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雪
焦小桥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大雪过后,一切繁华都归于空虚,像白茫茫的原野一样。“冬有三尺雪,人道十年丰。”
在农业为主的古代,下雪尤其重要,古人习惯下雪时,把这种愉悦的心情放在各种玩耍中,由此产生出各种玩雪游戏。
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北宋汴梁人遇有下雪天,常常“塑雪狮、装雪灯,以会亲友”。
吴自牧在《梦粱录》卷六“十二月条”是这样记述的:考之此月虽无节序,而豪贵之家,如天降瑞雪,则开筵饮宴,壕雪狮,堆雪山,以会亲朋,浅斟低唱,依五偎香。”
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赏雪》条说:“禁中赏雪,多御明远楼。后苑进大小雪狮子,并以金铃彩缕为饰,且作雪花、雪灯、雪山之类,及滴酥为花及诸事件,并以金盆盛进,以供赏玩。”
塑雪狮子,用金铃、彩缕作为装饰,极其豪华讲究,其规模可谓巨大,形式可谓多样化。清代的一些戏剧中还出现了孩童既要堆雪人又要堆雪狮子的记载。
当时雪狮子最初普及的阶层,更多是达官显贵乃至皇宫贵人的家眷,他们模仿自家门口的狮子来堆砌雪狮子,狮子在我国的传统习俗中,有祈福平安等吉祥寓意。
由以往的贵族豪强,逐渐转移到了平民百姓的家里。而堆雪狮子习俗的平民化,滚两个雪球,垒在一起,像是人型,再进行简单的装饰,所以叫做“雪人”。
在北方下雪的时候,到处都能看到人们堆的雪人,形态各异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堆雪人其实特别简单,先滚一个大雪球做身子,再滚一个小雪球做头部,然后随心所欲地按照自己的喜好,给雪人按上眼睛、鼻子、嘴巴。还可以给雪人各种装饰,像一顶帽子,一条围脖,穿一件小衣服……越古怪越滑稽,雪人才越有特色越有看头。
孩子们最喜欢大人和他们一起堆雪人,经常听到孩子们拍着手唱儿歌:“寒风吹,雪花飘,堆个雪人个头高。戴红帽,围围巾,我和雪人格外亲。太阳公公怕它热,把它衣裳全脱掉。雪人光身还冒汗,越流汗水个越小。”
堆雪人充满乐趣,人人都是天马行空的创造者,人人都可以展示自己的想象力,人人都是别具一格的艺术家。看到那些独家独创的雪人,让人心情愉悦笑口常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