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初,国内考古界的重大发现之一,便是在河南安阳挖掘出甲骨文,经过诸位颇有名望的史学大家艰辛努力,验证出殷商王朝的存在,进而佐证《史记.殷本纪》内容的正确性。
在《史记》中,殷商朝代主要通过三位有名的首领(君主)来串联。
开篇指明,商部落的起源,领头人为契。契的母亲名字为简狄,是当时有娀氏的女儿,五帝之一——帝喾的次妃。
简狄怀孕生子部分,明显带有神话色彩,估计也是为了验证君权神授,或者树立部落首领的高大形象和威严需要。
契在长大成人之后,适逢大洪水时期,帮助大禹治水颇有功劳,才能征服了当时的部落联盟首领舜帝。随后舜帝任命契为负责教化的官员,去认真、踏实的理顺部落之间的关系,降低相互掣肘的能量。同时,将其分封在商地,赐予姓。
后来这一部落的继承者们,多次带领部落迁移中心所在地。据统计,从契到成汤(商朝的建立者)累计八次变更。最终为了纪念先祖,特别是帝喾,定居在亳。为此成汤还写成了《帝诰》,向祖先,主要是帝喾报告迁都的情况。
在夏朝,成汤已经属于当时某一方向所在区域的诸侯首领,有权利代表夏朝对不听话的部落进行讨伐,书中记载的葛伯刚好撞到枪口上。
在古代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下,先民对绝大部分自然现象不甚明了,所以想象出诸多的鬼神,同时将祭祀看的极其重要。不仅如此,在重大仪式上,庄严肃穆的祭祀更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然而,成汤所管辖的区域内,有一位名叫葛伯的部落首领,不知何故,未能按照要求进行祭祀。成汤听说后,首先便要征讨他。还说:“我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一个人,通过在水中照照,必定可以看出来自己真实的形貌。同样,国家治理的好坏,完全可以通过了解统辖的民众生活情况来判断。”
当时跟随他的一代名相——伊尹赞叹道:“真是太英明神武了!劝善的话能够听得进去,道德一定会有所进步的。治理国家,抚育万民,凡是发现的有德行、做好事的人,都要认真选拨出来,在朝廷中给予适当的官位,这样安排下去,他们才会更好地为国家服务呀。一起努力吧,让我们加油!”
出师有名,先礼后兵。成汤还对葛伯说:“你们的错误就是不能尊重并顺应上天的命令呀。为此,我就要重重的来惩罚你们,绝不宽恕,绝不饶恕”。不仅如此,还写下《汤征》用来记载此事。
伊尹是谁?
辅佐成汤成就大事的一代名相,在成汤建立商朝的过程中,出谋划策,屡立奇功,在成汤去世后,仍旧尽心尽力的起着辅佐和教化作用,对商朝前期的稳定,奠定了良好基础。
伊尹原名阿衡,一直对成汤心存敬意,苦于求见无门,不得不去给有莘氏当做陪嫁的男仆,背着成套的做饭家什去找成汤。并借助丰富的知识储备,利用与成汤探讨烹调滋味的机会进言,并积极劝说其实行王道。当然,也有传说,伊尹本来就是位有高尚道德和卓越才华的隐士,不愿意为官,成汤先后派人聘请了五次,方才答应出仕,并向成汤讲述并分析了远古时期诸位帝王及君主的所作所为。故事不重要,重要的是从故事中间学习到的思维、建立的志向。成汤佩服伊尹,确实具备有不可阻遏的能力,放心委任其管理国政。(当年刘备礼请诸葛亮,也才仅仅三顾茅庐,五次,可见心之诚、意之坚)。
介绍成汤为贤明君主,天命所归的事情,还有一件。
据说,有一天成汤外出打猎,看见在荒郊野外的地方,四周围都密密麻麻的布置了罗网,同时听见张网的人在哪里祈祷:“愿从天上飞来的,从地方跑来的,从四面八方闯过来的,都一股脑的进入我的罗网,让我大获而归吧!”
成汤马上进行制止,并说道:“咦,这样子可不行呀,长期以往下去,所有的鸟兽都会被你抓起来了,那就无以为继了”。
说完之后,赶紧安排随从协助将罗网拆开三面,并敦敦教导张网的人,让其重新祈愿:“想着从左边走的,就从左边过去吧;想着从右边逃走的,那就从右边逃走吧;实在不听从命令的,只好进入我的罗网了”。
事情传播开来,诸侯都发自内心的赞叹,齐声说道:“汤真是具备足够的仁德呀,仁德都顶天了,看,连禽兽都受到了他的恩惠呀。”
道之所在,人心所向,完美。
恰在此时,夏桀出场了,作为历史上第一位暴君形象。好吧,成汤举起抗夏大旗,一举拿下,顺利建立商朝。
商朝发展过程中,还有别的君王,如盘庚迁都,商朝中兴,一笔带过。如亡国之君,纣王,封神演义中写的更精彩。
其实,商朝在我国历史中,所具备的独一性:对商业体系的建立和繁荣,这是此朝的立国根本。国都变来变去的,除了自然条件外,商品交换的需要,更是不可忽视的。
有时间,详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