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杜威小传。
杜威是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民主教育的集大成者。他认为,教育是哲学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理论依据是实用主义心理学,强调信念——行动——结果。在教育方面,他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长,主张通过“做中学”实现其教育目的,注重生活与实践,反对二元论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割裂现象。
同时,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以及教育实践对西方教育影响极大,在教育哲学领域无人能及。
比如,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虽然他更注重教育实践,但其实践背后的理论支撑多数源于杜威的教育思想。如苏氏主张的劳动教育、思维课等等,都是源于杜威的“做中学”的教育思想。
目前,西方国家的教育改革,如芬兰等国的一些教育实践,就是杜威理论的启发。
杜威对中国的影响也很大。胡适说:“是自从中国与西洋文化接触以来,没有一个外国学者在中国思想界的影响,有杜威这样大”。中国的教育学家如陶行知等,都深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当下,我国大力倡导的综合教育实践课程,其理论依据也源于杜威的教育主张。
对于具体的每一节课来说,杜威的思维五步,直接为我们提供了训练学生思维的整个流程。
具体情况,详见杜威的《我们如何思维》。而且,相比《民主主义与教育》而言,这本书更有趣,更通俗易懂,案例也更丰富。
什么是思维?
1.思维的含义。
最常用的是“想”,即思想;其次,指脑子想到的;然后,是指自己的某种信念;最后,是用心搜寻证据,确信证据充足,才能形成信念。这一思维过程,就叫做思考,思索。只有这种思维才有教育意义。
也就是说,思维不是偶然的和随便的想法,思维也不只是一连串想法,而是连贯的有序的思维。思维主要有以下环节:怀疑——假设——证据——结论(信念)。即:对任何一个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均以积极的、执著的和用心的态度考虑它所依据的根据是否成立,若能成立,再考虑它所导致的进一步的结论,这就构成思考。
所以,思考一旦开始,它就是一种自觉自愿、有序连贯的思维活动,是要在可靠理由的基础上树立起信念。
2.思维的中心因素。
案例:一个人室外走着路。他看过天空是晴朗的,一边走着,一边想着其他的事情。但忽然注意到空气变得阴凉了。他想到恐怕要下雨了,抬头一看,已见乌云蔽日,于是他赶紧加快了脚步。
这中间有没有思维活动呢?
走路不是,抬头见云也不是,但想到下雨的可能,是一个推测,他感到阴凉,想到了看天,推测到快要下雨了。
思维的中心因素,就是由看到的事物(天上的云),联想到未观察到的事物(天要下雨),由此及彼,由观察到的一个事实,推测到可能出现的另一个事实。感觉到阴凉,再抬头见乌云,就想到它们与下雨的关系,得出天要下雨的信念。前者(已知)是后者(未知)的依据。
总之,思维就是这样一种思想活动:由观察到的事物,推断出别的事物,将前者作为对后者的信念的依据或基础。或者说,根据迹象和判断来进行猜测,想到并未观察到的事物,再用心收集证据,用以验证并获得信念。
3.思考过程中的要素。
出发点:面对问题时的困惑、忧郁、怀疑的状态,捉摸不定。
过程:一番考察或思索,要查明进一步的事实,借以证实或否定所想到的信念。
目的:思维困惑时,争取找到解决办法。这是整个思维过程中的持续不断和起导向作用的因素。即:按照目的调节思维。
思维的缘由是遇到了某种困惑或怀疑,思维不会自动发生,不能自燃,总要有某些具体事物(亲身体验)来激发思维。
这就意味着,如果我们想在教育过程中训练学生思维,首先要提供具体事物或问题来激发孩子的思维。否则,没有“着火点”,思维就不会自燃,就像是建议他靠自身力气把他自己的身体举起来一样徒劳无功。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营第40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