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四方面军研究之七|浴血悲歌西路军

作者: 朝天扬帆 | 来源:发表于2017-02-21 09:17 被阅读496次

1936年10月下旬,为打破蒋介石对陕北形成的围剿态势,打通与苏联的国际通道,红四方面军主力一部,共21800余人,西渡黄河入甘作战,拉开了红军血战河西走廊的帷幕,也开启了我军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征程……

西路军主题油画

这支后来被称为“西路军”的部队,是怎样一支队伍呢?她支诞生于鄂豫皖苏区,壮大于川陕革命根据地,经历无数大战恶战,曾经三过雪山草地,让蒋军和四川军阀吃尽苦头,具有顽强生命力和旺盛战斗力,是当时最精锐的红军队伍。然而,这样一支主力红军,为什么在西渡黄河以后,在短短不到五个月时间里,就彻底失败、几乎全军覆没呢?连蒋介石都无法剿灭的红军,为何惨败于马步芳之手?

1.河西走廊严酷的自然环境,让外线作战的红军雪上加霜。

缺枪少弹的红军,之所以能够以弱胜强,取得数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依托根据地作战。比如,借助有利地形据险固守,特别是在川北,守住关隘要道,一个连能挡住一个师;卓有成效的根据地建设,兵员、粮食、弹药都能得到补给,这是红军得以生存的命根子。然而,河西走廊是个什么环境呢?人烟稀少、大漠戈壁,有时走上几十公里都不见人烟;红军擅长的近战、夜战、奔袭、伏击、猛追猛打等战术特长很难发挥,相反敌人的骑兵占尽优势,防守时敌人瞬间蜂拥而至,追击时他能杀你“回马枪”,消灭一个骑兵,往往要付出两三个人的伤亡代价,想打一个歼灭战,更是难上加难。

自古河西多慷慨悲壮之事。那些流传甚广的边塞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都是河西走廊严酷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深入河西的西路军,终日与敌血战,面临的极端困难可想而知。

河西走廊严酷的自然环境

一是缺水。河西走廊多为干旱地区,全年降雨少、蒸发大。红军在荒漠戈壁行军打仗,人畜时刻面临缺水困境,特别是被围坚守时,屯庄内的水源根本无法满足需要。时任红三十军政治部主任的李天焕回忆,困守倪家营子的红军最大的难处还是缺水,1万多人饮水全靠一口深井,底下才有盆口大的一碗泥汤,战士轮流下去舀水,半天还能摇上一桶来,还带着一半泥,井口上一天到晚都围着大群等水的人。

二是缺粮。贫瘠的土地和稀少的人烟,使红军给养十分困难,高强度的行军作战更让官兵饥肠辘辘,时常整天连一顿稀饭都喝不上。1937年的春节,困守倪家营子的红军,拉些敌人的死马煮食,每个人分到拳头大一块马肉,算是过了年。战士们咬一口,真香啊!但他们舍不得吃,都送到伤病员手里。伤病员却说,让能战斗的同志吃吧,吃了好杀敌人,有的重伤员,直到停止呼吸,马肉还在手里。

三是缺衣。当地的冬天异常寒冷,北风裹着奇寒硬往身上钻。那时,不少人还穿着破单衣,只好弄块毡布,中间剪个洞,从头上套下,用绳子在腰间一扎,就算冬衣了。很多人还没有鞋穿,只有用破布破毡把脚包起来。大家的手脚都冻紫了、冻裂了,有的人脚已经溃烂甚至坏死。零下一二十度的严寒,战士们卷在战壕里、墙角下,相互依偎,把脚压在对方屁股下取暖。伤员就更可怜了,缺医少药、天寒地冻,有的血都流干了,所以大家宁愿牺牲也不愿受伤。

四是缺弹。西路军的武器主要靠战场上缴获,但狡猾的敌军每次仅让士兵带几排子弹,打完了再回去拿。为了节省子弹,红军还创作了一首《节约子弹歌》:“……大家要记清,浪费一颗子弹,就是帮助敌人,没有见到敌人,不到100米,莫要瞄准,都不能射击,努力学射击,一枪打一敌,最后胜利是我们!”即便如此,子弹也是不够用的。徐向前有一次去前沿阵地视察,看到红军大都把枪统一架好,拿着大刀长矛伏在战壕里,等待敌人冲上来肉搏。

五是缺觉。白天敌机盘旋,侦察敌军轰炸,红军只有长夜行军、摸黑前进,真是“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如刀头面如割”。天一亮也顾不得休息,抓紧挖战壕、设障碍、掏射击孔,长城还没有部署妥当,敌军骑兵就赶到发起冲击。原来红军走一晚上夜路,马匪骑兵两三小时就赶到了。红军饥寒交迫、不得休息,马匪军吃饱睡足、呼啸而至。大家在战斗间隙轮换休息,直接倒在冰冷战壕里打个盹儿,疲惫至极。

这是一种怎样的艰难!这段被誉为“长征后记”的历史,确实把艰苦卓绝的长征精神,推向令人惊愕的顶端。即便如此,西路军自始至终都保持了旺盛的战斗意志,他们怀着单纯而崇高的信念,以钢铁般的意志,在绝境中作殊死斗争,他们从来没想过投降,直至战斗到一枪一弹一人。

马步芳和他的马家军
2.飘忽不定的战略目的,让红军最终身陷绝境。

孤军外线作战,理应锁定目标、一鼓作气。然而,西路军却恰恰相反,在狭长荒凉的河西走廊上,他们忽而西进、忽而东返,还两度停下来建立根据地,使得敌军能够从容排兵布阵,实施疯狂围剿,导致西路军最终油尽灯枯,这是失败的根本原因。那么,为何党中央会下达这一系列看似矛盾的命令?听命而行的西路军又为何那样机械僵化呢?

纵观全局,西路军只是一个局部,真正斗争的焦点在陕北。河东的中央红军,自始至终都面临严峻军事威胁。因此,西路军的所有行动,必然受限于首要目的——策应河东。有了这个概念,就不难理解中央忽左忽右的命令指示了。比如,中央曾两次电令西路军停止西进,就地建立根据地。

第一次是在永昌山丹地区。执行打通国际通道的西路军,在西进征战中高歌猛进,突然得令就地建立根据地。徐向前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才知道,当时河东中央红军正遭受胡宗南大举进犯,党中央被迫做好突围转移的最坏打算,而命令西路军在永凉建立根据地,造成中央红军西渡黄河会师假象,最大限度调动敌军向西封锁黄河,从而为东进或南下实施战略转移,创造良好条件。那后来为何又让西路军西进呢?因为发生了西安事变,且得以和平解决,河东红军的军事压力陡然降低,西路军得以继续执行打通国际通道的任务。第二次是在临泽高台地区。当时,艰苦转战的西路军且战且行,然而时局再度发生变化,回到南京后的蒋介石开始反击,法办了张学良,加紧打压西北张杨势力,河东红军军事形势再度严峻。此时,军委再度下达了“在高台、临泽地区集结,暂勿西进”的指示。

永凉和临高两地能够建立根据地吗?徐向前认为是不切实际的。因为开创根据地首先得战胜敌人,仗还没打胜,根据地就建不起来。事实证明,终日与马匪血战的西路军,根本无法腾出手来建立政权,这是最主要原因。此外还有三点:一是两地均为河西走廊的蜂腰部,北临大漠、南有祁连山,受地幅限制,战略回旋空间不大;二是河西腹地人烟稀少,一个寨堡顶多驻扎一个营,大部队要吃要住只能分散部署,无法聚力歼敌,反倒被分割包围;三是受马匪的长期挑拨,当地少数民族对红军心存芥蒂,反动军阀为保地盘,更是倾巢而出、不惜血本。这些,都给根据地创建带来极大困难。西路军经过几番折腾,部队元气大伤,后来只能困守倪家营子,最终兵败祁连山。可以说,这“数次折返和滞留”是造成西路军失败的主要原因。

西路军征战略图

那么,如果当时西路军一鼓作气西进作战,能够打通国际通道吗?徐向前坚信,是可以的!因为,视地盘如生命的马家军阀,如果发现红军只是过路,是不会跟你拼命的。打通国际通道后,获得苏联军援的西路军,不但可以在西北打开局面,还可以挥师东进消灭马匪,接应中央红军。然而,党中央真没有看出这一点吗?其实,也是有顾虑的。我们大胆设想,受张国焘牵连的红四方面军,背负着南下分裂党中央的“前科”,一旦与苏联接上头,取得共产国际的信任,获得大量军事援助,反过来再“另立山头”怎么办?暂时失去军权的张国焘,对红四方面军仍然有巨大影响力,到时又会搞出什么幺蛾子,这就不得而知了。在复杂严酷的政治斗争中,毛泽东等领导人是清醒的。当然,有人说西路军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这也有失偏颇。大敌当前,党中央是绝不会拿这样一支红军主力开玩笑的。

西路军领导班子
3.陈昌浩的思想包袱,是压垮西路军的最后一根稻草。

党中央让陈昌浩领军西征,不仅是看中他的才能和威信,更重要的是,看中他在长征后期迷途知返,坚决支持北上会师。陈昌浩当然知道这个道理,但他曾经支持张国焘南下,在另立中央等问题上也没有坚决反对,所以思想上有严重包袱,直至发展到机械盲从的地步。当然,坚决执行中央的决策固然没错,但陈昌浩在瞬息万变的战争中,一切“唯上”、不敢越雷池半步,迫不及待地表白自己、洗刷自己,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使部队失去了灵机变的能力,最终带来灭顶之灾,他也就不能逃脱一己私利的指责。

陈昌浩,作为红四方面军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无疑是优秀的。他能文能武、英勇顽强,把政治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在红军中有很高声望。然而,作为西路军拥有“最终决定权”的一把手,面对异常复杂的军事政治环境,他显然未能洞悉全局、正确决策,从而对西路军的失败负有直接责任。可见,作为全军统帅,责任之大、要求之高,不言而喻。作为一把手,“认知能力”无疑是核心竞争力,能够通过瞬息万变的复杂信息,始终作出清晰正确的判断,预见未来的走势发展,才能像神一般的存在。陈昌浩显然不是这样的人。是谓,大浪淘沙,物竞天择。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陈昌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四方面军研究之七|浴血悲歌西路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lps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