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从来不缺八卦。
但是2016年关于陈乔恩的新闻,从来都是严肃的八卦,每一件都能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陈乔恩的2016,主要有三件大事:
1、带妈妈参加《旋风孝子》,引起全社会关于原生家庭、亲子关系的大讨论;
2、霍建华林心如大婚,毫无悬念地,网友和媒体都要翻出霍建华唯一承认的圈内恋人陈乔恩,一个声音出来了:霍建华为什么不娶陈乔恩;
3、乔任梁因抑郁症自杀,作为乔任梁生前关系紧密的好友,陈乔恩因为没有第一时间发声,被网友骂黑,直到乔恩发长文哀悼。
明星的生活一向是暴露在阳光下,没有隐私也没有任何办法低调,陈乔恩的2016年,完全可以立体地呈现出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惹人怜爱、让人心疼,但也因此让她走的路注定了的不平坦。
总结童年乔恩的经历,梳理一下她的心路历程。
陈乔恩是家里三个孩子之一,为了养家,母亲35岁以后开始做保险,压力大,情绪波动大,妈妈讲起来,过去都是艰苦的,要带三个孩子,要打拼生活。她对陈乔恩的管教,是严格的——严格到直接打。
“被妈妈打”这件事,陈乔恩讲过好几次。
在台湾的电视节目中,乔恩就毫不避讳地讲过。到内地发展以后,接受《非常静距离》的两次采访,都说过小时候被妈妈毒打的事情,妈妈很凶、很严厉,比如莫名被呼一巴掌,或者考试成绩不好就会被毒打一顿,妈妈的脚步声像魔鬼的步伐。
可以想见,童年乔恩,父母是不成熟的父母,同时也缺少父母的陪伴,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呵护,更谈不上感受到父母的爱,因为她的父母其实一直在孩子的身上索取爱,而并没有能力在孩子身上给出爱。
父母的不良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是最愚蠢的行为,从小遭受父母这些负面情绪影响的孩子,会产生怨恨、逆反、畏惧、自卑、无助、暴躁、孤独、固执等等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
于是童年乔恩就有了一个看似与众不同、但又与所有孤独的小孩一样的童年。
如果考试不好,宁愿去鬼屋也不想回家;
小时候的一次转学让她性格变得自闭,没有朋友;
成绩变差,继续被打;
虽然有兄弟,但陈乔恩喜欢一个人去墓地待着,“哪一个墓地比较大,我会去看那个墓地的照片,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看那个墓碑上面的人物,看他们活了多久,他生在什么年死在什么年。”早年在台湾的节目中也提过喜欢坐在墓地里看书;
不善于沟通,“可能性格比较孤僻吧,是自己闷在里面想的,不知道怎么跟人类接触。”没有朋友,没有人邀请一起吃饭,她会自己跑到图书馆看书
长大以后的乔恩,最大的症状就是:宅。虽然身在娱乐圈,但也阻挡不了她喜欢宅在家里的习惯,因为这样她可以跟自己相处,自己可以找到乐趣,因为一个人可以“做任何我喜欢的事情,不管时间的流逝”,“我要回到我的世界了。”
这样的陈乔恩,在成名以后的每一次访谈中,都表示了对母亲的理解和宽容,但是,在《旋风孝子》中,我们却看到了依然相处尴尬的母女俩,就像那句“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一样,虽然陈乔恩懂得了成人的世界的压力和无奈,但小时候的“伤”依然存在,她其实在根本上并没有疗愈好自己和跟家人的亲密关系。
童年的心碎依然在,只是用长大以后的各种防御机制把自己隐藏了起来。
一、心碎,需要,索取。
在幼年成长的过程中,孩子需要得到父母的关爱和照顾,这个阶段孩子往往会感觉到失落、恐惧和被遗弃,需要得不到满足,恐惧的大小与需要的多寡一样,失落程度与觉得被遗弃的程度相当。
孩子期望得到照顾,小孩子会把家看得比自己更重要,因为孩子会认为家庭是生存的全部,是孩子的整个世界,然而就是这种视全家为全世界的想法,使父母在这个时候的所有行为就能被放大,一个小动作都可能是重要的信息。
如果处理不好,孩子会感觉到被拒绝、不被爱,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心碎。我们成年后所体验的所有心碎,其实都是童年心碎的历史重演,心碎模式会一直持续,直到造成这个模式根源的误解得到治疗。
心碎的孩子,长大以后,基本上会选择离开家,这也就进入了独立的探索,进入适者生存的阶段。这时候离开家的孩子告诉自己“我是最强的”,“我内心强大”,“我是女汉子”…很多女孩子直到三十多岁还处在这个阶段,因为没有疗愈,所以陷在这个阶段走不出来,她们“目中无人”,好像世界无人能敌过她们,她们也在感情中不断地需要浪漫或性爱,这两者常常被当成被爱的证据。
所以,当年的恋人霍建华在谈到与陈乔恩的当年情,他说“我跟乔恩,确实有过一段,但戏杀青,就分手了,她要的太多,而我只要事业。在爱情上,我们的认知完全不同。”十多年后的2012年,因于正版《笑傲江湖》,两人重逢,并再次传出两人旧情复燃,乔恩开始在微博上晒合影、晒与霍建华同款情侣表,甚至暧昧地说“想你”,而霍建华更隔空约正在游学的乔恩相约在香港见面……但终究只是一场戏,《笑傲江湖》一播完,两人的恋情便烟消云散了,之后霍建华半开玩笑的说“我伺候不了她。”
霍建华当然伺候不了陈乔恩。陈乔恩真的不是一般男人能伺候得了的,除非这个男人有足够强大的爱的能量,可以把全部的爱付出给乔恩。原因就是陈乔恩从很小的时候,爱的能量已经被索取无度的父母挖空了,她现在需要的是填满这个爱的黑洞,所以她不断得从恋人那里索取爱的能量,而老干部霍建华身上没有这种强大的能量,他真的不是长留上仙白子画!
分析到这里,我们可以给那个谜题“霍建华为什么不娶陈乔恩”一个答案。
二、需求,对抗,寻找安全感。
从小与父母之间的关系紧张,缺乏沟通与连接,父母在情感上对孩子索求无度,孩子长大了最可能的就是离家出走,走得远远的,孩子离开父母,是因为在某种层面上,父母想要孩子满足他们的需求,想要从孩子身上索取,只要父母开始变得索取或要求时,孩子一定会转身就闪。父母如果有大量的需求,就会变成吸血鬼,依赖孩子的能量生存,小孩子对这种行为的反应尤其强烈,当“吸血鬼”一进入房间,孩子就会马上离开,甚至去做功课或整理房间等等,只要不成为吸血鬼的猎物就好。
这样的行为模式,根深蒂固的就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孩子对这一类行为就会特别敏感并做出应激反应。
我们不妨援引网上描述的陈乔恩和前老板孙德荣的关系来看看,与父母相处的同样的关系模式发生在陈乔恩的职业生涯里:
“孙德荣在专访当中直言,陈乔恩是他见过最不受控制的艺人,她很有自己的想法,一直以来都说要拍戏,不愿意根据公司的规划做一个综艺节目主持人。
在孙总的规划当中,他认为台湾最强势的就是综艺节目,所以希望乔恩能通过节目走红,但她对此非常反感,一直谋求拍戏的机会,还不惜与孙总对着干。
结果,拍完《王子变青蛙》之后,陈乔恩与明道一炮而红,乔恩自以为有了话语权,但孙德荣却杀鸡儆猴,选择雪藏她,不让她接触戏剧,只安排主持工作给她,她不做就代表没有收入。
在沉寂了半年之后,陈乔恩没办法坚持下去,唯有听话登上综艺节目的舞台,这才正式走出冰箱。”
幼儿时期,孩子完全依赖大人,需要父母的照顾。然而孩子所期待的照顾好像与父母提供的照顾完全不同,所以孩子觉得小时候并没有受到自己需要的那种无微不至的照顾。
成年后,孩子就会不断得要求别人的照顾,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因为孩子小时候的需要未被满足,所以长大以后似乎总也满足不了。一个孩子曾经处在一个非常危险的环境中,就会发展出一个需要安全和安全感的需求,陈乔恩就在这个需求一直没有被满足的情况下长大。
步入职场,跟前老板孙德荣进入了一个类似与父母的关系模式,两人曾一度以“父女”相称。从小的对安全感的需要依然存在。
通常孩子长大后会处在一种矛盾中,是认为父母其实是提供了安全感、是爱我的?还是继续认为世界是危险的,父母对我的爱也是危险的,潜意识里认为周遭环境十分缺乏安全感?这就是成年以后影响新关系长久维持的隐患。
在与老板孙德荣的所谓“父女”关系的初期,一般会压抑这种没有安全感的需要,这时候就是“父女”的爱与承诺在支撑这段关系。但是,隐患就是隐患,迟早要爆发。随着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中后期,这对“父女”就显示出了原生家庭的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历史重演了,“父亲”不高兴了、开始施展权威了,“女儿”迫于压力暂时妥协,但迟早也是会离家出走的,这不,现在已经出走到大陆发展啦。
三、分离感。
二十年前离家出走的陈乔恩,几年前离开台湾赴大陆发展的陈乔恩,不可避免的是她与生俱来的恐惧:分离。分离,非她所愿,否则她不会读到母亲的信会哭,否则她不会在乔任梁自杀后,痛苦到极点。
如今在大陆发展的陈乔恩,演戏、参加综艺节目、主持节目样样不误,相信她也在这多方的角色里做得游刃有余,想起当年她对孙德荣的对抗,不知道她是否反思过自己的生命模式,当年何苦把自己折腾得千回百转?
乔任梁生前,在一次视频演讲中讲过他为乔恩收集小熊的故事,因为乔恩喜欢抱着熊睡觉。为了某家店里限量版的抱抱熊,他连续请朋友们去那家店吃饭,就是为了得到这些抱抱熊,他还海外代购了一个很大很大的熊快递到横店给乔恩。
乔任梁的抑郁症,我不知道陈乔恩事先知不知道情况,但是他们俩都是两个孤独的人,小时候可能也会有相似的经历,所以两个人肯定也会经常有非常深度的交流,才会结下深厚的友谊。
乔任梁死后,媒体报道的乔恩所有的举动都是真实的,按照以上所有的分析,陈乔恩是真实的,而且是极度痛苦的。她接受不了这样生离死别的打击,也没办法立刻理智得发声,她能做的只有陷入深深的伤心难过,无法言喻的分离感深深笼罩着这个让人心疼的孩子。
在送走乔任梁以后,陈乔恩发了一段长文来悼念乔任梁,从这段长文中,不难发现:
1、如今,乔恩朋友依然很少,但只要成为朋友就是生死之交,她需要的朋友是死党型的,有求必应型的;
2、她需要的朋友/爱人是可以“疼我就如疼女儿那样宠着”;
3、她其实爱的能量很少,前文也说了,小时候被父母索求无度,她也没有了,所以即使朋友付出给她,她也“不知道你病得那么重”,如今自责和陷入罪恶感为时已晚;
4、“也许你已经转化成任何一种物质力量了,我们将用不同的形式拥有你”,让人怜爱的乔恩,其实对灵魂和精神的体会非常深刻,这都是久病成医的悟性啊!
乔恩,愿你圆满如中秋满月,走进幸福快乐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