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燕人攻安平,〔燕,因肩翻。班志,東安平縣屬淄川,司馬彪志屬北海郡。括地誌:安平城在青州臨淄縣東十九里,古紀國之酅邑。唐志,青州有安平縣,後省入博昌縣。按三十一年樂毅入臨淄,以中軍據之,燕人攻安平,當在三十二年、三十三年之間,故通鑒於是年以初字發之。酅,戶圭翻。〕臨淄市掾田單在安平,使其宗人皆以鐵籠傅車轊。〔掾,以絹翻,掌市官屬也。卷鐵以傅車轊,故謂之鐵籠。籠,盧東翻。傅,音附。轊,音衛。車軸頭謂之轊。〕及城潰,人爭門而出,皆以轊【章:十二行本轊作軸;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折車敗,為燕所擒;〔潰,戶對翻,潰散也。折,食列翻。燕,因肩翻。〕獨田單宗人以鐵籠得免,遂奔即墨。是時齊地皆屬燕,獨莒、即墨未下,樂毅乃並右軍、前軍以圍莒,左軍、後軍圍即墨。即墨大夫出戰而死。即墨人曰:安平之戰,田單宗人以鐵籠得全,是多智習兵。因共立以為將以拒燕。〔燕,因肩翻,將,即亮翻。〕樂毅圍二邑,期年不克,乃令解圍,各去城九里而為壘,令曰:城中民出者勿獲,困者賑之,〔令,力正翻。勿獲,勿擒之以為俘獲。賑,即忍翻,救也,恤也。毅欲懷柔二邑,使之自服,不及計其死守也。〕使即舊業〔即,就也。〕以鎮新民。〔恐新民思為齊而反,則以此鎮之。〕三年而猶未下。或讒之於燕昭王曰:樂毅智謀過人,伐齊,呼吸之間克七十餘城,今不下者兩城耳,非其力不能拔,所以三年不攻者,欲久仗兵威以服齊人,南面而王耳。今齊人已服,所以未發者,以其妻子在燕故也,且齊多美女,又將忘其妻子。願王圖之!昭王於是置酒大會,引言者而讓之曰:〔讓,責也。〕先王舉國以禮賢者,非貪土地以遺子孫也。〔遺,于季翻。〕遭所傳德薄,不能堪命,國人不順。齊為無道,乘孤國之亂以害先王。〔謂王噲讓國于子之,以至亡國殺身也。事見上卷慎靚王五年,今王元年。堪,勝也,任也。不能堪命者,言王噲命子之,子之不能勝王噲所命而任燕國之事也。噲,苦夬翻。靚,疾正翻。勝,音升。任,音壬。〕寡人統位,〔統,他綜翻。丁度曰:統,攝理也。〕痛之入骨,故廣延群臣,外招賓客,以求報讎;其有成功者,尚欲與之同共燕國。今樂君親為寡人破齊,夷其宗廟,〔夷,平也。為,于偽翻。〕報塞先仇,〔塞,悉則翻。〕齊國固樂君所有,非燕之所得也。樂君若能有齊,與燕併為列國,結歡同好,以抗諸侯之難,燕國之福,寡人之願也。〔塞,悉則翻。燕,因肩翻。好,呼到翻。難,乃旦翻。〕汝何敢言若此!乃斬之。賜樂毅妻以後服,賜其子以公子之服;輅車乘馬,後屬百兩,〔夏奚仲作車,至周而備其制。輿方象地;蓋圓象天;三十幅以象日、月;蓋弓二十八以象列星;龍旗九斿、七仞、齊軫以象大火;鳥嶼七斿、五仞、齊較以象鶉火;熊旗六斿,五仞、齊肩以象參伐;龜旐四斿,四仞、齊首以象營室;弧旌、枉矢以象弧:此諸侯以下所建者也。輅車之後,又有屬車百兩,亦當時諸國之儀。乘馬,四馬也。孔穎達曰:書序云:武王戎車三百兩,皆以一乘為一兩。謂之兩者,風俗通以車有兩輪,故車稱兩。乘,繩正翻。好,呼到翻。難,乃旦翻。屬,音蜀。兩,音亮。旗,渠希翻。斿,夷周翻,旒也。參,所今翻,列宿星名也。旐,音兆。〕遣國相奉而致之樂毅,立樂毅為齊王。〔相,息亮翻。〕樂毅惶恐不受,拜書,以死自誓。由是齊人服其義,諸侯畏其信,莫敢復有謀者。〔復,扶又翻。〕
【白話】
當燕王國(首都薊城【北京市】)遠征軍攻擊安平(山東省淄博市東北)時,臨淄市場職員(市掾)田單,恰巧正在安平,得到燕軍東進消息,指示他的家族用厚鐵包裹車輛的軸端。等到安平陷落前夕,大家拚命逃走,車輛擁擠,軸端互相碰撞,都告斷裂,車輛翻覆,大家都被燕軍追兵俘虜。只有田單家族,因軸端有厚鐵保護,終於逃出,逃到即墨(山東省平度市東南)。之後,全國都被燕軍佔領,只剩下即墨和莒城(山東省莒縣)仍在固守。燕軍統帥樂毅把他的軍隊重新編組,命右路軍和前路軍包圍莒城、左路軍和後路軍包圍即墨。即墨城主(大夫)出戰陣亡。即墨住民說:「安平攻防戰時,田單家族用厚鐵罩住軸端,得以安全脫險,是一位智慧的軍事家。」遂推舉他繼任城主,抵抗燕軍。
樂毅包圍兩個城池,一年多不能攻破,於是下令解圍,在距城九里地帶築營,下令說:「城裡居民出城的,不准侵犯。生活困難的,一律賑濟。使人們仍經營他們的舊業,並安撫逃亡來投的難民。」又是三年,仍不能攻破。於是燕王國國內,讒言漸起。一個鯊魚分子向燕國王(四任昭王)姬平打小報告說:「樂毅智謀過人,攻擊強大的齊王國(首都莒城),呼吸之間,連克七十餘座城市。現在,只剩下兩座孤城,卻勞師動眾,毫無辦法。並不是他沒有能力奪取,而是,他三年來根本沒有進攻。只不過為了要靠著我們燕王國的軍威,使齊王國國民心服口服,擁護他當國王罷啦。如今,齊王國國民已經從內心屈服,樂毅所以還沒發動的緣故,不過顧慮他在燕王國的妻子兒女而已。可是,齊王國美女可多得很,不久他就會把在燕王國的妻子兒女忘光。大王,請你考慮因應之道。」
姬平於是舉行盛大宴會,把打小報告的鯊魚分子叫來,責備他說:「先王(姬噲)把國家推讓給賢能,並不企圖把土地留給子孫。不料他所讓位的人(子之)品德不夠,不能承受這項重托,貴族和國民也不接受這種安排。齊王國橫暴,遂趁我們的危機,謀害先王。我繼位之後,痛恨齊王國入骨,在內禮遇各位大臣,對外邀請賢能,目的只在報仇雪恨。只要能夠成功,我還打算跟他共同管理燕王國。而今樂先生親自冒險犯難,為我們大破強大的齊王國,剷平他們祖先的廟宇,報復先王被殺的怨恨。齊王國原本就是樂先生的,並非燕王國的疆土。樂先生如果能主持齊王國,跟燕王國和平共存,永結友好,共同抵抗其他國家的侵略,應是燕王國的福分,也是我自己的願望,你怎麼敢在中間挑撥?」當場斬首。隨即把王后的衣服送給樂毅的妻子,王子的衣服送給樂毅的兒子,用一百輛戰車保護,派宰相親自送母子們到齊王國,封樂毅當齊王國國王。樂毅恐惶與感激交集,上書姬平,誓死拒絕。從此,齊王國國民敬佩他的忠義,各國敬畏他的信譽,再沒有人出言誹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