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素 问简友广场散文
《素问》—— 第三十七篇 气厥论

《素问》—— 第三十七篇 气厥论

作者: 小子止一 | 来源:发表于2023-12-22 12:16 被阅读0次

    【原文】

    黄帝问曰:五脏六腑,寒热相移者何?

    岐伯曰:肾移寒于脾,痈肿少气1。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肝移寒于心,狂隔中。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肺移寒于肾,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浆,水之病也。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2。肝移热于心,则死。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痕。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僻死,不可治。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麋。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虚瘕,为沉。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人,谓之食亦。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胆移热于脑,则辛頗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传为衄衊瞑目,故得之气厥也。


    【注释】

    1、肾移寒于脾,痈肿少气:肾将寒邪移传于脾,脾寒则气血不通,故臃肿。脾寒,则胃气不畅,三阴不养,五脏缺养,则元气少,故曰肾移寒于脾,痈肿少气。

    2、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nǜ:脾的热邪移传于肝,肝热,则不宁,则惊骇,肝,血之所生之地也,肝热,血躁,故易病鼽衄。鼽衄,指鼻流清涕或鼻腔出血的病证。

    止一箴言

    1、五脏者,一体而各居其位,各司其职也。一荣俱荣,一辱俱辱,和则共生,病则齐受,治则安顺,乱则寒热往来,阴阳不调,水火不容。故岐伯曰:肾移寒于脾,痈肿少气。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肝移热于心,则死。.......医家曰:“天人合一。”是以天地万物之道而论人道也。老子曰:“法天象地,道法自然。”《道》曰:“圣人以天地万物之道而言人之道,以人之道促天地万物和谐共存之道。”天地者,无为而无不为矣,以其不自生,而能长生也,以其无私矣。

    参考书目

    1、李志敏 主编:《黄帝内经》,京华出版社2010年11月版。

    2、【春秋】老聃 著:《老子》,梁海明译著,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3、【春秋】老子 著,止一 解读:《道》,https://www.jianshu.com/nb/53487517,2023年9月13日。

    4、止一 著:《“1+1”教学》,https://www.jianshu.com/nb/53563538,2023年1月13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素问》—— 第三十七篇 气厥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vxg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