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塔下觅菩提

作者: 澧之谣 | 来源:发表于2018-05-15 13:18 被阅读93次

    文/澧之谣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山水在瓶。”这是唐代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市)刺史李翱于澧州药山寺惟俨大师处求道问禅时赠与惟俨大师的一首小诗。

    唐贞元初(785-805年),惟俨于澧州药山(今湖南省津市市棠华乡境内)慈云寺(俗呼药山寺)弘法,李翱慕名前来问道。面对李翱的询问,惟俨大师闭口不言,只是指了指天上的云,又指了指身前盛水的瓶子。

    李翱顿悟,水在瓶中,亦如同云在天中,物性无别,万法归一。认清本心,则云之潇洒,水之恬静,也能相通。在天上,就做潇洒的云;在瓶中,就做恬静的水,把握住"现量",就能够得到自在。

    其实,道不在问,佛何需求,若能回归自心,心中有佛,则处处皆是佛。

    惟俨是禅宗南宗青原系高僧,曹洞宗始祖之一。在我的故乡竟留有这样一位得道高僧的足迹,着实令我惊讶;而我竟从未涉足大师的道场,体悟他精深的禅意,着实让我遗憾。

    品读《生命清供》,今天是第十四章——《明河见影》。信步河畔,低头见明净的河面倒映着自己的影子,身动则影移,身止则影安,我哭则影含悲,我笑则影乐淘。原来,外在的所有如影一般虚幻的东西都是源自于自身,自己才是根本,本心才是源头。

    这便是是禅宗里的妙悟。

    禅宗强调明心见性,明心就是发现自己的真心;见性就是见到自己本来的真性。见到自己本来的真性了,则达到了直指本心的境界。

    行走在世上,我们的目光往往只向别处求,忽视了“自我”这个根本。为欲望所驱使,便成了欲望的奴隶;为名声所连累,便成了名声的傀儡。目的将心灵绑架,本性被影子套牢,欲求永远得不到满足,烦恼接踵而至,越是如此,越是向外祈求,总希望能有神秘的力量助自己脱离苦海,殊不知,自己才是烦恼迷惘的根源。

    唐代高僧洞山良介有一次行至河畔,见到河水中自己的影子,豁然开悟,作偈一首:“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

    他想要告诉我们的是,向外寻觅,只会离本心愈来愈远,唯有回头自省,方能观照本心,安顿灵魂。

    禅宗的修行,其实只是一种心灵的维修。让心灵寂静下来,不被外界的干扰与影响,保持内心的淡定与平静;让灵心洁净起来,不受尘世的玷污与沾染,秉持内心的淳朴与空灵。

    一念心清静,处处莲花开。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

    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

    第二天,这人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丝毫不差。

    这人问:“你是观音吗?”

    那人答道:“我正是观音。”

    这人又问:“那你为何还拜自己?”

    观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求人不如求己”,观音大士说得好。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所有的风雨,所有的障碍,都是自己设置的,内心的迷惘使我们产生了寻求解脱,寻找依靠的愿望,然而依靠在哪里?不在别处,只在内心。

    禅宗有一首广为流传的诗:“佛在心中莫浪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只向灵山塔下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灵山塔下觅菩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lbe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