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死后,曹魏的主要精力用于对付东吴,孙权过了几年苦日子。公元226年,刘备去世六年后,诸葛亮驻军汉中,摆出一副伐魏的架势。孙权觉得魏吴前线防卫空虚,就想顺便捞点好处。
孙权看上了文聘的江夏城。据《魏略》记载,孙权带兵五万来到江夏,当时连日暴雨,城墙崩坏,百姓分散在田野,来不及修补城墙。文聘手下兵很少,一时间所有人都吓呆了。文聘认为,只有令孙权怀疑才能退敌,硬拼是拼不过的。于是他命人全部躲起来,一个人都不露面,城上旌旗如旧,自己到府中睡觉。
孙权爱耍小聪明的性格暴露无疑。他对部将说:“朝廷认为文聘是忠臣,所以将此郡交付于他。我大军来到,文聘却坚守不动,要么有所图谋,要么援军将至”,遂引兵退去。此事记载与《三国志》略有出入,但不管怎样,文聘以少量兵力成功挡住了孙权大军。
当时朝臣商议要发兵救援,魏明帝曹叡说,东吴擅长水战,一般不敢到陆上,现在攻江夏无非是乘我方不备。如今已与文聘相持,孙权必定不敢久战。曹叡料敌精准外,对文聘也是充分信任。
文聘善用疑兵,颇有将略,与另一位魏吴前线大将张辽不同,张辽不管敌方兵力多寡,在阵前都气势如虹,亲自带猛士冲击。无论是平乌桓、镇合肥,都以少量兵力打垮敌军大部队,所以名声更响、名气更大。
这归根结底在于孙权。他没有吞并天下的雄心,也没有誓死一战的决心,他的北伐都是抢劫式的,见好就收。他五次北伐,全部失败,第一不敢下船,不愿在陆上对抗魏国骑兵;第二听说魏国有援军就撤,不敢决战。
著名文史类公号:文史之间
增进知识,启迪思想
欢迎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