心”,就是做事时,只投入脑力,不投入情绪,即“只动脑,不动心”。“动心”就是情绪化,自我臆测别人评价判断而造成心理波动,对压力和不利状态条件反射地动怒动气。有个另我茅塞顿开的小故事说,王阳明进士累考不第,别人劝慰,他却言“别人以不第为耻,我以不第动心为耻”。此种强大内心,或说思考方式,难道不值得借鉴?做事成败有因,“动心、动情绪”就是为再败加上保险,为成功套上枷锁。王阳明有此强大内心,所以不光以后登科及第,更成五百年来“立德、立功、立言”的圣人。
所谓“保持善意”,就是我们对人对事的感念判断所及,皆尽量以“善意度之”。保持善心,会让我们拥有好心情。事实上,这不是要我们无原则,因为,从大概率上讲,人之为事,无善无恶是基本的状态,利益相关才会带来善恶倾向。近代的社会环境和生存压力让陌生间的人与人产生戒心,成为习惯。我们保持善意,只是改换另一种思维习惯,却并没有让自己的利益受损。
静。一念觉光主“静”的脑科学原理
因此,我们可以说“专注力”和“情绪控制”是“静”的核心要素。
而从脑神经科学角度来说,不当的情绪和过于复杂琐碎的用脑,会让脑经神经常性地处于疲劳状态,因此会大大削减大脑前额皮质的控制力作用,从而让人失去对抗本能性诱惑的力能。而人们习惯性屈从于诱惑,是导致人生失败的关键内因。
科学助练,抵达“静”的修为
我从读书的结果和自身的实践总结出,一些惯常的行为可以有助于我们修炼“静”的境界。
比如有氧运动。科学表明,经常锻炼心肺功能,它们向身体和大脑输送氧气的效率越来越高,血流量的增加会带来化学连锁反应,由此产生血清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以及其它有营养作用的分子。这是我们在运动过后感到清神醒脑的原因。而有氧运动也是长时间专注做一件事的有利契机,我就是利用每天慢跑一个小时左右的时候专注地听书。一年多的坚持慢跑,我的“阅”读量比五年常规看的书都多。而随着习惯的养成,阅读(听)专注度也在不断提高,理解效率也越来越高。
此外,大脑疲乏的时候,停下来,做手工或其它有益的静态的兴趣活动也会让心情迅速恢复,达到静的状态。
还有就是冥想。有效地冥想,一定要保持一定的形式和姿势,常规的就是坐定的方式。这个方式有些异于常人的行为,或许会让人有神神叨叨的印象。但你要相信,佛、道的修为始终采用这种方式,不是没有原因的。而王阳明的龙场悟道,阳明心学的横空出世,也是石棺静坐冥想的直接结果。
静。一念觉光而一切之源,皆出自你的专注,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想”。如果你专注于一件事儿,那么就用你喜欢或适合的方式,无论怎样都可以。
静。一念觉光阅历,决定理解力
对“静”的理解,非阅历之深不可为。意气风发、激扬文字的年龄,不大可能理解“静”的深意。
如果你对“静”有所感悟,那么很可能意味着风华消残、日过正午,更可能意味着历经劫波、承受挫败。
但正如“祸兮福所依”,如果我们有一天能正确理解了“静”,岂非不是“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
静。一念觉光而对子女教育,我们不能等而待之,静候瓜熟蒂落。事实上,尽管孩子不能正确理解“静”,但我们用“养静”的行为习惯去规范其日常坐息,用自身的身教言传去影响示范,那么他从中感受到身心的愉悦后,那么就更易于他有效率地获取知识技能,以及更早地理解“静”的真谛。
絮絮言多,不厌观烦;今以一已之见窥之,难免言之不尽、言之不确,然而非是要说个道理给谁去听,只是整理思绪,给自己一提醒尔。
本篇写作题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