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的要求适合每一个孩子吗?
优秀教师会给所有学生设立高标准,而不是只给那些相对优秀的学生。玛瓦·柯林斯从学生们入学一开始就设立了极高的标准,她一开始讲的单词和概念就远远超出了学生们的掌握范围。但她从开学第一天起就营造了一种充满真诚关爱和关注的氛围,正如她对学生承诺的,她会让他们有所成就。“我会爱你的……我现在已经很爱你了,而且即使你不爱自己,我也会去爱你。”她对一个不愿意努力尝试的男孩这么说。
老师们必须爱自己的所有学生吗?不一定,但是他们必须关怀每一名学生。
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老师会创造一种充满评判色彩的氛围。这些老师会根据学生们一开始的表现,判断谁聪明、谁笨,然后就放弃那些“笨”的孩子。“他们不是我的责任。”
这些老师不相信提高,所以也不会尝试去提高学生们的能力。第3章中提到的固定型思维模式的老师就说:
“根据我的经验,大部分学生的成绩在第一学年里是不会变的。”
“作为一名老师,我对学生的智力水平起不到什么影响。”
这就是刻板印象是如何影响这些老师的。刻板印象告诉老师们哪一组学生是聪明的,哪一组学生不聪明。所以固定型思维模式的老师在还没有见到这些学生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该放弃谁了。
I原文重述
受到精英教育的理念影响,老师会向学员提更高的要求,希望都能挖掘出每一个学生的潜力,让他们成为更优秀的人。因此,他们所提出的要求是超过一般衡量标准的准绳。
事实上,有的老师老师提了高要求,但没有相应的方法帮助学员们去完成而适得其反。还有的老师受到固定型思维的影响,根据经验认为这些学生是聪明的,那些学生不聪明,所以那些不聪明的孩子,再怎么努力也完成不了这个高标准的要求。
给大家举个粟子。女儿的英语老师,每天会他们大量的单词背诵作用任务,第二天早上抽默。这是一个非常高的要求,要知道一般人每天背诵100个单词能记住都已经很难了。我大概计算了一下,每天会有200-300个单词左右。
每天,女儿在背诵单词这件事上至少两小时。再加上每天的抽默特别多,需要完成大量的订正作业,有的时候光订正这项作业就花到一个小时以上。周而复始,女儿完全失去了信心。它就像个雪球越滚越大。这个过程当中,老师也始终没有给到很好的方案去帮助女儿。她每天做的事情是在微信群里告诉大家:“某某学生,今天的默写成绩特别差,一定要抓紧背诵。”
类似于女儿的案例并不是个案。这样的高标准的要求,在老师没有方法支持的情况下,是没有办法帮到学员迅速提高能力的。
另外,英语老师还通过一场场考试,将取得高分的学员放在一组,其他学员组成另外一组。基本放弃了对于低分组的帮助。他会认为说,低分组的同学再努力也达不到高分组的成绩。
那么,高标准的要求是不是适合每一个孩子?是不是适合每一个老师来提出?我的答案:并不需要。最佳的标准是因材施教,给不同情况的孩子提出适合他们的要求,这才是优秀老师的表现。
结合今天的拆页,我总结提炼了四个步骤,方帮助老师、家长既能向孩子提出合理要求,又能帮助孩子达到目标。
第一步,树目标。询问孩子想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比如说,老师可以询问女儿说,未来想考怎样的学校?考取这样的学校高考取得怎样的成绩?
第二步,找差距。和孩子一起确认现实和目标的差距。如果要考的学校需要取得100分的英语成绩(150分满分),便可以找出差距。
第三步,做计划。我们通过哪些行动才能够弥补差距,和孩子一起把它做成一个计划。
第四步,持续关注。无论这个计划做得如何,作为家长始终需要关注孩子,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和给他支持。在过程当中,不断地去做调整,支持他们达到目标。
有人会问:“如果这样做?是否会加大老师们的工作量?”我的答案是肯定的。老师是园丁,只有在他们辛勤浇灌下,孩子们才会努力地成长。我想这是优秀的老师愿意去做的事情。
这个方法也是一个很好的教练方法,同样适用于在工作当中。它能去帮助工作伙伴探寻自己的真正意图和差距,将自己的工作落实到行动计划里。
A1
上周五,跟一个伙伴吃饭。我们一起谈论未来的工作和个人成长。在此之前,我们还彼此做了一份盖洛普测试。于是,聊着聊着我们就聊到了这个测试的结果。
“Mark,之前我们做的那个盖洛普的测试,结果已经出来了。你的专注度和纪律性高于平均分。”我分享说。
“我也看到了确实是这样的,这个结果跟我现在的工作刚好十分契合。”他高兴地回答。
“这两项分数虽然高于了平均分,但其实与平均分之差并不多,说明潜力不大。你要如何应对未来我们的变化。”我看着他的脸色,一下从晴转阴。忽然发现我说错话了。
这个事情给了我这样的反思。
首先,没做好行为控制。在讲这个问题之前,我心里纠结了很久是不是要说。但没忍住还是说了,他结果影响到了他的情绪。
其次,测试结果不是标签。我的固定型思维让我因为这个测试给伙伴贴了个标签。让他认为自己没有潜力在有发展的空间了。
最后,错过了一次激发伙伴潜能的机会。原可以通过这次机会去探寻伙伴的真正发展意图,跟他一起去探讨未来的发展计划,但谈话因此终止了。
A2
目标:春节之前,用今天的方法,找到一位伙伴聊一聊明年的工作计划,建立一个小组定期交流、支持和鼓励。
行动计划
1、找一个工作伙伴告诉他沟通目的,询问他的意愿。如果愿意,我们就确认一个春节前的沟通时间。
2、在春节前,完成第一次小组沟通,确定我们2020年的目标,形成初步的计划;
3、同步明确小组的沟通频率和主要沟通事项,确认下一次沟通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