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97490/791363a7bdcfb32d.jpg)
1.
辞别福州后,我拿着一个在网上找的地址, 一个人,一个背包,一个行李箱,来到了北京。
坐地铁到双井,一出地铁站便给房东打电话。房东让我往马路对面看,一个精装小区,里面就是我要找的青年公寓。
按照房东给的路线,我很快找到住所。一进门,惊住了,里面场景跟我在网上看到照片完全不一样。公寓里有很多床位,上下铺,一百来平米的地方住了近五十号人。
我还没放下行李,房东便轻车熟路的向我介绍租房情况:按天租35一天,按月租20一天,有什么贵重物品一定要随身带着,这里人多,不敢想会出现些什么事,先说清楚,东西丢了自己负责。
你这里跟网上描述的不一样……
这里是三环,附近就是国贸……房东向我解释。
我一脸蒙。
你是来北京找工作的吧!这屋有很多像你一样的年轻人,来北京不久,住的就是这种地方。
那我先住一个星期,等找到工作后再搬走。天真幼稚的我以为自己能在一个星期内找到工作,并顺利从这里搬出去。
房东很有经验,劝我:小伙子,月租划算,600块一个月,你去哪里找这么便宜的地方。
不,我就住一个星期。我斩钉截铁回道。
之后,房东交了钥匙,我付了押金和房费。就这样我在一个能容纳五十多个人的群租房里住了下来。
我挑了一个下铺,把行李放好,整理床铺的时候看见我的邻床,一个艺术家模样的潮男正在在给一顶假发模具做发型。他年纪比我大,看上去像个老北漂,手艺很好,做事认真,以致完全忽视他的邻床此刻已换了人。
里屋出来一个热情的小伙子,憨笑问他,诶,你是学剪头发的!
只见邻床放下手中的剪刀,对小伙极其认真的解释,我是学造型的,我不是理发店里的那种理发师,造型跟理发是有很大的区别的,理发就是剪个头发,但造型是……
小伙听的很认真,邻床说的也很投入,他那流利的说词瞬间让我对他增添了几分好感,看上去他是一个尊重手艺的北漂。两人一番艺术探讨之后便各自忙自己的事,邻床正收拾他的模具,无意中看见了我,没打招呼,又低下头收拾东西。
我很好奇,凑过去问他,你是按月租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7490/31b2f46903a58e40.jpg)
2.
群租房的大多数房客是按月租的,他们很多在附近上班,也有的是来北京学艺或实习,这部分人没有稳定工作,也不敢住太贵的地方,自然群租房成了最好的一种选择。而那些日租的客人把这里当作落脚点,35块钱一晚,比酒店便宜,何况这里还是三环,所以房客中有很多回头客。有些跟房东脸熟了,打一招呼,直接拎包入住,走的时候再把房钱结了。
这个由家庭住房改造成的群租房,除了一个很大的客厅能住下30来人,还有一个大里屋和两个小里屋。大里屋月租700,小里屋月租900。但是这里有一个很可怕的事情,装下了几十号人的群租房有且只有一个卫生间,这对于有洁癖的人来说,这绝对是一种致命伤害。
那是一个非常狭小的空间,有时站三个人都觉得挤,但它集洗簌、洗澡、上厕所于一地,瞬间觉得一个几平米的地可以兼容这么多功能。当然洗澡的时候有雕花玻璃门挡着,上厕所的时候有帘子挂着,丝毫不用担心个人隐私问题。有问题的是,无论什么时候我进去,马桶上总是有人。
有一次凌晨两点多,我放个急,心想这个点厕所总该没人了吧,等到拉开帘子一看,有个小哥踩在马桶上,叼根烟,端着手机开“闪现”。小哥看见我,场面甚是尴尬,我默默的把帘子放下,心想以后租房一定得带独立卫生间。
3.
邻床的造型大哥在这里住了快两个月,他没有一份正式工作,白天出去听课学习,晚上回来对着模具设计各种造型。其实在这种群租环境下,不会有人特意跟你打招呼,也不会有人问你为什么来北京,似乎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来北京不重要,留下来才是目的。
这里晚上熄灯之后不能有太大动作,毕竟大家第二天要赶早上班;不能聚众吸烟;玩游戏不开外音;所有人都在小心翼翼,又在克制自己。
住进双井一个星期后,我没找上工作,也没找到另外合适的居住场所。我跟房东说,我要月租。房东笑着回应,早跟你说了吧,月租划算。我当时的打算是先住上一个月,等工作稳定后再搬到其他地方。而实际情况是,没过几天我便找到了工作。一个月后我没搬,两个月后我没搬,其实那时候我的工作早已稳定下来。如果不是后来发生拆床事件,我想我会在那里一直住下去。
出现拆床事件,那是三个月之后的事。因为这样的群租房在五环内是违规的,一旦被发现会强制拆除。房东万千叮嘱我们,尽量在早上7点之前出门,不要让别人发现这里面住了很多人;如果有陌生人敲门,千万不能开,要假装里面没人。
于是我每天早上七点出门,花一个小时到达公司。我工作的地方在朝阳路,靠近五环。公司的同事一听我住三环,纷纷羡慕喟叹。我没跟他们说虽然我住的地方小,但我有五十多个室友;虽然有五十多个室友,但其实谁也不认识谁。
大家萍水相逢,却都是他乡之客。
在我成为月租客之后,我开始熟悉屋子里的常住民。他们有一半是在国贸附近上班,还有一些自由职业者,剩下几个看上去像是无业游民。白天,上班族出去了,屋子里剩下那些自由职业者,还有时不时被房东领来看房的各种租客。晚上,大家陆续回到租房,排队洗澡,排队上厕所。大屋里有一台空调,制冷效果很差,每晚都有人调侃冷气不足,睡觉热着了。
这里有形形色色的人,要想找一个大家都能聊的话题着实不易,好在屋里有一两个性格活泼的小伙,总是能把话题扯到大家愿意聊的层面,七嘴八舌,吹牛打屁,不伤雅的调侃,气氛热闹又不失尴尬。只是在这样的热闹之中,也有人不曾开口说过一句话,可能是我们打扰到他,或者他压根不喜欢这种群租环境。
4.
对我来说住三环的好处是,永远胖不起来。
这是我第一次到北方,饮食上有很多不适应,加上三环的饭菜贵,每天吃的就很少。一个月下来,我整整瘦了十斤。后来一想不能再这么瘦下去,于是开始不停的找粉店和湘菜馆。结果找到的全是面店,而且在面店里见识到了一个神气的菜种:炒饼。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时,我几乎是震撼了,以至现今都不敢尝试它。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7490/e465a0af17f967a8.jpg)
为了找回体重,我找遍租房附近所有能炒菜的饭店,进店只点一个菜:辣椒炒肉。那段日子,我吃遍了附近饭店的辣椒炒肉,然而体重还是没回来。渐渐的,我放弃了成为一个胖子的愿望,也放弃了一个吃货的崇高追求。我只想安静的在广场听一首歌。
双井站的出口是富力广场,旁边是富力城,听说曾有明星在附近一带住。
富力广场靠近三环桥,能活动的空间很小,留给跳广场舞的场地基本没有,所以这里很少看到摆动优美舞姿的人群。但是到了夜晚,这里依然是一个热闹的场地。有卖艺的,有行骗的,有推销的,各类人群来到这里散心夜玩。
每次下班回家路过富力广场,我都会停下来,听一听广场上的流浪歌手们唱歌。可听了一个星期后,我发现那些唱歌的并不是流浪歌手。他们穿着很好,像是精装打扮过。一双白嫩的手弹动吉他,唱着当下最流行的歌。围听的人很多,他们唱的也很投入很深情,只是很少有听众向他们展示“慷慨”。
他们没有好看的脸庞,没有流浪的手茧,也没有惊艳的歌嗓,我不知道他们是否真的能靠唱歌养活自己,因为他们前面吉他盒里的钱确实不多。但我喜欢那种感觉,以及那种氛围:车水马龙的三环桥下,一群没去处又想找娱乐的人,坐在广场的楼梯上,听一群90后唱着他们并不懂的歌……
大家安静的坐在那里,可能不是在欣赏那些歌;只是,他们没有去处,并想以来此消解三环的漫漫长夜而已。
我站起身来,想找出自己的影子,发现我的影子被压在重重黑影之下。我跑向光亮处,要让别人看见我的影子。
我逆光奔跑,一个转身,跌倒在地铁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