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天的夜晚有些热,或许是内心里有一股烦躁的缘故。
忘记了关窗户,仲年被深夜的雨声吵醒,已经记不起有多久没有下雨了。转身敲击手机屏幕,时间大概在凌晨2点左右。
这个时节下雨,意味着秋天的来临。忘记了哪一年的十一,游荡了首都天安门,也是一个大雨天,天气同样是冷,竟然在胡同里的露台上喝咖啡吃甜品(忘记了是气味书局还是气味书屋),当然在室外,仲年可以抽烟。
因为雨一直下,并没有停下来的迹象,买了透明的雨伞,在广场、前门大街、胡同里撑起来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毕竟大男人使用透明的伞总有些格格不入。
当然,还有一年也是十一,去了北京坊,仲年也知道了隐藏在里面的原来叫八大胡同的地方。
只记得去年此时一天内往返了首都与古都。
郁达夫在《古都的秋》中说:北国的秋,来的清、来的静、来的悲凉。北方的秋雨,似乎比南方的下的奇,下的有味,下的更像样。
谁说不是呢,相比南方的秋、南方的雨,北方更具有明显的特征,至少在视觉上,北方的春夏与秋冬很容是识别,当然,你也会有亲身的感受。
尤其是今日的北方,被昨晚一场雨打了个冷颤。东北的朋友叫嚷着秋衣秋裤没衣服穿,被北方秋天的“寒风“击退,南方的朋友炫耀着阳光灿烂下海边的比基尼,心里想:秋天是什么?
如果非要归类的话,朋友圈里正在为什么才是秋天正在上演一场南北战争,没有硝烟、彼此平静、你来我往。
很明显,这场对秋已来的无奈表达,北方完胜。
穿外套,不光腿,不漏脚踝,这是北方人对秋来凉最基本的尊重。至于那些不尊重的,看他们双手抱在胸前,脊背稍稍弯曲,站在风中瑟瑟发抖。
偶尔双手互搓一下小臂以获取微不足道的热度,这样的热度其实并不能满足身体所需的能量,或许这只是心理或者行为上的一种满足吧。
向他们投去“羡慕“的眼光,对视后,眼神里竟然有一种自豪感,也不知道是谁给的自信,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一瞬间的眼神对视,让彼此把目光都投向别的方向,继续双手抱在胸前,脊背稍稍弯曲,只不过双手互搓小臂的频率加快了,脚步也是。
估计大家此时彼此都在心理默默的骂了一句“傻逼”。
只不过一个是要表达:看什么看,傻逼。
一个是要表达:呵呵。
虽然是一场秋雨,但站在过街天桥上,仍然看不到远处的群山,更看不到层峦叠嶂。因为雨过之后,天气并没有放晴,太阳也是朦胧,缺失了往日的刺眼。
或许人们并没有注意远处是否看得见群山,太阳是不是有光。
每个人都加快脚步,跑进地铁站、商场等室内场所躲避“寒冷”。
当然,也有人回家。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