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今日头条真文化
成事 | 大功大名与大难大灾

成事 | 大功大名与大难大灾

作者: 眺山 | 来源:发表于2020-07-20 00:43 被阅读0次

“功”与“难”,“名”与“灾”,到底是怎样的关系?

对此,我以为不注重追求“功名人生”的人,是不能很好理解的,因为没有切身的经历,靠观察也是不能作出确切判断的。

在《曾文正公嘉言钞 • 家书》中,曾国藩有一段与诸弟共勉的话,揭示了这个问题:“古来成大功大名者,除千载一郭汾阳外,恒有多少风波,多少灾难,谈何容易!愿与吾弟兢兢业业,各怀临深履薄之惧,以冀免于大戾。”这其中的“郭汾阳”是指唐代名将郭子仪,功封汾阳王,故称其为“郭汾阳”;“临深履薄”即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戾”意为灾难、罪过。该嘉言的核心旨趣在于:自古以来,人若成就大的功名,没有不经历风波、灾难的,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功与难,名与灾,大概都是正比例关系。应该说,这是符合中国自古以来的历史事实的,即便在今天,这依然是一种规律性。华为不经历“美国磨难”,还能够是华为吗?孟晚舟不经历温哥华的被捕和软禁,还能称为孟晚舟吗?这可谓“大功大名”与“大难大灾”正相关的当代典型案例。

若要成就大功大名,又要避免大难大灾,只有一条路,即是曾公所言“兢兢业业,各怀临深履之惧”。这就是说,越是走向人生与事业的高峰、顶峰,越要加倍有所敬畏,有所戒惧,万不可掉以轻心。

应该说,曾国藩在这段话语中所阐明的道理并不深奥,也不难理解,对于熟悉“成功学”的当代人来讲,这样的内容甚至算不上什么“嘉言”,这也是一种事实。但若深思之,则有其称为“嘉言”的关键所在,即是:由古及今,苦口婆心地传教自己的弟弟,并以身做则与诸弟共勉。或者说,率领诸弟努力成就人生的大功名。这样的言传身教就非同寻常了。我以为,《曾文正公嘉言钞》的可读、耐人寻味,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曾国藩不仅自己努力做事成事,更努力提携诸弟和朋友做事成事。这是非常可贵的人生作为品质。我就非常欣赏这样的人生作为。


相关文章

  • 成事 | 大功大名与大难大灾

    “功”与“难”,“名”与“灾”,到底是怎样的关系? 对此,我以为不注重追求“功名人生”的人,是不能很好理解的,因为...

  • 大灾大难面前

    大灾大难面前,政治资本家总是能在第一时间异常巧妙的联合设置游戏规则。稳;中;狠;无形中伤害了你我,且把控好一切...

  • 八字论意外灾难

    人生在世,没有一帆风顺的,小灾小难挺挺就过去了,大灾大难,对人类危害太大,不可不防。然有的大灾大难可以人为进行防范...

  • 大灾大难面前见真情

    7月20日被困在地铁里的河南人: 每个人都在喊着让晕倒的人先走。 每个人都上去扶一把把每个晕倒的人都先救出去。...

  • 忠肝义胆护国情

    最难风雨子弟兵, 大灾大难又逆行。 泪眼模糊风景线, 忠肝义胆护国情。

  • 越是艰险越向前

    越是艰险越向前, 报国何惧生死间。 大灾大难英雄事, 华夏儿女赋新篇。

  • 什么样的关系永恒

    一起经历过大灾大难的关系永恒,父母与儿女的关系永恒。 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 答:信任。

  • 人性本自私

    在大灾大难面前,人性的善与恶很自然的就表露了出来。 看到悲伤的事情如何感同身受; 看到不忿的事情如何意难平; 看到...

  • 通辽心协心理援助学习营成长记录 三班 王振华

    【标题】 一念之间 ——心理援助学习营成长记录 【感悟】 大灾大难之后,应有大彻大悟。 ...

  • 九州一夜同声气

    大灾大难见国力, 九州一夜同声气。 试问天下多民族, 谁堪华人众兄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事 | 大功大名与大难大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lvfh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