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家的书柜有三分之二空间放置三类书,一类是老爸写的书,一类是女儿看的书,一类是我看完还打算再看的书及未开封的新书;书柜的三分之一被我用来展示女儿的初、高中相册及杂志中的照片。
婆婆看到我书柜中摆列的书,诧异地问:“那么多的书你都没带过来,都不要了?人家写本书多不容易啊,都别扔了,都给我吧,我那有地方搁,我有时间看。”
85岁高龄的婆婆平时最爱看的是保健类书籍,被我搁置的书多是女儿小时候看的书,还有一些学习方法的书。既然婆婆要看,我得重新挑选一些适合婆婆看的书。如此,杨澜的这本《凭海临风》被我重新捧读。
这是一本有年龄的书,购于1997年7月5日新华书店。我与杨澜同龄,看她主持的节目,她写的书,格外有亲切感。因为《正大综艺》清新伶俐的主持风格而喜欢她。那个时候很迷她,喜欢她说话的语气,表情,举手投足以及她穿衣的风格。我结婚时的一件西装外套都是模仿她主持节目穿的西装,袖口处打了皱褶。
杨澜在竞选《正大综艺》主持人的时候,因为她不够漂亮,虽然她的素质是最好的,还是让电视台的领导有些犹豫。妈妈安慰她:“该是你的就不会是别人的,是别人的,你抢来做什么?”
杨澜长的虽不漂亮,但她有才华有气质,也因此最终通过《正大综艺》节目的最后面试,与荧屏结缘,那个时候,她刚刚大学毕业。
许多人都说她运气好,其实她也经历了情感的挫折,在感情上走过一段弯路。与她的丈夫吴征在留学期间结识,那个时候的吴征事业有成,有朋友说:“肯定会有人说闲话,说你们一个有名,另一个又是做生意的。”其实,已有传闻说,杨澜嫁给了一个又矮又丑的老华侨。
但吴征却是杨澜一直在等的人,他是成功的男人,却没有对名利、权柄无休止的欲望,他说:“人生最宝贵的是感情,它似乎看不见,摸不着,却是世界上最实在、最可靠的,有了它,航行就有了意义。”
吴征在序言中写道:杨澜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恰好是我俩第一个孩子开始孕育的时候,她今后一定还会写书,但这本书的意义却不同。
初读杨澜的文字和再读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总是能和身边的人和事联想起来,也有更深的参悟。
在《老人啊,老人》一文中,提到美国人的家庭似乎就是为两个人准备的,儿女只是中间几十年的过渡。儿女一旦成人,经济上就与父母绝对分开,父母乐得自己出来旅游,累了一辈子,该清闲一下了。
反观中国家庭,父母为儿女操劳一生,退休后还要抚养第三代。两种观念,不能简单以优劣论处,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每个人的晚年生活质量应由自己负责。
这本散文集7.8万字,用了一个晚上时间,再次感受杨澜意味隽永的文字,要感谢婆婆,让我重温。书中内容很多,暂且记录这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