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在读成甲老师的《好好学习》,感触颇多,完全刷新我的对学习的认知,懊恼自己没能早点发现至宝,但又暗自窃喜,至少在我想继续挖掘自己潜能的时候,看到这本书,它像灯塔一样照亮并坚定了自己努力方向,并让我迫不及待的想分享给更多的人。
刷新认知第一波:什么是知识?
说到知识,我首先想到的是数学,物理,化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汇总;同时我也百度了一下“知识”的概念:
知识是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包括人类自身)的成果,它包括事实、信息的描述或在教育和实践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是人类从各个途径中获得得经过提升总结与凝练的系统的认识。
书中对知识的定义是这样的“只有能够改变你行动的信息才是知识。”当你看完一篇文章、了解一个观点之后,受到启发,改进了思考问题的方式或者做事的方法,这个信息才是知识。
都说知识改变命运,但改变命运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认知深度!
刷新认知第二波:临界知识
“临界知识”便是我们经过深度思考后发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或定律。
我理解的“临界知识”可以看作是你在不同维度探索,经过自己底层思维深度认知的产物;
掌握临界知识,我们便能开启学习的“少即是多”“四两拨千斤”模式,从而极大地提升学习效率。
刷新认知第三波:改变底层思维模式,从读书方法开始
你是否有这样的感觉,看了好多书,听了好多课,现在能回忆起来的并不多,生活中还是手足无措,手忙脚乱;“恭喜”你和我一样,“我们都只是看起来努力而已”,用成甲老师的说法是“我们都掉进了低水平勤奋的陷阱!”导致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我们原始的读书方法:
“一本书从头读到尾,看到好句划线,大功告成,一本读完,继续下一本,心中默念我要读20本呢!加油.....”
这种阅读+画线的读书方法把一本书拆分成了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而理解和记忆一个个孤立的信息,并不是我们大脑擅长的行为,所以自然是低水平的!
成甲老师给了我们以下方法:“让我们跳出低水平勤奋的陷阱”抓紧看一下:
1.升级读书方法,让新旧知识建立联系;
“大脑的记忆,靠的是将信息与旧经验联系起来;我们记住新知识更好的办法就是和已有的知识进行联系,将新旧知识构建成知识网络。”
通过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网,我们便能够从不同角度和领域对同一个知识进行分析,从而加深我们的理解和认识。”
2.放慢速度让读书事半功倍;
读书不要追求速度,成甲老师会刻意放慢速度,花时间记录读书笔记——不是仅仅摘记名言,而是描述读书后受启发的内容,思考这些启发和过去的哪些经验相关。在记录和寻找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过程中,发现一些过去不曾注意的规律,也发现很多能够直接改进工作方法的办法。
3.从读书到发现临界知识;
读书时怎样将新知识和哪些已有的知识进行联系会更有成效呢?
答案便是那些在生活中各个领域起基本而重要作用的规律,也就是本书提到的临界知识。每一种临界知识,都是我们思考问题、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
说了这么多你是不是也很想了解核心临界知识有什么呢?
核心临界知识大曝光;
1.复利效应
2.概率论
3.黄金思维圈
4.进化论
5.系统思考
6.二八法则
7.安全空间
想了解更多详细信息,建议仔细研读此书!
上面只是成甲老师总结的一部分核心临界知识,如果您想获得更多的临界知识呢?下面这些方法有利于我们对临近知识的学习:
两个心态:
1.绿灯思维;
与之对应的是红灯思维:遇到与自己不一致的观点,第一反应是找理由反驳,这个现象很常见,当新的观点和自己的认知相抵触,我们一般会习惯性的反应,否定新观点,也叫习惯性防卫;
而绿灯思维是,当我们遇到新观点或不同的意见时,第一反应是:哇,这个观点一定有用,我应该怎么用它来帮助自己?这种思维更包容,也让我们多了一个视角来思考问题;对事物的认识也会有更大的突破;
2.以慢为快;
快是结果,不是原因。想要能力提升得更快,不是说学习过程就要很快。相反,越是快速提升的能力,反而越需要下慢功夫。
这种慢我理解为专注和深入的思考,往往越是慢,有条不紊,才能发现其精髓,看透其本质;
三个底层方法:
1.反思:
没有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学习也是一样,学而不思则罔,温故而知新;
2.以教为学;
教会别人是最好的学习;
3.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让这些知识沉淀下来,形成你的思维模式,保留在潜意识中,你才真正的会融会贯通;
三个技巧:
1.记录:
如实的记录;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每天看到的,学到的,经历过的,体验等都记录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这让我想到了柳比歇夫,他60年如一日,坚持记录,一生在不同的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2.定期回顾:
帮助你发现事情发展的规律和动态;记录的时间跨度越长,就越可能让自己看到更深层的规律。回顾,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可以让我们今天看起来平淡无奇的日子在未来的时刻变得动人而有启发。
3.付费购买;
时间成本优先,更好的提升自己的时间效率;
有态度有方法还不够,挖掘自己的临界知识才是关键!
那到底我们怎样才能发现自己的临界知识,并真正的运用它们做到知行合一呢?
首先我们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入手,学习这个学科的重要知识,接着找到这些重要知识的原理及原始的出处,还原事物的本质;后来尝试用更加基本的原理来解释这个知识;如果找不到解释,就想办法寻找或者自己创造一个假设并验证;
这里的前提兴趣,好多人都说,我没有什么兴趣怎么办呢?我也是背这个难住了,感觉自己没什么特长,兴趣爱好基本都没有,成甲老师给了我们如下的建议,平时注意观察自己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处于忘我的境地,把它记录下来;做什么事情的时候让你不由自己的沉入其中,不时发出微笑;做什么事情别人感觉比较烦,而你却乐此不疲;把生活中这样的事记录下来,这些就是你的特长和兴趣点了;从这些兴趣出发,深入的学习和思考,进一步探寻自己的临界知识!
“知道”和“做到”之间的这条鸿沟,怎么想办法跨过去,做到知行合一,成老师的观点很明确刻意练习:
在不同的场景中重复应用同一临界知识;
不同的时间里,重复应用同一临界知识;
需要我们不断的发现和总结生活中底层规律,并不断的实践练习!
我的一些额外收获:
这本书对我的触动不小,让我对读书的方法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和前段听到的“认知天性”中提到的学习方法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系统思维模式构建;学习的过程是点到面,最后构建底层思维模式,进而延伸应用到工作生活中;
“习惯性防卫”让我想到陈海贤老师讲的“绝对思维,僵化思维”都是我们在想改变时的绊脚石,只有我们意识到这一点,才能进一步完成自我的突破;
“晨间日记”中的正向假设“假设反思日记一定是对自己有帮助的,只是自己没做好,没有一步一步坚持”让我想到了“以终为始”,“小步子原理”“倒推法”等;都是在决定开始做一件事的时候,对未来要达到的结果和目标有明确认识,之后决定现在要怎么做,做什么!
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真正做到才能体会出其中的真谛,只有真正的实践过,才能发现其中蕴含的巨大能量,还在想什么,行动起来,边读边想,把你的知识织成一张大网,你的记忆和学习效率会更高!有了对知识的全新认识再加上你的勤奋,“好学”的你肯定能发现更多有价值的临界知识进而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