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记》中,关于五帝的说法,基本上都是传说。相互之间更像是原始部落之间的较为松散的维系,强制性和约束性均不太强。
第二篇即为《夏本纪》,帝王与臣民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紧密,制约和从属变为更加理所当然。正因如此,夏朝被称呼为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统治王朝。
按理说,夏朝开朝国君为启,本纪应该主要来讲此君王的事迹。不过历史上讲究传承,不管怎样,总是喜欢追本溯源,都是三皇五帝的后代,开宗立派的总不是离经叛道。再者说,即使在太史公所在的年代里,由于条件和资源的限制,对夏朝的记载也多有不详,故事吸引人的话,还是治理大洪水,更为精彩。综合来说,夏本纪主要说的是大禹的话,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帝尧时期,估计遇到了史前大洪水(在很多古代文明的记载中,不管是图画、文字、还是传说里,均有史前大洪水的故事)。
简陋的工具,能够养活人类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距离大河不太远的平地、山间和丘陵。在无法预测的情况下,面对滔天的洪水,除了恐惧之外,别无他法,只能任由其包围、漫过平地和丘陵,冲毁所存的粮食,逃亡又能去往何方?
在生死存亡之际,谁能够拯万民与水火,岂不是大德大仁之人?岂不是众望所归之人?
在太史公的讲述中,帝尧后期,执政者为舜,遍寻可以治水者,刚开始被举荐的便是鲧(gun三声,大禹的父亲),而且鲧来治水,可以算得上是当时最好的人选,《史记》原文为:四岳曰:“等之未有贤于鲧者,愿帝试之。”(当时辅助帝尧的贤明人士一致看法:其他人,暂时没有比鲧更加有能力的,希望部落首领(此处建议称呼部落首领更为合适)能够召集其来试一试)。
而且在其他的传说中,鲧手中有法宝——息壤,一种可以阻挡洪水的具有自我生发功能的神器。只可惜,息壤确实可以暂时阻挡洪水,却不是治水的最佳方式,毕竟息壤有限,不可能将原有的地貌进行重新的构建;此外,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水滴石穿,何况土哉?
鲧,费尽心机和气力,可惜,治理的效果不是特别好,洪水还多有泛滥,百姓仍旧苦不堪言。刚开始的支持者,在此情此景下,也开始了动摇,有些不好的言论开始流传。加之,在舜视察的阶段,看到的结果不够理想。鲧在羽山被杀。
治水的领袖被杀,事业还要继续,再次寻找带头人。这时候,分析和考量后的结果,指向为大禹。
大禹充分吸取父亲的经验教训。在治理的过程中,用心尽力,遵章守纪,对待工作,办事勤奋有章法;对待同行,品德良好不违正道;与下属相处,仁爱之心,可敬可亲;讲的话语,掷地有声,诚实可信;行为举止,堪为表率,无可挑剔。
在治水的方式方法上,尊重事实、变阻为疏。随身离不开的工具,是测定所需平直的水准和绳墨,通过普遍认可的规矩来进行绘图。并在分析的基础上,踏实有效的进行疏导。
最终,不仅仅划分出引用很久的九州,在疏导洪水的时候,顺便将文化进行传播,逐步征服。
洪水控制住,百川归海后,更是在制度上进行创新和完善。治水的副作用之一,便是道路的开辟和疏通,使得部落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如此大的功德,势必对人心所向均有极强的示范作用。在舜之后,大禹顺理成章成为部落首领,后来选定的继承人,一位(皋陶)在大禹之前去世,另一位(益)推辞给了大禹的儿子启。
后人简明表达为:禹传子,家天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