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789473/8810e8c5a03ed9fe.jpg)
浩子到的时候,我们其他八人已经开始吃饺子了,四位男士也开始喝酒了。因为都是老朋友了,喝酒的方式也是比较健康的,都吃了些饺子垫垫底才开始喝的。
浩子从年龄上是在座的各位男士中最小的,他除了喊老米为姐夫外,其他的三位他都得喊哥。总所周知的原因,他一进门,就得端起酒杯。
再熟悉的朋友喝酒,前三巡都是客客气气的,弟有弟的样子,哥有哥的风度,姐夫也有姐夫的雅致。三巡过后,不管哥弟还是姐夫,便各成各的诸侯各成各的王,频频举杯换盏,或以妙语连珠取胜,或乱中取胜。
浩子年轻激情、血气方刚、义字当头,端起酒杯时豪气万丈,每次正要将酒往口里送的时候又突然回头看自己的媳妇,问:“柯总,我是不是要陪哥哥们喝一个?”柯总自顾自的吃着饺子,没搭理他。浩子便又底气十足的对大家说:“柯总不说话了,柯总不说话就是同意我要好好陪陪几位大哥……来来来,喝一个……”,大有所向披靡尽显风采之势。
康师傅的酒量,是一杯啤酒就可以放倒的,不仅仅放倒,还要睡上四个小时。即便是这样,第一杯总是要倒满的,他倒是干脆,自知第一杯是躲不了的,第一次举杯就直接把酒喝完,然后直接就把酒杯撤掉,埋头吃饺子,两耳不闻喝酒令。吃完饺子,他就直接就到客房睡下了,不说不笑,不吵不闹,酒量不行,酒品却是极好的。
老叶的酒量不算好也不算太差,他的特点就是撑着两鬓霜白养着一颗幼童的心。任何人举杯,不管和他有没有关系,他必定是要帮着吆喝的。他自古以来以酒胆大酒量小著称,每每率先举杯,气势如虹。
老米的性格本来就比较稳重,不急不缓,又占着是浩子的姐夫的优势,表现得就更稳重了。老米是文化人,即便是喝酒,也有着文化人的儒雅,每喝一口总有那么一二三的说法,本是平常的家宴喝酒,倒是让他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只可惜没有人能与他敲碗念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东哥系主人家,自然是各种热情招呼。每次到东哥家吃饭,我都会想起一种意境: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否。一种中年朋友间的家宴的意境,温暖而自然。
不过这种意境中,我认为一定要是白酒,才够搭配。说到白酒,就要说说老耿了,她属典型的”众人皆醉我独醉“的类型,每每喝酒,总是说着肝胆相照的话,演绎着豪迈的风格,咕咚咕咚地干一杯,通体舒泰,大快朵颐,真是快意人生,与平日里温柔贤淑的风格迥异。
酒,也许能将人深藏的优点更好的发挥出来吧。大概这就是李白“有酒必有诗,无诗酒不雅,无酒诗不神”、女词人李清照在酒中浸泡过的词尤为神迷泪落的原由吧。
后来,喝得差不多了,浩子说要躺一会时,东哥带他进了客房。我们继续聊天,不到五分钟,明明进了房间的浩子,突然从阳台走了出来,客房的阳台与客厅的阳台是连通的……然后,我们喝着茶,聊着天,而浩子就从客房到阳台,又从阳台到客房转圈圈,无数。老米不枉”姐夫“的称号,三番五次的把手机递上,告之:拿着手机,把步数记上。
我想,只有中年人的家宴才会常常出现这样的酣意吧。一群放松的人,终于可以轻轻松松的抿上几口,无所忌惮的聊上几句,不知不觉的就有了酣意。
无论酒醉后是难受还是难堪,有些酒我们还是要喝的,因为有一帮这么暖暖的朋友,还有这么值得举杯共饮的岁月。
![](https://img.haomeiwen.com/i3789473/695c472eeae65e6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