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场
第一次在四川的乡村赶集,这里的赶集发音不是赶集,而是“赶场”。李家镇的集是隔三天一个集。前一天晚上朋友就说:明天咱们“赶场”去,我才知道“赶场”就是我们那里乡村“赶集”。不知道为什么,一说去赶集,我心里竟涌出些激动,很像儿时过年去串亲戚的感觉。由于天下雨和到地里挖红薯、种豌豆、种胡豆、种青菜,一个星期没有走出村子了,一听说出去赶集,再转一转,所以心里就高兴的不得了。两年时间的驻村工作,早已熟悉了乡村的“赶集”,也特喜欢赶集那种放松的心情,那是一种令人非常愉悦的心情。过去也赶过集,赶集好像就是为了去买一些生活必须品,而这次“赶集”感觉有一种精神上的放松和对陌生环境“赶集”的好奇。村上离镇上集市并不远,大概有三、四公里。虽然不远,我们还是开车去的,乡村的路没有非机动车道,骑行车或步行总感觉不安全。集市上的人不算多,或许因为我们去的有些晚了,我们去的路上确实也见到村里的乡亲们往回走了。路上我们还看到村里朋友72岁的亲戚表哥,驼着74岁的夫人骑着自行车往回走。这两个老人身体非常健康,他们种了大约十亩多地,还都是他们自己种田,自己管理庄稼,自己收割稻子、红薯、胡豆,很了不起。四川乡村的大集和西北乡村的大集完全不一样,这里赶集的人们都感觉很平和,不急不躁的样子。集上汇集了各村村民自己种的各种新鲜蔬菜,蔬菜的种类非常的多,大部分蔬菜我都认识,但也有叫不出名字的青菜。集市上萝卜,菠菜,油菜,地瓜,香菜,芹菜……真是非常丰富。这个季节西北的集市上这个时间段也有丰富的青菜,但青菜基本都是温室里长的,在这里都是大地里采摘来的,水灵新鲜。这里赶集的人们,很多人都背着竹子编的背篓,这也是一个其他地方赶集所见不到的。竹背篓非常的实用,也非常的好看。背篓在集市上也有卖的,而且现在的背篓做得更加的精致,当然价格也不便宜了,从五、六十元到一百二十元不等,也都很好看,编得很结实。当地人喜欢用。背背篓赶集买菜买东西既方便又舒服,菜品又不会受到挤压。在集市上也有其他的一些竹子编制品,还有一些木质蒸米饭的木桶,很可爱。一些暖炉做的比过去更加精细,一个像小砂锅的碗碗外面用竹子编织起来,用手可以拎着,模样好看又很有趣。四川乡村的集市和西北城里的早市也有更大的区别,早市都是那些商贩们从批发市场批来的菜,然后到早市上去卖,而这里的都是农民自己挑着菜担子到集市上去卖,这就感觉到非常的亲切,这是老百姓在销售自己种的菜,换一些现金。农民的收入,基本靠卖一些农产品来获得。
在这里你也可以买到新鲜的土鸡,真正的土鸡蛋,土里确实是用粮食和蔬菜喂养大的。在乡村就是好,总可以吃到最新鲜最好吃的食物,乡村人也做会做很多很多的好吃的,比如说他们做的滑肉,酥肉就非常的美味。这次赶集让我体会到了乡下生活的安逸、平静和悠然,生活在这里与世无争,每天听着鸡鸭鱼鹅的叫声,夜间听着小狗的叫声,乡间更显得宁静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