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菇凉
![](https://img.haomeiwen.com/i25494944/3490fa9d71323a98.jpg)
当微信读书推荐我这本书时,脑中突现我曾经写过关于一地鸡毛的看法旧时光主题。
谁的生活不是一地鸡毛,谁家的锅底都有锅灰,当你羡慕别人可甜可咸的生活时,或许也在被别人所羡慕着。
刘震云的这本《一地鸡毛》被称为新写实主义代表作,获得多种文学类。有的是人生的范本与关系学教科书,文中反应了八九十年代的真实生活和生活状态。
文中娓娓道来细节生动,看了官场和单位还有一地鸡毛后,能从里面找到自己生活的缩影,正如文章所说,谁的生活不是一地鸡毛,你看到的也许是他们小光鲜亮丽的一面。
文中有很多的小事件和做人的道理,读完让人茅塞顿开。在一地鸡毛里寻找安慰,在一地鸡毛的生活里寻找幸福。
![](https://img.haomeiwen.com/i25494944/5e9570cea876e1a8.jpg)
文中的一地鸡毛描写了小林夫妻贫穷的生活,在文中看出了小林夫妻的无奈,面对贫穷的无奈,生活的无奈,工作的无奈,更多是家庭琐事的无奈。
正如黄小波的《黄金时代》所说: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小林是一个从大学毕业入职国家机关时间不长的年轻人。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发展和社会经济都处于初期。夫妻俩微薄的收入既要维持家庭生活的日常开销,还有支付保姆的工资。
为了保证家庭用度的正常运转,小两口必须精打细算,斤斤计较。夏天小林早早排队买便宜的豆腐,冬天冒着严寒买廉价的大白菜。最大的原因就是穷。
文中最让人觉得遗憾的一点,是自己的老师来北京找小林,希望可以为自己找个好点的医生为自己治病。
因为家庭经济原因和老婆的唠叨,老师看出了小林的为难,只简单吃了一顿饭就走了。还留下两桶香油。如果不是出于被逼无奈,谁愿意低三下四去找自己的学生。
而最后的结局是老师走了,小林开始悔恨了内疚了起来,老师曾经在大冬天从冰窟窿救下自己,把棉袄的棉袄脱给小林。一想起这里,小林满脑的内疚感。
但是迫于生活的无奈,现实的压力,如果小林有钱有能力,我相信他也能做一个尊师爱教的好学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25494944/1cc616dda7682494.jpg)
文中讲了小林老婆调动工作,因为工作距离家太远,还有起早赶车。于是就商量换工作,又是小林又是小林老婆拖人拉关系,又是送礼又是折腾了一顿,终于还是选择了放弃。
有时候自己像极了小林的老婆,总是想着换工作。可是又有哪一种工作是自己喜欢的,天下乌鸦一般黑,在哪里都是一样做,只要能赚钱就行。
婚前以为结婚就是风花雪月的浪漫,其实最后才明白都是财米酱醋茶,还有那一地的鸡毛和鸡零狗碎的破事。
正如小林的梦境一样:自己睡觉,上边盖着一堆鸡毛,下边铺着许多人掉下来的皮屑,柔软舒服,度日如年。又梦见黑压压无边无际的人群向前涌动,又变成了一队队祈雨的蚂蚁。
小林的夫妻生活讲述了很多人遇到的问题,孩子上学难,调动工作难,办事难,看病难。像极了我们没有钱,没有权,没有地位的贫穷老百姓。
文中的小林最后悟出了一个道理:其实世界上事情也很简单,只要弄明白一个道理,按道理办事,生活就像流水,一天天过下去,也蛮舒服。
尽管我们在这样一地鸡毛的生活,尽管我们像挨了一拳的老牛,对生活失去了动力。
但是只要我们活的通透,不觉憋气,只有顺利喘气,才活的久。有时候不能纠结太多,只要对得起良心,孝父母,亲戚友,做实事,往前奔就会有好会有好结果。
即使生活是一地鸡毛,也没有必要活得一地鸡毛,要有一颗把鸡毛穿成掸子的决心。在鸡零狗碎的生活去寻找那些人间值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