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的分野与融合

作者: 余左 | 来源:发表于2021-12-16 21:55 被阅读0次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的第一个问题是,中西文化到底有没有区别?是我们想当然地认为他们有区别还是确有其事?如果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接下来的一切讨论都将是白费功夫。

文化是一种精神活动,与物质相对。不同的文化将带来不同的生活方式。比如崇尚基督教的人,无论吃饭睡觉,都要作一番祷告,礼拜天也要去参加各种活动;而佛教徒则没有这样的习俗,而是去做另外一些事情,这就是区别。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东西决定了不同的人信仰不同的文化?是他们生活的环境所决定的。

就中国这块土地来说,他西面是高山,北面是冰原,南面是酷暑,东面是海洋,而中原大地土地肥沃,这就使得农业成为了中国人最自然而然的选择。因此所发展出的文化,就必然带有很浓重的农业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强调安稳、协作、崇尚和平与自然等。

西方的情况则不一样。如今谈到的西方文化,多是指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遗脉。在古希腊爱琴海一带,并不具备中国这样得天独厚的发展农业的条件,他们岛屿星罗棋布,遍布在海洋之上,这样的自然环境不得不逼迫着他们要进行交易、竞争和谈判,以此换取自己生存的资源和权利,因此由此发展出的文化大多带有精细、对抗和博弈的特征。

从以上我们可知,中西方的文化的确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这并非是某个人内心的臆想。人虽然是高级动物,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但精神终究要依托于肉体之上,所以物质条件终究是文化发展的肇始,人终究不能完全脱离现实成为绝对的自由身。这是我们讨论这第一个问题得到的启示。

那么这两种不同的文化到底都走向了何方呢?到了今天他们又给中国人和西方人带来了什么问题?我们先来看中国文化的一面。

中国人的终极追求是“天人合一”。这是很符合农业生产的特点的,因为一年收成的好坏就是取决于老天的意志,与天合一自然成为了我们最终的梦想。

如何做到与天合一呢?就是要做好自己应做的事。老天应做的事就是要保证四时更替,物换星移,而人应做的事就是要做好一个“人”。

每一样事物都安于其位,忠于职守,那么整个世界就能和谐运转、长治久安。而且,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还是实现自己价值的唯一途径。譬如一个教师教好每一个学生就是自己最大的价值所在,一个医生医好每一个病患也是医生最大的价值所在,同样地,一个人做好“人”本身的事情就是为人最大的价值所在。

那么怎样才算是做好了人的本分呢?根据儒家的看法,就是忠孝仁义,这些就是人之所以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事物。

从这些讨论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中国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但他并不着眼于这个世界,他着眼的是如何才能生活得有价值。

但这个生活的价值他们又认为不能脱离现实的生活,必须在实践中去修行、去磨炼,最后才能升华。换句话说,生活的价值不是空想出来的,不是坐而论道,而是实干出来的,因为想要充分发挥“人”的价值,你必须切切实实地去实践,才能证明你能做到,以至超越。

中国文化的特点是既“入世”又“出世”的。入世是说要在社会人生中实实际际地去干,出世说的是干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什么功名利禄,而是为了证明自己,体现自己,实现作为人的价值。

在这一点上,西方文化则大相径庭。

西方人当然也没有把自己人生的价值建立在世俗的名利追求上,但他们也没把人生的价值建立在社会实践中,他们把人生价值建立在的是对世界的探索上。

西方文化最高的追求是了解这个世界、这个宇宙终极的秘密,也就是上帝所掌握的那些东西。为什么海洋会生发出了这样一种文化呢?

海洋给人的感觉就是广阔无垠,未知与冒险是面对海洋最常见的命题。其次,基于海洋所发展出来的商业活动,强调个人的权利,强调相互之间的竞争与博弈,所以无论对于物质世界,还是社会关系,都要求人要去研究、琢磨,老实本分在这种以商业为纲的社会终究是要被淘汰的。

因此,以这种特点发展出来的文化必然是以精深为主,其中代表性的思想就是自然科学与经济学。自然科学解决了他们对于外在世界的困惑,经济学解决的是社会关系的问题。

而他们精神世界的领袖,就是那个全知全能的上帝,强调的也是一个“知”和“能”的问题。

中西方文化很长一段时间都碍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一直各玩各的,并行不悖,直至近代以来,才开始全面接触。接触的结果是中方惨败。

这个结果事实上是相当自然的,西方文化强调对物质的研究和社会关系的调整,中国文化追求的是身心的和谐,但心灵终究要依附在肉身上,你就算修炼得个个都是得道高僧,一旦身体被摧毁,一切就成了枉然。

这个结果使得中国人一度怀疑自己的文化是不是腐朽的、落后的,于是一股洋为中用甚至全盘西化的思想在当时的中国大行其道。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国人最终还没来得及解决这个问题,时间已经来到了今天。

很多人认为事到如今已经不存在中西方文化矛盾的问题,事实上这个问题一直都存在。

有一个国学大家叫做梁漱溟的,他说其实我们中国人就三条路可走:一是坚持自己的老文化,拒绝一切西式的东西;二是全盘西化自己,像日本那样,把西方人的东西全部借过来;三是想办法把西方文化融入自己的文化里面,让自己得以革新。

显然最合理的路就是第三条,想当初印度佛学侵入中国时,也在中国文化界掀起了轩然大波,最终也被我们成功融入了自己的文化里。那这次我们能以同样的方法把西方文化融进来吗?

我们从根子上思考,中国人认为活着就是要追求人生的价值,这个价值不依托任何东西,只来源于实干;西方人则把主要精力倾注于对外在世界的研究上,试图掌握宇宙的秘密。这中间难免就有一些龃龉。

按照中国人的想法来看,你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物质世界上,有什么意义呢?就算让你把所有的问题都研究透了,又能给你带来什么?无非就是满足了一下好奇心而已,更有甚者,力量越大,如果心灵不跟着强大,是不是就意味着反噬自己的可能性就更大?

人本来是渺小的,不可与天比高,人生也注定是短暂的,研究物质世界注定得不到解脱,唯有专注于心灵的追求才是超越这一切的唯一办法——这是中国人的根本思路。

所以科学在中国文化看来,就是一种“小道”。只是,中国文化又偏偏差点被这种“小道”所灭亡。

中国文化想要把西方文化有机地纳入自己的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科学,我们今天很多时候是被迫为之,偶有专注于科学的人多也是带着一种利用的态度。这是我们到今天也没有解决的问题。

冯友兰曾经说过,中国文化走到今天,势必要变,也不可能不变,但是怎么变,则是一个大问题。他说,中国文化是一种早熟的文化,一开始就走完了全部的路。西方文化今天虽然强势,但终究有一天他要走到中国文化这条路上来,因为人终究是为价值而来的,这是中国文化对于世界的贡献。

可是,中国文化因为步子迈得过大,让许多人一时搞不清楚它其中的深意,这一点西方文化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补充,就像解题一样,突然给出一个答案让人不知所以,而把详细的过程展示出来,人就可以一步一步地达到那个结果,这是西方文化对于我们的意义所在。

冯友兰这席话让我想到了爱因斯坦,一个科学巨擘,最终的结局却是皈依了与科学相悖的宗教,这或许正印证了他所说的西方文化终究要走到价值,走到中国文化这条路上来。

相关文章

  • 中西文化的分野与融合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的第一个问题是,中西文化到底有没有区别?是我们想当然地认为他们有区别还是确有其事?如果这个问题的答...

  • 南大真题

    2012年 专业基础 一、简答 1、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的,说明两种研究模式的分野及可能融合之处 2、建立国际新闻新...

  • “当责”对应“负责”的8个比照

    在现代管理中,当责(accountability)与负责(responsibility)已有明显分野,这种分野并在...

  • 心随景转

    文明、繁华、文艺、市井 中西文化交汇融合 某一街、一景、一处 总会满足某种情怀、心念

  • 现当代艺术和传统艺术,就不能在一块好好玩吗?

    现当代艺术和传统艺术的的外在呈现看起来要分道扬镳了,那他们还有融合之处?以及他们的分野之处在哪儿呢? 先说融合之处...

  • 漂洋过海的信-福建站

    #漂洋过海的信 ️福建站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中西文化融合的见证 跟随信件✉️一起游历福建吧!

  • 两种思维模式,结果导向和过程导向

    摘童大焕《两种思维分野是人生根本分野》【2019076】 人生最大的分野是思维方式分野。 思维方式分野最大的差别在...

  • 分野

    我以前住的房子在顶楼,因为装修时听说做了防水,也就信了。后来的事实证明,有些话是不能轻信。往了没多久,下雨过后不久...

  • 国际知名平面设计师何见平的设计观

    出生于浙江富阳,旅居德国柏林,在东西奔走中将中西文化融合内化,又转化成自然心情流露在平面作品中,是首位问鼎波兰华沙...

  • 行走澳门街(一)

    公干结束后还余两三个小时,想去主教座堂看看。融合中西文化的澳门,除了众所周知的赌场之外,还有许多古老而圣洁的欧式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西文化的分野与融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wcb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