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跟着张文质写作教育行走
非师范生不太适合做教师

非师范生不太适合做教师

作者: 七乡师者 | 来源:发表于2021-01-17 00:25 被阅读0次

    “非师范生是否合适做教师”?这个问题,我认为不应一概而论。

    从成长的角度来讲,任何人从事某项职业都需要后期的不断成长,并走向成熟,直至优秀、卓越。所以,对于善于勤学善思的人而言,只要具备了做教师的基本资格(文凭+教师资格证),无论是否师范生都可以成为一名至少是合格的人民教师。

    但是,成长是一个“后续”问题,太主观,不确定性太多,“教师不喜欢学习”又是一个太大众化问题。

    所以,从客观的教育事业所需要的知识结构而论:我不赞成招聘非师范生进入教师行业。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人,复杂多变、具有高级思维的人,因此教师知识结构和素养建构显得非常重要。

    首先,作为教师应具备较强知识结构

    简单讲,教师应具备“学科本体知识”、“教育专业知识”和“社会基本知识”。假设就算以均衡计算这三类知识的占比各为33.3%,我们不难看出作为非师范生他们最具有的优势只是33.3%的社会基本知识,其他的66.6%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去补充、完善。这是一个很大的学习工程,可达成性不是太强。

    比如,通过教师资格考试来建构33.3%“教育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实际教育中的现实问题和需要比考个教师资格证时所学的超出很多。

    更为为难的是这部分非师范生到学校后学科安排问题,这33.3%的学科知识怎么恒定并进行分工。

    例如,我们的一贯认知是:大学生,至少英语四级或者六级,教英语科目不成问题。

    对,我也承认这一点,但问题是他们懂不一定就能教会学生。

    教学中,最关键的是“怎么教”的这门艺术。这门艺术有多复杂?

    如果我说,面对现在教育的复杂化和国际化,正式的师范生都难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请问非师范生将会是怎样的一幅教学景象?我的意思已显而易见。

    何况具不太确切的研究表明,教学中的“学科知识”应占50%,“教育专业知识”占30%,而“社会基本知识”仅占20%。

    也就是说,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50%的学科专业知识、30%的教育专业知识和20%的社会基本知识。

    很明显,非师范生通过四年的大学学习,这三块知识结构上他们能获取和储备的知识情况会是怎么样?

    其次,作为教师应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

    管理学生,特别是未成年学生,是很复杂的一个事。“怎么说他们才愿意听”、“怎么问他们才愿意说”、“说什么他们才能信任”、“怎么说他们才能接受”……

    从大范畴来讲:怎么与孩子对话、怎么与家长对话、用什么引领孩子、怎么达成家校共育等问题。我想:师范生在校学习实践都只能算是略知皮毛,非师范生就更没课程和机会接触了。

    说到底,大多人们都会想:我所提出的这些问题都是靠后天的学习来建构的,和大学学习关系不大。

    但是,我可以肯定地说:在大学就没有建构这些“学科知识”、“教育知识”以及“社会知识”,靠工作后才补充、完善可以说遥不可及的。

    因此,专业性地讲:非师范生做教师是不太合适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非师范生不太适合做教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nno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