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痕处处

作者: 云问雨 | 来源:发表于2019-02-24 15:59 被阅读114次
徙痕处处

我不是文人,不想赋予自己太多的家国忧怀,觉得做文人要存风骨,要悲天悯人,活得太沉重、太累。人生何其苦短,有幸生在这太平盛世,什么都是“这个盛世,如你所愿”了,不如做个生活家,做个读书人,慢慢的说话,慢慢的思考,慢慢的享受生活,体验人生。

徙痕处处

因为性格里、骨子里的这“三慢”,导致我不喜欢随意的去旅游,而喜欢上快乐的旅行。

徙痕处处

我抗拒旅游中的被安排,厌烦那种赶车、睡觉、看景、拍照的模式,它像极了我少年时赶着一群鸭子攀爬过一块块梯田的样子,容不得我稍作停留,容不得我更多思考和更多的探究,每次都是下车的时刻就限定了上车的时间,如果我稍稍留连,就真的是“忘返”----旅游的大巴不会等我这个“三慢”。

徙痕处处

我喜欢旅行,而不拘泥于近远,注重的是那种体验,注重的是在不同的远方,感受不同的风情,听不一样的故事,体验不同的生活。在行走中,赏陌上已开之花,慢慢体验过程感受,在漫漫旅途中细细品位和观察,以获取新知,领略人家的布局和点睛之笔,品味风景中的文化。

徙痕处处

所以,当我的家乡搞起了旅游,不少友人向我提出,想来游玩的时候,我会问他(她),你的时间宽裕吗?如果像旅游一样,恨不得省略一切过程的快速到达,以了却到此一游的心愿,那么,我是没闲情陪伴这种快餐式旅游的。连体验一顿柴火饭的时间都没有,不来也罢。我对友人来游玩的要求,就是来了就放慢脚步,静下心来,体验现实版的桃园生活,体验田园文化。如果匆匆而来,仓促而去,那不如等到时间允许,才缓缓而来。

徙痕处处

许多年以来,我都是不爱从众,人多的景点很少去,去了也是选择淡季,更多时候我往往钟情于人少安静的秀美山川。我不太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沿途的人,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徙痕处处

我觉得这样的旅行,可以让我追随自己的内心,随遇而安,当生活不按我想要的方式进行,这样的旅行会给我一段时间,让我孤独,迷茫又沉默忧郁,等我度过低潮,走出谷底,那些独处的时光,就能照亮我前进的路。

徙痕处处

记得十三年前,从乡间调上小城,人生地疏,颇有几分举目无亲的孤寂,假日和周末,我就是骑着一辆摩托车,独自访遍小城方圆十五公里的村村寨寨,走过的桥,涉过水,问过的路不计其数。那段独处的时光,如今演变成了照亮我前行的光。

徙痕处处

我认为旅行和旅游一样,也要有闲要花钱,但是旅行用的时间和钱,可以让漫漫人生长河,变得更有趣,它能带给我思考,给我的生命带来沉淀。

徙痕处处

特别是找到志同道合的亲朋好友,相伴而行,可以彼此分享与交流,敞开被城市禁闭的心扉,彼此畅谈人生、故事、相遇。

徙痕处处

末了,或在当时,或在离开之后,写下些文字,让自己老到靠墙根晒太阳的时候,翻开记忆,看看自己一生徙痕处处,便是人生大满足大幸福啊。

徙痕处处

人一生能徙痕处处,这种雅趣,与谁言呢?付诸于文字吧。

相关文章

  • 徙痕处处

    我不是文人,不想赋予自己太多的家国忧怀,觉得做文人要存风骨,要悲天悯人,活得太沉重、太累。人生何其苦短,有幸生在这...

  • 《屐痕处处》读后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越来越不喜欢看现代人写的书,近代人的也不喜欢。最近准备写写游记,想着看看别人的游记怎么写,也算他...

  • 屐痕处处——长城

    蓊郁茂盛的树木,把群山妆点成绿色的海洋,长城,宛如一条青灰色的巨龙,盘旋在这苍莽的绿色海洋之上。 这是我第一眼看到...

  • 屐痕处处——乌镇印象

    七月初的一个午后,我们走进乌镇。天空中落下细细的雨丝,雨丝很细,无法缓解小镇空气的闷热。 青石板路上,不时有三三两...

  • 父爱无声 处处留痕

    饭后,一家老小去太湖边散步,父亲递过一支烟,我很顺手的接过,两人没有说话,点烟继续向前走去。我看着走在身前的父亲,...

  • 生活需要处处留痕

    在工作中,讲究留痕,留下痕迹才知道你做了哪些事,其实生活中也需要处处留痕。 我就比较注重留痕的细节。冬天,为了证明...

  • 落落无痕,处处相思

    尘封的心,轮回之境,辗转幻灭,模糊的容颜,碎了谁的思念!角落里的尘埃,言不由衷的语言,指间柔情,抚的是无尽的落寞,...

  • 今日抽闲读汪曾祺先生的《徙》,感慨圣人已死! 新学之所以兴,自然是冲着旧学来的,所以旧学的衰亡如大厦倾塌;旧学是圣...

  • 每次看完汪老的文章我一直想他是有过多少生活经历,还是他天性喜欢观察,又或是喜好做生活记录。他笔下的人物,若是厨子,...

  • 一个人的记忆就是一座城市 时间腐蚀着一切建筑 把高楼、大道全部沙化 如果你不往前走 就会被沙子掩埋 所以我们泪流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徙痕处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txb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