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日 星期日 晴 学校
今天是学生们返校的日子。从上午开始,我就时不时地在学校大门口溜达,望望南边,再望望西边,他们从村子里回学校的路只有这两边。望了一上午也不见个人影,其实我心里很清楚,他们怎么可能回来这么早呢?
我们学校门前平时很少能见到有人或车经过,我经常会沿着门前的一条土路去河边,极偶然的一两次能碰到赶路的藏民。有时候在校园里,会听见从墙外大老远地传来高昂奔放的藏歌,节奏感特强,且能听出来这歌声被颠得此起彼伏,因为是摩托车带它来的。定睛一看,“唰”地一下子从校门口呼啸而过,很是拉风。
这三天只有我和格桑在学校,太安静了,我盼着能早点见到这些孩子,看他们跑跑跳跳、打打闹闹。
我站在校门口,就差扶着墙唱“你快回来,我一人承受不来……”
我基本上是一整天都没回宿舍,不是在大门口晃悠,就是在小食堂守着,从窗户那儿能看到往宿舍走的学生,跟守株待兔似的。
我待在小食堂也没闲着,这几天帮格桑织毯子。前些日子看见边参老师也在织,就是用粗毛线、棒针,简单的正反针织成一个毯子,冬天盖在被子上压风。我这两天睡在小食堂,格桑给我盖的就是这种毯子。就像我说的,是挺压风,但也压得人喘不上来气儿。她们可能流行织这种毯子,这不,格桑打算再织一个。
大概下午三四点以后,住校生才陆陆续续回来了。没人接,没人送,哪怕是一年级的小豆包,也是独自往返于家和学校。当然,他们若有同村的同学,会搭伴一起回来。
看着他们一个个小身板背着大书包,手里还拎着鼓鼓囊囊的塑料袋,一步三晃的样子,还是让我想起了那句老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回来的学生没事儿干,三三两两地,有在教室前的台阶上坐着的,从家里带回来一些零食,正享用呢。有在操场上疯跑的,你追我赶。我心里嘀咕,估计这是在家吃饱了,要不哪有这多余的力气?也有捧着本子坐在地上奋笔疾书的,不用问,肯定是作业没写完,在这临时抱佛脚呢。
下一周的值班老师回来得早一些,捎回来一些蔬菜,还带回来很多小食品。小食堂的小仓库也兼作小卖店,卖一些简单的笔、本、橡皮、方便面、小食品、可乐什么的。有学生家里条件好一点的,偶尔会在小卖店消费消费、打打牙祭。
今天小卖店来新货了,正赶上学生们刚从家里回来,可能手里有两个钱,呼拉拉地围在小窗户前,买那些对他们来说新鲜好奇的小食品。格桑一直没闲着,收钱,找钱,拿东西。
孩子们拿到买来的小食品,迫不及待地撕开包装,有吃的,有喝的。这些小食品,很多我都不认识,有一些都是三无产品或是小作坊生产的,质量不敢保证,对身体健康更是无益。在这里,没办法要求太高。买有名有主的产品?价格贵呀。好在这些孩子买得都很少,基本上每人只买一小袋,解个馋就完了。
晚上跟值班老师商量了一下,给住校生放动画片。一年级教室有一个电视,还能用,普珠老师用学校的DVD机放《猫和老鼠》,藏语版的。我在电教室这边放《猪猪侠》,汉语版的。学生们自己选择去哪个教室看。
其实他们特别想看《熊出没》,可惜这部动画片没有下载资源,为这事我遗憾后悔了好一阵子。来西藏前,我根本瞧不上《熊出没》,没把它放在眼里,早知道他们这么喜欢看,来之前我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搞定它。
好在《猪猪侠》也不错,只要有的看,他们都不会太计较。我以前没看过这个动画片,这次坐在教室里和学生们一起看,你猜怎么着?看哭了,几个小女生眼着我一起落泪。看到小呆呆的妈妈为了救小呆呆,猪猪侠的爸爸为了救猪猪侠,都挂了,那场景和音乐配的,伤心加感动。我到现在还能记着那个画面。
三天放假,留在学校孤单的日子结束了。孩子们终于都回来了,我的心里也踏实了很多。晚上急切地盼着天亮,盼着和他们一起上课。
(未完待续)
下一篇www.jianshu.com/p/3fa4d15e9ebd
《在西藏支教的日子》所有连载版权归作者所有,请勿再转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