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这是一首来自《红楼梦》里的黛玉所作的《秋窗风雨夕》,诗里面情景交融,把一个本来就多愁善感的黛玉在秋夜里怀春的惆怅刻画得淋漓尽致。
秋,似乎是个伤感的季节。因为经历了一个狂热的夏天的炙烤,金风送爽玉露生凉,温度的曲线是在下降的,所以人们的情感、思维也趋向于理性,趋向于成熟。还有,进入仲秋季节,落叶舞秋风,残花自飘零,大地的基色由葱绿变成枯黄,这些都会带给人们许些伤感。
伤感的季节适合于怀旧,而不适合于放飞梦想。怀旧,并不是陶醉于过去,也不是去寻找懊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怀旧,可以审视以往走过的路,能在以后的日子里明白点什么,不必像林黛玉那样为伤感而伤感。
秋节,还是收获的季节。春天里播下的种子,春天里开放的花朵,还有春天里放飞的梦想,……,在秋风里去找寻,到落叶中去寻觅,去秋雨中探求。
01.秋收
秋天最先成熟的是玉米。大约在八月上旬,玉米樱蔫了,用指甲掐一下玉米粒发硬不流浆水了,那就表明玉米可以收割了。
队长吹着哨子喊:上工啦!上工啦!同时还分工:男人自带麻袋扛玉米,女人老人掰玉米。于是乎,男人女人一齐齐齐动手收割玉米,一天下来,打谷场上玉米棒子堆成了金黄色的小山,晚上,打谷场上煤油汽灯高挂,开始按人口分玉米棒了。
那时候玉米棒上的玉米粒全靠手工剥下来。先用一根尖头的中间开了槽的铁扦在玉米棒上开三四条槽,把部分玉米粒弄下来,剩下的再用手剥。大人白天要去队里上工,晚上才能来剥,我们小孩正在暑假里,整天剥玉米,一双小手剥得都麻木了,现在还记忆犹新。
玉米入仓以后,和玉米夹种的黄豆、赤豆、红薯、花生相继也成熟了。
秋季,那是个收获的季节。收割后的玉米杆彻底的枯萎了,但还整齐的站立着,和赤豆紧紧地依偎着,行与行之间的黄豆叶落了,剩下的豆荚整齐的排列着,等待着收割,红薯长成的标志是地里有一道道裂痕,裂痕下面准有一只大红薯。除了粮食类的,还有就是棉花了,发焦的棉花叶衬托着洁白如雪的棉花好像是蓝天上掉下来的云朵。
大人们起早贪黑的忙秋收,天蒙蒙亮生产队长的开工哨声就响了,同时扯开嗓门喊着:男人拔黄豆,女人采赤豆,小孩老人拾棉花!我们那个时候上学除了寒暑假外,还有两个夏种秋收“忙假”各一个星期。拾棉花按斤计工分,早晨棉花被露水打湿了落重,所以即使忙假过了,孩子们也在上学前跟着大人去拾棉花。
夏天的平原地区满眼都是青纱帐,只有到了秋收,蓝天白云下的大地成为旷野,好像是迎娶新娘的新房,心气也随着秋高气爽而变豁达了。放学后平时要打猪草羊草,这个时候红薯藤猪吃,花生藤羊吃,但也会拎个蓝子拿把斜刀出去割草,但任务不重啊!所以我们小伙伴是到田野里去享受秋收的喜悦。捡拾一堆枯草枯叶,点燃一堆篝火,捡拾遗落下的红薯、黄豆、花生放在灰烬里煨,虽然半生不熟的,但就是觉得好香啊!那种焦香味不是现在烧烤店里烤得出来的。
队长看到远远的青烟冒起,知道一帮顽童在煨烤,急急地赶来捉拿,可是我们四散奔逃,溜得比兔子还快,等队长赶到,只有一堆冒烟的灰烬等着他,我们匍匐在草丛里看着队长骂骂咧咧地走了,我们重新回过来再找灰烬里的红薯,正好熟了。
秋天不仅收获了粮食棉花,更是收获了曾经播下去的希望,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能比实现了希望更快乐呢?我的童年记忆里,就有秋收的快乐。
摄影空谷孤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