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攀登者》中,队长方五洲让人印象深刻,他敢作敢当,凡事冲在前面,亲临一线、靠前指挥。
他逆风而行,向着雪崩的方向,用血肉之躯守护升起国旗的觇标。
他用沉静的声音缓缓说道:“我会选择死,保住摄影机。”
他在团队遇到困难时永不放弃,给队员信心和力量。
正如罗纳德.福格尔曼将军曾说过:不论你的工作或真实任务是什么,作为领导者你要做的就是自愿举起双臂,带人前行。
在《德鲁克的自我发展智慧》一书中作者威廉也提出,作为领导者要亲临一线。德鲁克就深谙此理,并且遵循这一原则。大多数学者认为管理都应是参与式的,他却觉得管理应该是情景式的。在任何工作或人类活动中,如果想要成功,想受人爱戴就必须亲临一线。

有些领导人觉得自己应该保持超然的态度。在他们看来,做决策时应该远离现场一线,因为各种噪音、时间的压力以及其他问题都会干扰他们冷静和清晰的思考能力。
这样做是不对的。其实他们忘了,自己必须身处现场才能获得及时准确的信息,才能做出基于现场实际情况的决策。
三国时候的孙权之所以在军队中能牢牢掌握大权,主要在于他打仗大多亲临一线。在247年,孙权派诸葛壹假装叛逃到魏国,以引诱魏的大将上当,魏的大将率领了一万人迎接。就要进入孙权伏击圈的时候,突然感到杀气森森,急忙撤兵。因为孙权就在伏击圈的第一线,大臣和太子都提心吊胆,劝他回来,在后方听听消息就行了,前方太不安全。但孙权不同意。这一年,他已经66岁了。
正因为他始终坚持在一线,和将领们生死与共,震慑住了敌军的进攻,最终不战而胜,获得了大家的拥护。
生活中很多时候都需要沉着的思考和精确的分析,但很多人却颠倒了主次。行动开始时,优先任务是亲临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根据现场情况因地制宜开展工作。你不可能只坐在办公室里,就能了解准确信息而去指挥工作,获得员工信服。
如何才能成为亲临一线,受人爱戴的领导者呢,书中告诉我们:
身先士卒,树立榜样
亲力亲为,崇尚实干
负起责任,用于担当
身先士卒,树立榜样。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的畏难时期,你肯定见过这样一张图片钟南山院士在高铁餐车上满面倦容。动车票上的出发时间为1月18日,起点和终点分别是广州南站、武汉站。二等座,票价465.5元。除此之外,它还传递了一个更重要的信息:无座、补票;那天是周六接到上级通知后,84岁高龄的钟南山立即动身,义无反顾赶往武汉。可细想之下,此行前路未卜满是凶险。然而无座、补票,他却依旧毅然前行,哪怕半夜抵达也不再延迟一天——这张车票,写满了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展现着乘车人的坚定决心。亲临一线,靠前指挥,两天之后,“肯定存在人传人”“14名医务人员感染”“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钟南山院士接受采访时的回答,真正拉响了警报,改变了局面。今年9月党中央为隆重表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向钟南山授予了“共和国勋章”称号。
亲力亲为,崇尚实干。能亲自做自己要求下级做的任何事情,当你向下属布置任务时,这个事情你首先要自己了解并会做。因为作为领导者一是给下属方向,二是给下属支持,如果自己不会做如何能帮助下属更好去完成工作任务呢。作为领导者还要崇尚实干,实干而笃行,奋斗以致远。工作任务有大有小,但是都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耐心干事,从干好每一件简单事、平常事、具体事做起。
负起责任,用于担当。古人云“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领导者对于应负的责任,迎着风险也要干好,实践担当的精神,提升担当的能力。做到敢担当、能担当、会担当、善担当。给人责任也是给了信任与真诚,履行责任也就成就了尊严和使命。当领导者负有责任感时,团队的员工也会以你为榜样学习,成为一名有责任的员工。
如果你希望像德鲁克那样达到人生巅峰,成为一名受人爱戴的领导者。请从现在开始,试着亲临一线,亲临现场吧,无论你现在是否是企业的领导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