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此文是因为看了宁的英国研学文章——《那些活泼泼的小生命》https://www.jianshu.com/p/f64bcd48b1b9)
标题充满生命力,内容也充满感召力。每一个生命成长的最初,都应该是活泼泼的。只是随着年岁增长,这“活泼泼”日益褪色,大多变得“死沉沉”。
不去追溯源头,那应该是另一篇文章的主题。
此刻,我想记录的,就是那些让我感受到“活泼泼的生命”的瞬间。
1)
一年级数学课,老师边说课题边板书:“孩子们,我们今天学习数(shǔ)一数(shǔ)。”
一个清脆的男声传来:“数(shù)一数(shù)。”
哈,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读法,来源于童真的孩子。
这种读法,只有孩子才会有。大人断不会有这样的读法的。
2)
早晨上学,一位小女孩背着书包准备上楼。
转角处,遇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同样也是一位女孩。
两人兴奋得互相抱着跳。
我被她们的兴奋感染。
昨日下午才分离,但她们像“久别重逢”的故人一样,感情浓烈得像绽放的花儿。
3)
早上,正在办公室里和同事聊试卷。
小吕推开办公室门,只露出脑袋,笑眯眯地冲我说了一句:“老师好!”
那样的时刻,虽然有点被打扰的异样,但还是会觉得愉悦。
因为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这样活泼地表达。
4)
下午,刚在办公室坐定。
一个女中音美声唱法由远及近飘过来: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听声,是梅。
被挑逗,差点和她来个“闪唱”:无论我走到哪里……
她经过我们办公室时,很想叫住她。但又不忍心打断,继续让她哼着歌曲从办公室飘过。
和苗苗感叹:音乐老师走路都是歌!
成年人的“活泼泼”也许就在歌声里、笑声里了。
5)
路过卫生间门口。
很容易就瞥见一位小美女正在美美地照镜子,左瞧瞧,右瞧瞧,镜子里的她,实在很漂亮。
我忍不住说了一句:“漂亮啊!”
她不好意思地转过身来,朝我笑了笑。
迷人的小酒窝衬得脸蛋越发的漂亮。
后来,才发现她是三一班的美女。
6)
依然是梅,这里的主角是梅的女儿,上二年级。
我记住了她的名字——芮安(原谅我不知道她真正的名字,也许就是此。)。
之所以印象这么深刻,是因为芮安在3·8这天送给梅的专属礼物:一枝康乃馨,一张贺卡。而贺卡上的字,我只看一眼就“刻”在了我的记忆里。
我能想到写贺卡的那个芮安,在那会,表面一定是静的,但内心一定是溢满对妈妈深深的爱。那爱从心间流动到指尖,再从指尖流到纸上。
这是“活泼泼”的升级版本。
“芮安八岁”不仅丰盈了梅,也丰盈了我们每一个看到此贺卡的人。
“活泼泼”也是可以传染的。
与君呼应(1):那些活泼泼的生命7)
英的女儿——天天,上一年级。
每天早饭时间,她几乎都是一个人背着书包出现在食堂。一般只比我们几个(中老年妇女)晚几分钟。
每次见到我们都会主动问好,她很健谈。我们都很喜欢她,每次都邀请她和我们同桌就餐。
那天早上一来,就兴奋地告诉我们为什么来晚了,因为车追尾。
当然,她的原话可不是“车追尾”三个字,过程叙述得十分清楚。
只是,现在她不和我们同桌就餐了,她说:“和你们坐在一起,不好玩。”
我们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和她交往,当然她会觉得不好玩。
她的好玩与不好玩,都是“活泼泼”的。
8)
璐说她在放学回家的公交车上,阅读刚到的书《蔡康永的情商课》。
她自嘲自己是——“作”得不行了。
而我看来,这是“活泼泼”得不行了。
成年人的“活泼泼”,还在阅读和思考里。
9)
和Y聊天,她教一年级。
我说我很喜欢和低年级小朋友聊天,而她却说小孩子的无厘头会让人有些不知所措。我说努力去保持一颗童心吧!
这样说来,我也许“活泼泼”一些。
这条,才是此文的目的。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