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带孩子在小区乘凉,几个妈妈凑着边看孩子边聊天。妈妈A说,你们的六一节目在家练没练,妈妈B说哪有空练,在学校然后老师管就行了,妈妈C说,就是,有学校老师,家长不用管,我一般都跟老师说,该打就打不心疼。
我当时就很惭愧,确实有的时候,我也这样,自己很忙或者监督不上午,就跟老师说,一切拜托老师了,或者找个理由,全部由老师全权代理之类的。
现在社会节奏快,生活和工作压力都很大,很多父母就把对孩子的教育全部寄托在老师身上,自以为只要把孩子交到学校就万事大吉,可以所有的都依靠学校、老师。 实际上,老师也并不是万能的,他们在学校的主要职责是传授知识,而不是像父母一样引导教育孩子的各个方面的知识,像一些习惯,也只能靠父母培养。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生活空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说家庭是孩子良好习惯、美好品质等道德观的培养,那学校教育是从价值观、人生观方面对孩子进行塑造,家校联合才能培养出三观正确、表现优异的孩子。
很多家长说,自己并不是不想管孩子,现在的工作也很繁重,有些顾不上孩子,交给老人去帮忙带,是不是一样?回答肯定是否定的,老人一般做到的是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对于孩子长远的教育、学习辅导基本来说指望不上。
父母在孩子身上有些可以省掉,比如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但有一些内容坚决不可以省,比如对于学业的关注,哪些不能依靠老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活习惯培养不能靠老师
虽然孩子与老师在学校呆的时间会很长,但是老师的主要任务是教授学生知识,学校学生众多,老师很难对每个学生照顾的面面俱到。孩子的生活习惯表现如何,老师并不会特别的关注,这些均有孩子自己担着。
同样,孩子的生活习惯通常也是在未上学前便形成的,很多生活习惯都受父母平时习惯影响,有样学样。孩子在家时,父母就要为孩子做榜样,按时吃饭、不挑食、讲卫生、爱劳动、早睡早起等之类的生活好习惯,时间久了,在潜移默化中,孩子便会形成好的习惯。
前几日,老师跟我说,想把班上某个小朋友调到我家孩子旁边,因为我家孩子午休睡觉特别快,而那个小朋友睡觉习惯不是很好,希望我家孩子带动一下。我顺口问了一嘴,小朋友怎么睡觉习惯不好,老师说因为孩子的父母就睡觉习惯不好,然后导致孩子就这样,家长希望老师在幼儿园可以给调整一下。
我没有感觉这个方式不可以,我只是感觉老师即使调整也仅限于幼儿园,并且还不一定能够很快的调整过来,等孩子上了学,真的是没有老师跟幼儿园老师一样管这些事情,家长应该先从自身上面进行调整才是,否则即使幼儿园调整了,回家依然是睡觉习惯不好。
二、阅读习惯的培养不能靠老师
阅读是成长的阶梯,伴随在我们的一生中,为我们带来无穷的知识储备,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孩子好的阅读习惯需要父母在生活中慢慢培养。但很多孩子不懂得读书到底为了什么,有什么意义,为什么一定要读书,很多人不读书也挺好。
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中曾说,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会给你快乐!
想要孩子读书,首先家长要有读书的习惯,最好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内陪孩子阅读,给孩子收藏一些适合他们阅读或观看的书籍。其次,良好的氛围也尤为重要,家长可以每个周六周天带孩子去图书馆或书店,从小孩培养孩子热爱阅读的习惯。
亲子共读一本书或者一起进行相关的读书活动,让孩子喜欢上拥有着无穷力量的兴奋,同样也因为阅读的好习惯,让自己的心境与他人不同。
三、乐观心态的培养不能靠老师
生活中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总会有消极的时候。生活中,父母要培养孩子乐观的心态,不论是在顺利的时候或不顺的时候,都要随时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让他们笑对生活,笑对苦难,遇事不急不躁,不畏惧,不退缩,始终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同样的事情,同样的场景,同样的不幸,有的人会趴下,有的人会昂首挺胸,那是因为他们的心态不同,他们想要的东西不同,他们因为乐观所以把这种磨炼当做成长的机会,让自己更好的成长,接受这些暴风雨的到来,同样也能够更好地增加对于自身能力的提升。
四、爱心教育的培养不能靠老师
不论在什么时候,父母永远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父母在给予孩子关爱的时候,也要教育孩子,关爱他人,尊敬师长,爱护同学,善待身边的人或事。
爱心并不是孩子没有,是因为家长的没有在意,孩子认为这样的才是正常所致;孩子不是不会尊重别人,只是因为家长对于别人的漫不经心,让孩子以为社会上原来可以这样。
孩子天生单纯如一张白纸,社会阅历较少,分辨不清好坏,但是他们所见到的的他们会认为这都是实际的可行的,但事实上,家长们很多的行为都是一种不良行为,孩子跟着学习,从而变得蛮横不讲理,对别人没有爱心,这是一种悲哀和可惜。
孩子本应该存在有怜悯之心,可以更好地为他人着想,也能够恨到做到感恩,但是不幸的是,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样的好处,总以为不能低三下四,不能受他人控制,把这种对别人的尊重爱心看作是一种自己的轻贱,但最终孩子长大,有一天不再尊重父母的时候,这些家长会不会很后悔当初的决定呢?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不仅仅是第一任老师,也不仅仅是一个终身的老师。
孩子映射的是父母的身影,同样也是父母的脸面与尊严,如果孩子表现不好,请不要急于寻找孩子的错误,先从自己身上翻看一下,是否有不妥,误导了孩子。
【文/布丁妈妈私享会】励志职场辣妈,多平台邀约原创作者,专注孕产、亲子、育儿,亲子阅读践行者,健康育儿倡导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