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发现自己的理解和学科定义的偏差是什么时候,我已经忘记了。自那之后,我都会尽量谨慎,不轻易对某个专业下绝对化的定义。
在《心理咨询师一门什么样的工作》中,李松蔚老师就三个方面对心理咨询的工作做出解释,让这个职业的边界清晰的呈现在我的眼前。
![](https://img.haomeiwen.com/i17381112/f4086cd0d75d4d1b.jpg!thumbnail)
心理咨询 VS 心理医生
心理咨询是服务,心理医生是治病。
区分这两者的意义在哪呢?最大的意义在于来访者对自己的定位。
心理咨询是提供帮助服务的,来访者是“咨询者”,只要“想要改变”,就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帮助。心理医生是治病,来访者是“病人”。
因此,寻求心理咨询是一个正常的行为,无需给自己下“有病”的定义。
心理咨询 VS 心灵鸡汤
心理咨询提供实在的改变,心灵鸡汤只是让你抽象的感觉好过一些。
这里并不是否定心灵鸡汤的作用。有些心灵鸡汤能够让人感觉好过一些,更加接纳自己,从而让生活变好,有切实的改变。但这个改变是缥缈的,不可控的。而心理咨询的价值就在有实在的改变。
心理咨询 VS 助人者
心理咨询是【促进】咨询者自发改变,助人者则会通过各种方式帮助目标达成。
这时候你可能疑惑了:助人者不是更好么?
确实,如果有人能直接帮我达成我的目的,那我得爽歪歪!何必去心理咨询呢?问题在于,助人者不常有,一生能遇到一位都是幸运。而心理咨询,则是随时触手可及的。
从三个角度看心理咨询,你是否对心理咨询有了一个明确的了解呢?
本系列是《和李松蔚学心理咨询20讲》图卡更新。
我是用知识卡片让学习简单快乐的瑶瑶~关注图卡、关注我,让这条路不孤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