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院每天写1000字简书电影
我不是英雄——《比利 林恩的中场战争》

我不是英雄——《比利 林恩的中场战争》

作者: 木木momo | 来源:发表于2016-11-19 09:50 被阅读36次

    朋友说:我相信李安导演光靠故事就够了。

    因为这句话,我才下定决心走进电影院。

    影片在海外上映后的口碑并不乐观,按照外媒的说法,120帧的视觉体验,导致剧情被弱化,重画面而轻故事,失去了电影的戏剧感。而对120帧/4K/3D这种全新技术近乎邪乎的宣传,更让我有一种莫名的感觉。毕竟我从不是一个技术型的观影人,或者说,电影院里的多数观众,都不是可以轻松地就从那大荧幕上呈现的画面,就体会到背后数字技术的艰辛与伟大。我们只是希望坐在电影院里的那短短120分钟,能看到一个个或可怜或可爱的人物,感受到一个个或欢喜或悲哀的故事。

    李安导演没有让人失望,至少我,在走出电影院的那一刹那,脑海里还是比利扼住敌人喉咙,满目通红的模样。

    广州并没有可以播放120帧版本的影院,我戴着3D眼镜,在只有一人的放映厅中,在李安的镜头下,度过了比利的一天。

    这是一个十九岁男孩的故事。因为家庭的变故不得不穿上了军装,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家,来不及质疑,来不及思考,他只能接受上级的指令,把枪指向那些柔弱的老人、妇女、孩子,投入到他根本想不明白为何而存在的战争里。而只是因为一段在战场上舍身救队友的视频,他成了国民英雄。

    他因为一生中“最悲惨的一天“,获得了最光荣的称谓。

    这种自己以命相搏却被消费和娱乐的悲哀,是观影最初,比利给我的无奈。

    整个B班的战士们,都习惯了说别人知道的,表现别人希望他们做到的。

    那场记者发布会上,战友们一本正经的回答,和比利不时出现画外音,带着一点搞笑讽刺的意味。当回答“自由活动时间做什么来消遣”时,克拉克回答的一句“我想杀死我的敌人,听他们的女人哀嚎”,这个回答让场内的记者都一脸茫然懵逼——这不该是一个国民英雄的台词啊!我不知道,这句话究竟是不是像克莱克后来解释一般,是《野蛮人柯南》里面的台词。但我更能想象的,这些早早地被投入到战争中的士兵们,在那一片枪林弹雨中,是暴虐的,甚至是无情的。

    因为他们比任何人都渴望结束,尽管这个结束看起来那么的遥遥无期,所以,能够在枪声中倒下一个敌人,对他们而言,仿佛就是多一份归家的希望。

    但是这种渴望,从始至终都没有被尊重,甚至都没有人愿意去发现。贯穿影片的,是那些掌声和鲜花背后,对士兵们心理状态的漠视。他们所经历的刻骨铭心的一切,一进入影像,传颂,报道,那些悲伤,自豪与恐惧,都应该是一种固定的格式——你必须表现得符合我们心中的那个形象。政府需要的,只是几个愣头兵来充当扁平化的标签,可敬的,也是可控的。商人需要的,只是几个有利用价值的形象,可敬的,更是可塑的。

    不知为何,在那个画面下,我有一点跳戏。想起奥运会期间看过的

    几篇对刘翔的报道,想起如今的人们又开始对曾经的那位英雄大肆宣扬。当初那些聚光灯将他的身影照映得有多高大,不过是多添几担他肩上的重量,多增几分民众的脆弱。以至于到了最后,英雄无可奈何的黯然收场。

    这一瞬间的小插曲和影片的关系不大。只是刚好这么一个场景,让我想起我一直以来的一个疑问,我们究竟需不需要英雄。

    回到影片。

    有时候比战火更可怕的,是生活本身。

    把他们当成赚钱的二流经纪人,一心压榨他们的球队老板,没完没了询问枪支器械和杀人感受的橄榄球队队员,自以为是的能源公司老总,动手伤人的赛场工作人员……不知和战火比起来,这些究竟可不可怕?我说不清楚,或者站在战争外的所有人都说不清楚。只是那时的我每当把自己置于比利的视角,看到的,全都是已经扣动了扳机的枪口,每一声响起,都能感受到心口剧烈的疼痛,说不出来,只能化作几次忍无可忍的反抗:餐厅里对峙商人时的一段抢白,勒紧挑衅调笑的路人脖子,挺直腰杆拒绝的5000美元,停车场的殴斗和不忿……

    影片中比利的那一位浪漫的邂逅,那位比利曾以为是与他心灵相通的美丽女子,她对比利的喜爱,崇拜,不过是基于他英雄这个身份。

    就算是片中唯一为比利真正着想的姐姐,也不过是一场无力的挣扎。她能明白他的痛苦,却体会不了他的痛苦。她始终没能明白比利不安的来源究竟是什么?姐姐害怕弟弟丧命于战场上,却不知比死亡更可怕的是,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死。

    比利对唯一,却只肯出五千五百美金去购买他们的故事的球队老板说:“你还不如那些圣战分子懂得对我们尊敬。”至少,那些亡命徒用来和战士们对峙的,是彼此最宝贵的生命。而不是这些低廉的,连“一次从提款机里取出的钱”都不如的纸币。多么可悲。

    一群浴血奋战归来的战士们,到最后才发现,在群众的生活中不过是需要一位可以来崇拜的英雄,这个人可以是你是我是他是任何人,只要你符合所谓的价值观。那些写满了自己血泪的曾经,不过是很快会被遗忘的,廉价的,可有可无的商品。所以他们最终选择了一种抛弃的方式,逃离这个娱乐化的生活,又重新选择那生死未卜的真实中。

    《比利 林恩》不走大片惯有的跌宕起伏,几乎没有设置什么悬念。就像李安导演自己说的,观众一开始就知道他不可能不回去(伊拉克)的,可是我们还是要思索这个问题,想知道他发生了什么。基本上他的决定不是决定,而是一个了解,对他命运本身的了解。

    我观影前在一些报道上看过,李安导演设定的这个结局,也是影片受诟病的原因。因为它隐约透露出支持伊战的倾向。

    恕我实在没有政治头脑,看不出这个深层含义。我所看到,不过是一个年轻,稚嫩,甚至有点懦弱的男孩,他从犹豫不定,到坚定不移的“逃离”。前者的犹豫,是对硝烟弥漫的战场,后者的坚定,是对众声嚣扰的生活。

    “蘑菇”班长说“你如今到底身在何处,你肩负怎样的责任,你的生命又与何人紧紧相连。”

    我想,到最后,那群有着心理创伤后遗症的大男孩都能隐约明白了班长这番话含义。从他们踏入部队,戴上肩章的那一刻开始,他们的身份变成了军人,他们的一切就交给了部队。战场,那才是熟悉的地方,也只有在那里,他们才能挺起胸膛地维持英雄的形象,也只有在那里,才能找到至少能让自己安心的骄傲。无论那里,是对是错。

    这似乎又该是另一番思考,一个善良,正直,有体力,有能力的男人,在自己生活的圈子里,找不到自己的价值?甚至从影片其中一个场景的谈话中,透露出来的,他们不知自己退伍之后,能干什么?到汉堡王卖汉堡?

    那些曾经带着美国走向辉煌的精神,信念,英雄主义,在各种利益势力的利用,扭曲之后,还剩多少,留给那位瘫痪的父亲?还剩多少,能成为英雄们维生的食粮?

    李安导演一直在强调,这并不是一部反战片。

    而确实,尽管在影片中,导演改变了传统上拍摄战场的手持或肩扛的镜头,用固定的镜头很清晰很直面地向观众展示了一个真实战争的现场,但是处理上几乎没有给观众任何情感化,情绪化的引导。仿佛只是在看一个纪录片一般。

    他没有去讲述一个伟大的英雄故事,也没有呼吁一个和平的反战主题,他只是让你站在一个普通士兵的角度,去看待战争,去对自己的未来做出选择。

    你从小被教育要一心一意爱戴的国家,不过是把你当成一个权利的工具,你为它出生入死,却无法甚至不能轻声地说声不满。

    你拼尽全力保护的人民,不过是想从你身上一丝不剩地榨取利益。

    你以为善解人意的爱人,不过是爱上了你肩上的勋章。

    导演到最后都没有对这一切判定是对是错,而比利也不过是做出了一个选择,这个选择,无关国家,无关人民,更无关爱。

    Nothing is bigger than me.

    我也突然能理解,为什么导演,要把传说中如此神奇的120帧/4K技术,运用到这样一部可预见的,会褒贬不一的片子上。

    设想了一下,如果观看时,影片中每一个拉到演员眼前的近景,你都能看清他们眼中反射出来的景象。那有没有可能,对导演,那隐晦,沉稳的表达,能多几分体会。

    李安导演说:“把这个故事用现在这样平淡写实的镜头表现出来我是不得已的,机器太笨了,我们也太笨了,因为是第一次,没有人可以告诉我应该怎么操作可以拍得更加华丽,我目前能做到的就是这样,这是一次新的学习。也许等观众适应了这样的清晰度和真实感,我相信一定可以拍出更具想象力的画面来,这是一个过程。”

    我的想法是,真的,这样就够了。那种慢慢渗透入骨的寒意,那种无法摆脱的无奈,已经通过那几句“我爱你“,让我体会到了。

    其实,李安还是那个李安。

    最后的最后,男主好帅啊。那女主第一眼,我乍的一看有点像凤姐………………………………啊我的狗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不是英雄——《比利 林恩的中场战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sbs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