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华民俗文化读书哲思
耶墨二教,本质相通——兼回应黄蕉风先生|西岸修道

耶墨二教,本质相通——兼回应黄蕉风先生|西岸修道

作者: a331a076ba60 | 来源:发表于2017-06-24 06:47 被阅读135次

黄蕉风先生在《耶墨并提:吴雷川的墨学观》一文中提到,墨家的“非儒”主张及其对儒家的反动可以体现在:(1)以兼爱非仁爱,(2)以非命非有命,(3)以明鬼非无鬼,(4)以天志非天道,(5)以薄葬非厚葬,(6)以性染非性善,(7)以相利非唯义;基督教的“辟儒”观点及其对儒家的批判体现在:(1)以博爱辟等差之爱,(2)以原罪论辟性善论,(3)以神之本辟人之本,(4)以天堂永生辟内圣外王,(5)以契约精神辟血缘关系,(6)以救赎在神辟修养在人,(7)以宗教伦理辟伦理宗教。耶墨二家要旨的近似则有诸如:(1)博爱世人与兼爱天下,(2)独一神观与鬼神有明,(3)借助他力与义由外入,(4)君权神授与上同下比,(5)契约精神与周道夏政,(6)人人平等与兼善相利,(7)和平思想与非攻精神。

《耶》一文又说:除了基督教《圣经》和墨家《墨子》在义理上的接近,耶稣和墨翟的伟大人格精神,也是非常相似:1、出身,墨翟和耶稣都是木匠之后,出于平民阶层,皆受本国本民族统治阶级所排斥。2、主张,墨翟提倡“兼爱”“非攻”,耶稣提倡“博爱”“上帝面前人人平等”。3、作风,庄子描绘墨翟 “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以自苦为极”,墨翟被历代赞为“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的表率。而耶稣为传天国福音,不辞劳苦,“人子没有枕头的地方”。二人形象与统治阶级的奢侈和淫乱形成鲜明对比。

由此黄先生提出一个问题:究竟是谁,是在中国被钉上十字架的那位“耶稣基督”(此基督非彼基督)?是孔孟老庄吗?抑或是那长久被国人遗忘的,摩顶放踵、止楚攻宋、苦行济世、悲天悯人的子墨子?如果要将中国5000年历史中的伟大人物诸个筛选,则最接近完美人格的亦当属墨翟了。写过《墨翟与耶稣》的民国著名神学家、教育家吴雷川,就希望彼时中国青年能以二人精神为指向,努力改造自己人格。

那么究竟是谁,是在中国充当假冒伪善的“法利赛人”呢?我以为非儒家的知识分子莫属。我们中国人不是地球人吗?是该主权至上呢?还是人权至上呢?基督教既然是普世宗教,儒家既然是普世文明,就无分东方还是西方,是中国还是西国。因为“抵抗”、“排挤”、“争夺、”“相吞”这类潜台词,已经包含了义和团式的暴力因素,无论其以文化的形式还是政治的形式,本质上都是不正义的。中华民族与以色列民族,同样的多灾多难,难道不应该从中反省一下,找寻其中根源性的病因所在吗?

据此,我认为,除了在先秦墨家思想中有仅见的“天志”“明鬼”以外,中国精神性匮乏的原由就在于将“神道设教”作为工具使用而非价值观的认识,动机论上出了问题。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止步于做天道信仰的慕道友,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则停留于不可言表的神秘主义阶段。通神之术的丧失使得后世文人逐步走向内心深处,神格的缺失是中国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最大的一个亏缺,在这两种文化里,都没有认识创始宇宙的唯一真神,没有学会谦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耶墨二教,本质相通——兼回应黄蕉风先生|西岸修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zih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