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真情诗文小晓文字君人生代码
一杯浊酒醉了大宋的边关深秋

一杯浊酒醉了大宋的边关深秋

作者: 剑行天下 | 来源:发表于2017-12-03 13:44 被阅读734次
    一杯浊酒醉了大宋的边关深秋

    【引子】

    范仲淹,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提起他,人们就想起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想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情操与士人风骨。范仲淹一生治学严谨,为官清正,操行高洁,道德文章一流,《渔家傲  秋思》就是他为数不多词中经典之作,也是中国文学描写边塞深秋的压卷之作。可谓:“秋高云淡叶黄,衡阳雁去心伤,羌管悠悠断肠,浊酒一杯何妨?”

    渔家傲 ·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填词背景】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生于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卒于皇祐四年(1052年),享年六十四岁。死后朝廷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范仲淹是名门之后,先祖唐朝宰相范履冰,高祖范隋,任丽水县丞,曾祖和祖父均仕吴越,父亲范墉早年亦在吴越为官。宋朝建国后,范墉随吴越王钱俶归降大宋,任武宁军节度掌书记。淳化元年(990年),范墉病卒,母亲谢氏改嫁淄州长山人朱文翰,仲淹也改从其姓,取名朱说(yuè)。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于途中逝世。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无数读书人的理想追求和中华民族最可贵的品质。

    范仲淹一生流传下来的词只有五首,首首格调高雅,开阔雄厚,兼婉约与豪放所长,别具一格。这首词作于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当时范仲淹正在西北边塞的军中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西夏防御。该词为作者戍边之余,填制的一阕深秋边关咏怀词,通过对大雁、边角、长烟、落日、孤城、羌笛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守边日久、思亲想家的怅惘,流露出深藏内心的孤寂。

    一杯浊酒醉了大宋的边关深秋

    【词意戏解】

    大宋的天空,布满了秋日的阴云,党项的铁骑,撕开积弱的边防,朝廷一片惊魂。懦弱的宋廷决定派夏竦为主帅,韩琦、范仲淹为副帅,统兵拒敌。

    范公脱下文臣的袍,换上武将的甲,急赴西北边塞。他还没来得及认识领兵的将,就传来好水川与定川寨战败的消息。贸然强攻,不如积极防御。他决定采取“固边防,精兵卒,屯田久守”之策御胡敌。先修了清涧城,稳固了延州城,夺取马铺寨,10天修成大顺城,元昊不服,率兵三万来夺城,结果败给了范公。从此胡儿说,小范老子胸中有十万甲兵,不敢贸然进攻,边境遂呈现一点点安宁。

    时光如流水,不觉已三年,战事稍歇。范公决定带领种世衡、狄青、赵明、文彦博、滕子京、尹洙、以及儿子纯佑,去一趟大顺城,慰问守边的将士。

    塞外已是深秋。西北的秋,寒风朔朔,光秃秃的山梁,一片萧瑟,偶尔有野鸡野兔出没。范公一队人马走过,旌旗猎猎,战马嘶鸣,马蹄踏碎了边塞的秋。当夕阳西下长烟袅袅时,他们来到大顺城。落日的余晖映着山颠之上孤零零的大顺城,一群南归的大雁,飞过城头,寂寞了将士的心,城内吹来的号角,碎了边塞的秋色,四周群山起伏,大顺城像一个浪迹天涯的孩子,在夕阳炊烟号角声里,倾诉对家的思念。朔风吹起范公冉冉的白须,此情此景令范公浊泪潸然而下,纯佑看见了,掏出汗巾,递给父亲。他知道,自从母亲离世后,父亲一直想念母亲,本想做一位尽忠职守的地方官吏,为百姓谋福,无奈边事吃紧,只好披上战袍,为国戍边。他的父亲,就是一位德行高远,先忧后乐的真君子。范公看见寒风吹皱了戍边将士的颜容,尘土落满了头巾,思念忧伤了眼睛。他拱起双手,高声喊道,各位将士,为了国家的安宁,你们辛苦了。守边将士一看范公来,顿时一片欢腾,立即吹起号角,擂响战鼓,摇动旌旗,放下吊桥,欢迎范公一行入城。

    范公入城后,在守将陪同下,视察了所有守备情况。末了,他招呼所有守城将士,在城中空旷的地方,点燃篝火,席地而坐,烤上全羊,打开酒坛,开怀畅饮。边塞的秋夜,一轮明月高悬,城外的远山,迷离了思乡的眼泪,近在眼前的羌地,飘来忽忽悠悠时断时续思念家乡的笛声,寒霜落满了战士的心房,一杯杯浊酒喝醉了大宋的边关、深秋、明月,喝醉了戍边将士想家的怅惘。他们实在太想家了,想白发苍苍的父母,想独守空房的妻子,想妈妈的一口米饭,想父亲的一句叮嘱,想妻子温暖的手,想儿子渴望的眼神,想看家乡的山水,想走家乡的小桥,想听一曲家乡的歌谣,想说一句家乡的话语......想念把边关的秋夜染成泪水的样子,刀剑失去了寒光,家在万里之外眺望。

    广场篝火正旺,烤羊的鲜味弥漫在夜空中,一杯杯浊酒点燃了将士思乡的念想。范公被将士所感染,流下浊泪两行。他想到了自己少年书台夜雨,划粥断齑,刻苦读书,求取功名,做官一心事主,无惧个人安危,有人说他“好奇邀名,务名无实”他满不在乎。他认为做官当以言为先,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做人当信圣人言,事古人行;一生应该固守操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宋夏边患,他知道,大宋懦弱不堪,兵弱将怯,只可固守,不可强取,内心一阵凄楚。当将士们问,何时回家时,他无言以对,强胡未灭,何以还家?紧闭的城门,暂时堵住了党项的铁骑,熊熊的篝火映红了范公憔悴的脸庞,寒风吹起他的白发,明月冷了他的剑鞘。他转身走到广场中央,拔出宝剑,边唱边舞: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战士们也起身,晃起手中的刀剑,和起范公的歌声,大顺城歌声响彻寒夜。纯佑知道父亲已经喝醉了,上前扶他。范公一把推开儿子,说,笔墨伺候。纯佑命人摆好纸笔,范公提起笔,一阕《渔家傲 秋思》一挥而就。

    一杯浊酒醉了大宋的边关深秋

    【剑行评词】

    范仲淹的一生,充满浩然正气。朱熹评:“天地间气,第一流人物”;欧阳修评:“公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苏东坡评:“出为名相,处为名贤;乐在人后,忧在人先”;元好问评“其才其量其忠,一身而备数器”;毛泽东评:“中国历史上有些知识分子是文武双全,不但能够下笔千言,而且是知兵善战。范仲淹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他的词介于豪放与婉约两派之间,既苍凉又优美,使人不厌读”。这些评价,很好地说明范仲淹的才华过人,品格、操守高洁。只有这样品格高洁之人,无论读书、作文、做官、戍边、都会成为一流,千古无双。拿这首《渔家傲 秋思》来说,意境沉雄开阔,感情慷慨悲壮,既表达了戍边将士坚守边塞的英雄气概,又抒发了思亲想家的儿女情怀。从目前流传下来的范仲淹的词看,他总能写出一种不同凡响的开阔辽远的苍凉悲壮的意境。这阙词,第一句直入主题,第二句用雁去衡阳无留意来点明边塞的孤寂与清苦,连大雁都不留念的地方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第三句接着用边声四起来衬托边塞的空旷无垠,越空旷越寂寞;第四句当然是全词最震撼人心的一句,周围群山环绕,长烟混着暮霭,在夕阳余晖下,一座孤零零的边城矗立在山顶之上。一个“闭”字,让人产生超越时空的悲凉与绝望。下半阙,第一句依然直奔主题,一杯浊酒入肠,让将士想到万里之外的家;第二句笔锋一转,燕然未勒归无计,强胡未灭,何以还家,抒发了作者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如果没有这句,全是想家的情思与守边的清苦,那么本词一定不够打动人心,唱响千古。后面三句,用悠悠的羌笛,满地的霜花,将军的白发,征夫的眼泪,形象生动的勾勒出一幅秋夜戍边思归图。在秋夜月圆人静之时,思亲想家的心,被幽怨的羌笛声所惊扰,一地霜花,白发遮住眼泪,凄楚悲伤。这阙词,很好地将写景,抒情,叙事完美的融合,产生了感人的艺术效果与迷人的艺术魅力。

    【词牌知识】

    词牌名,北宋流行,有用以作“十二月鼓子词”者,也是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南曲较常见,属中吕宫,又有二:其一字句格律与词牌同,有只用半阕者,用作引子;另一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

    本调六十二字;前后阕相同,完全惟七言仄韵诗两绝合为一。其所不同者仅有第三句协韵,以及下添一个三字句而已,但此三字句亦须协韵。﹝惜香词﹞后段三字句不协韵,实系错误。七言句第一三字平仄虽可通融,故如杨慎词,于后半第三句作仄平平仄平平仄,则非初学者所宜法矣。

    一杯浊酒醉了大宋的边关深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杯浊酒醉了大宋的边关深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opa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