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回家记

作者: 好望角002 | 来源:发表于2017-04-08 21:34 被阅读206次

    清明回家记

      朝望

            清明节长假第一天,早上,从北海出发,下午四点多到环江县城,停车在堂妹开的特产店前、老县府大院门前,吃一碗家乡风味的米粉,机制米粉韧性十足,条细不断,口感很好,配料有酸泡蕨菜、酸泡鱼腥草、酸罗卜片、酸辣黄豆等都免费自调,让我想起小时候的米粉,那时,每当收割新谷,每家每户总是用新米来蒸米粉来庆祝,碾新米、磨米浆、架蒸锅,烧旺炉, 摊平浆,蒸米粉,用扁竹条做框用布缝制的盘子一翻,整张半透明的熟米粉,摊开在眼前,特有的米香味,已经让人垂涎三尺了,再淋上家里自酿带辣的腌酸水,那美味比山珍海味还要诱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管离家多久,家乡食物的味道总是忘不了。

    从县城回老家,有三条公路,选路面最好的是这条通往"山高水长风景区"的公路,全铺柏油路面,只是上下坡却是最多的,离开县城不久便跋坡,车子几乎都在崇山峻岭中行驶,山路十八弯,时而左之字,时而右之字,虽然在车上遥望左或右边,翠绿的原始森林风景尽收眼底,但作为开车者眼睛只能盯着路面和前方,无法暇顾两侧风景之美、鸟鸣之音、山花之艳,苏轼曾用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表达了在庐山上看到不同的风景,在这条路上同一车上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感受,直到又经连续下陡坡之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成群的居民楼房呈现眼前时,证明到中洲河流域了,很快要到我老家了,也因为中洲河从我们村子前流过,一上一下,老家和县城像是在几十公里连绵大山的两边,这些成群结对的大山应该就是九万大山山脉,我老家就在大山中,途中不断有上坡下坡,总之,只要你不害怕车子在山中的上上下下,家的目的地终会出现你眼前。

    回到久违的老家前,拿出行李后,表弟叫去姑姑家里吃饭,姑丈知道我不喝度数高的白酒,特地拿出自酿"重阳酒",这里的"重阳酒"是每家每户每年九月九用糯米酿造的,酿造后不蒸发、连糟带水窑起来,喝的时候,用个勺子不用滤地舀起来,满满一大杯子,酒色米浆状,气香浓郁,酒在甜中,不分你我,甜味重还是酒味浓,任凭主人自己的意志,做给坐月的产妇吃要有甜味,做给能喝酒的男人吃可偏酒味,总之,"重阳酒"味道是它主人随心所欲的结果。

    第二天,上午为奶奶立墓碑,许多亲戚都来了,本来好多亲戚都外出工作了,清明节都特地赶回来,老家讲究风水和祭祖,认为风水好的祖坟会给子孙顺风顺水,所以,祖坟在后人眼里很神圣,祭祖是祈求好运最好方式。

    所以,清明节,再远也赶回来祭祖,老家清明祭祖,自古至今都少不了黄色糯米饭,那是用山上一种树木在春天开花的黄色花蕾晒干后,煮水泡米再蒸熟而成,蒸出的黄糯米饭有一股特有的花香,为何老家清明必须要用山花染成的黄色的糯米饭祭祖,无从考究,或许祖先的烹饪技术来源是就地取材,或许他们要用古代尊贵的颜色纪念逝去的先人。

    第三天,家族统一做清明,今年轮到我六叔做东,他准备了好多食品,香猪是少不了的一种祭品,好多地方流行金猪祭祖,以前没钱,有人只能用面粉做成烤猪的样子。我老家盛产环江香猪,就用香猪头到坟前祭祀,香猪其实是当地一种黑猪的幼猪,是处于断奶后仍群养一段时间即将可以独养的幼猪,出栏后可以独养成大猪或直接食用,由于它生长在独特的地理环境,成为独特的物种,被命名为环江香猪,它自古至今是家乡的特产名食,这种猪肉鲜香细嫩,骨头软,肉貌似肥而味不腻,其实是未生长脂肪的嫩肉。对于香猪,老家人很会做吃,脱毛后,先用脱谷粒后的糯米稻穗烧薰外皮,让皮呈金黄色状,如烧烤过,再用柠檬叶,山姜等香料同煮,煮出的猪肉色香味俱全,猪血拌着剁碎的骨头、下脚料、糯米粉和香料一起,罐入洗净的猪肠子,制成血肠,慢火煮熟,又是一道特色菜。上桌时的盐水是用自制的酸坛腌茭头辣椒水加上各种山上和自家菜园种的香料调制而成,再配上述烹制的香猪肉,就是家乡的香猪风味,吃过一次,让人过嘴不忘。

    在节日里烹饪香猪,表示节日的隆重,清明节既祭祖又团圆,怪不得宋代王禹俏在《清明》中写道"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看来,我的清明节过得比诗人好得多。

    清明回家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明回家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ujr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