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诸子百家
【每天读一点《道德经》】道冲

【每天读一点《道德经》】道冲

作者: 一奈 | 来源:发表于2016-09-11 14:39 被阅读68次
道冲

真理是冲虚的,隐含于万物之中,而万物没有不体现真理的。

它渊博,像是万物的源头,使尖锐挫合,使纷争解决,使光彩融合,使散尘凝聚。

它清澈,像是从未存在过一样。

我不知道它从哪里来。

(我只知道)它比现象的主宰更根本。

*在第一句话中,“冲”与“盈”对立,而“盈”与“用”为近义。

【1】“冲”指的是冲虚。

【2】“用”指的是(万物)体现。

【3】“盈”与“冲”相对,作实解,也即体现、充满。

【4】“或”在此作否定含义。

【5】“渊”比作深渊一般深沉,老子好用水作喻,体现“道”的“玄”。

【6】“挫其锐”将原来针锋相对的事物能够挫其锋芒,使之能够和谐相处。

【7】“解起纷”解开原来纷乱的事物,拨乱反正,使之能够回归秩序。

【8】“和其光”使每个事物不同的特点,都能融合起来。

【9】“同其尘”使像尘埃分散的事物,都能凝聚在一起。

【10】“湛”比作水一般的清澈,像是鱼感知不到水一样,感知不到“道”的存在。

【11】“谁之子”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不知道从何而来。

【12】“象”指现象,古人有“四象”之说,与老子的“有”相对应,是“有”的具体表现形式。

【13】“帝”指主宰,老子不信神,更无“上帝”之说,但相信大自然有某种规律性的东西。

【14】“先”不一定是指时间关系上的先后,而是更包含了一种母子、本末的关系在里面。

总结:

老子在这篇里面描述的是“道”无法直接把握而又无所不在的辩证关系。

这里用四个排比,体现了“道”作为“万物之宗”,融合万物的根本性特点,也说明了真理隐含于万物之中。

最后又回到了“道”“无”的特点,并论述了“无”和“有”的关系。

即“道”在内容上是存在的,但是在形式上是“无”的,人无法直接把握它,而“道”会通过万物的形式来体现它本身。

PS:之前读《道德经》还是读得比较草率啊,只是想原文翻译一下就没了,未来几天希望能将之前读过的几章《道德经》的思考以更加具体翔实的方式体现给大家,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喜欢的朋友也可以关注一下我的这个文集,一起每天读一点《道德经》。

相关文章

  • 【每天读一点《道德经》】道冲

    真理是冲虚的,隐含于万物之中,而万物没有不体现真理的。 它渊博,像是万物的源头,使尖锐挫合,使纷争解决,使光彩融合...

  • 道德经之道冲

    道德经第四章第一句是这么讲的: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道冲,应读道中。冲字分开看,两点相中和,两点就是前面所讲的“正”...

  • 【每天读一点《道德经》】道可道

    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

  • 垂吊冲关,垂吊小中大关三关

    垂吊功【冲关】含义 冲关一说,源自《道德经》: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何解?道是冲的。因为不满,所以才冲。 “盈”是“...

  • 道可道,非常道。

    读《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感悟 一、为何读《道德经》? 说起《道德经》,很久以来只是在历史课本中学习过,...

  • 道德经--道冲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道冲 自然可以顿挫尖锐,化解纷扰。周流不息于若存若亡之间。 讲究练气和养神,要...

  • 视觉精进05/100天

    读《道德经》(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大道无形”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篇首就是这句,初步揭示了“道”的真正内涵。 初读《道德经》,...

  • 读《道德经》4

    甘德礼(读《道德经》4)原创分享609+247天,光山心协智慧父母课堂持续分享第232天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

  • 道德经

    道德经是字字玑珠,老子在道德经第四章用短短的40个字就把宇宙的起源说的清清楚楚,可以反复参读。 道冲而用之,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天读一点《道德经》】道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nuu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