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不足怎么办?中医告诉你记住这七大关键穴位,补气养血!

作者: 学习资源共享 | 来源:发表于2019-05-22 14:53 被阅读5次

穴位是经络上的一个气血反应敏感的点。它可以反映该经络气血循行的状态,而且气血最容易积聚于此,当气血不通畅到时,点压经络上的某穴,即可出现酸、胀、麻、痛的感觉。因此,通过按摩刺激经络上的穴位,就能有效的改善体内的气血循环。今天就来告诉大家7个补气养血最该记住的穴位。

(1)阳陵泉穴:胆经气血会师处,该穴有降浊除湿之功。

阳陵泉穴为足少阳胆经要穴,胆经的地部水湿在此大量气化,为胆经气血会合之处。

取穴方法: 寻找阳陵泉穴可能要稍微费些力气,屈膝90°,在膝盖外侧有两个凸起,前上方为胫骨小头,后方偏下的为用腓小头,将两点连线做一个直角三角形,第三点使为阳陵泉穴的位置。

运用手法:用拇指用力按住它,其余四指并拢拖住腿肚,用力按揉3分钟,也可用艾条灸10分钟, 以皮肤微热发红为止。

(2)阴陵泉穴:脾水运化大本营,本穴主脾水运化、清热利湿。

膝下内侧阴陵泉穴,足太明脾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脾经地部经水及脾土物质混合物在此聚合堆积。

取穴方法:取该穴道的时候,患者应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取穴姿势,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阳陵泉穴相对。

运用手法:每次按摩100~160下左右,每日早晩按1次,两腿都需按摩,一般按摩两周见效。

(3)血海穴:治疗血证的要穴,此穴具有活血化瘀、补血养血、引血归经之功。

血海穴,属足太明脾经,是脾经所生之血的聚集处, 是生血和活血化瘀的重要穴位,为治疗血证的要穴。

取穴方法:位置很好找,用掌心盖住膝盖骨(右掌按左膝,左手按右膝),五指朝上,手掌自然张开,大拇指端下面便是此穴。

运用手法:每天午饭前点按两侧血海穴约3分钟,力度不宜太大,能感到穴位有酸胀即可,要以轻柔为原则。

(4)梁丘穴:胃经气血的调控器,本穴有约束并囤积胃经经水功用。

梁丘穴,足阳明胃经要穴,围堵由阴市穴下传的地部经水,并向下排泄,本穴有约束并囤积胃经经水功用,能最快地调节胃经气血的有余与不足状态,

取穴方法:伸展膝盖用力时,筋肉凸出处的凹洼;从膝盖骨右端,约三个手指左右的上方也是该穴。

运用手法:将拇指指腹定于梁丘穴上,施于按揉手法,力量要由轻渐重,时间为10~15分钟。

(5)列缺穴:补肺益肾的关键穴,可以补肺肾之阴虚。

此穴位于三经交会处,因此不仅对于肺经,还对大肠经和任脉的经气者都具有调节作用。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偶感风寒而引起难以名状的头痛,这时就可以通过按揉列缺穴来疏风解表,还可以结合热毛巾敷额头的方式一起进行。列缺穴补肺益肾的功效还来源于其与任脉连接,任脉本身本身就是"阳脉之海",可以补肺肾之阴虚。

取穴方法:两手虎口交叉相握,这时左手食指是在右腕的背部,而食指尖下就是列缺穴。

运用手法:主要是弹拨,弹拨的手法是在穴位或部位做横向推搓揉动,使肌肉、肌腱来回移动,以有酸胀等感觉为佳。平时感到脖子不适,发现脖子僵硬疼痛。就可以拔动列缺穴,不适感就能缓解,信手拈来,您一定会爱上这种随手是药的感觉。

按摩列缺穴时,双手宜轻握拳,拳心向上,轻放桌上,然后如法或按或掐或揉。按摩时该穴会有酸胀或疼痛感,以酸胀感为好。

(6)内关穴:保健心脏的要穴,此穴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之效。

内关穴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等作用,因此经常成为中医医治心脏系统疾病以及胃肠不适等病症的首选大穴。

取穴方法:伸开手臂,掌心向上,然后握挙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内关穴就在离手腕第一横纹两寸的两条筋之间。

运用手法:因为内关穴十分好找,所以可以作为日常按揉的穴位,无论是走路还是闭目养神,都可以操作。对于调节心律失常有良好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按揉此穴不必太大力气,稍微有酸胀感即可。

(7)解溪穴:改善脑部供血不足的要穴。

本穴为胃经地部经水的外散处,为胃经经水的输配枢纽,由本穴回流胃经的经水多少能较快地改变胃经的火热性状,故而本穴属火。解溪穴在脚腕上。"溪"是溪流之意,人体里的溪流就是血液。"解溪"就是把腿上的血运到脚上去,打开一个通道。所以说解溪穴是一个让人全身放松的要穴。解溪穴对老年人尤为重要,它除了能让人放松之外,还是一个治疗脑供血不足的要穴。

取穴方法:解溪穴就在平时系鞋带的那个位置,也就是脚腕和脚背交接的地方。您先用大拇指按这儿,然后一抬脚尖,马上有个硬筋把您的手弹开了,硬筋旁边的窝就是解溪穴。

运用手法:有人说解溪穴这个窝太深,揉的时候挺费劲,不好着力。这里有两个偷懒的方法方法, 一是脚翘一下,二是转脚腕,两个方法都可以活动到解溪穴,而且转脚腕本身就会上人非常放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气血不足怎么办?中医告诉你记住这七大关键穴位,补气养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zqu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