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给一个带的新员工讲转正答辩的PPT。他干了不少活,但我非常奇特的是他居然觉得自己工作量不够,想推迟答辩。他心里没底,说让我帮他看看工作量怎么样,给一些答辩的建议。如果我说不行,他就申请再延一段时间。
我给他讲,转正答辩和技术分享有很大不同。转正答辩需要体现工作量,技术分享需要讲清楚某样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现在他要做的就是体现好工作量就好了。
但是工作量又不能是平白的堆积。把自己写的文档,草稿,报告全都贴上去是没有意义的。有一种特别土味的方法,常见于我们在学校时的党/团活动,那就是把大家产出的手稿像摊牌一样放在桌子上,拍个照片,放PPT里。多的甚至可以拿厚度、页数来说事。现在想起来我就觉得尴尬到脚趾,这是多么没的说了才会这样讲啊……
我认为,听答辩的领导虽然目标是来考察你的成果是否足够,但其实更看重的是你的成果有没有意义。这个意义不是客户、领导、导师给你安排的,而是需要你自己明白。换句话讲,可能坐在台下的领导明白这里面所有的细节,但仍然需要你介绍背景、为什么这么做、这么做有什么意义。昨天的那个同事说:他上次就没做背景介绍,他想着领导们都知道呢。我说:还真不是,第一,他们大概率不可能了解这么细。第二,他们自己不需要了解,但你知道不知道对他来讲很重要。
后来我给他支招,要找一个主线把自己的成果串起来。先介绍项目背景,说一下这个产品为什么这样做,客户为什么这么要求。然后接着说自己这项工作的输入和输出分别是什么,自己做了哪些事情,工作产出都有什么意义。有些产出不见得是客户要求的,也许有些别的什么规范、考量,总之这些是有根据的,把这些讲出来。
其实说起来,工作的大部分材料都和这些背景无关。可能介绍背景的内容也就是一两页PPT,但却是最宝贵的。有时候,我瞅准一些加班的空隙问我们大boss一些问题。例如:你觉得我们这个项目做完了以后可以留下什么?有什么是需要总结和复盘的?
你觉得除了平时日常的事务,有哪些知识是需要积淀的?临时看来不及的?
甚至可以直接请教:我最近要干xxx事情了,但我不知道该怎么做,你有什么建议吗?
通常这些问题的回答都是以上那个高度开始的,会让人豁然开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