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049071/ee726581b460e072.jpg)
一个晴天,我来到了这个小镇。
计程车司机把我的行李从后尾箱拿出来后没有道别便离开了。左手提着包,右手拽着箱子,我一个人站在路旁,正对着落日与晚霞,被这美与陌生愣在原地。
“您好!是要住店的客人吗?”
身后有声音响起,回头一看,一位身穿深蓝色制服的男子正睁大眼睛看着我。他胸前别着一个“喜来登”的酒店名牌。
“噢,不,我要去别的地方。” 我忙摆手。
他扶了扶额前的帽子,微微一笑,向我点了点头,转身走开了。
我点头回应,“谢谢。”
顺着他离开的方向,我看到了一座小小喷泉,十几米后的旋转门,以及整整齐齐的一片建筑群,简洁而摩登,喜来登酒店的风格向来如此。出差是首选,旅行则不然。
手机里传来短讯提示音,友人发来消息,今晚下榻的民宿地址。地图显示,步行只需十分钟。我站在原地足足看了两分钟的天空,才拉着行李,拐入另一条小路,那里建筑密布树木挺拔,再也不见天日。
却异常的美丽。道路两旁是些旧时建筑,不似几百年前的房子经过风吹日晒后常见的破败,估摸是百多年前留下来的,又经过部分修葺,这才显得古老而余韵犹存。我抬高了头看见一行字,孔子国际学院。
未见大门,窗户也紧闭着。或许因为时值七月末,正是暑假时期,老师与学生们都离校了。
马路上有三三两两的行人,穿着T恤短裤的当地人,讲着方言走过。
我对着手机地图导航,一路前行。却拐弯走到了一条村路上,石子路坑坑洼洼,把行李箱硌得擦擦地响。心里有点着急,但愿这新换的箱子不要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罢工吧。
折腾了十五分钟后,手机提示已经接近目的地,但我环视四周,除了低矮的放置杂物的废弃屋子,便是农田。丝毫不见客栈踪迹。
“M,我迷路了。”
朋友发来一个流汗的表情,吩咐我站在原地,等他来解救。
十分钟后,身穿白衬衫脚踩蓝色拖鞋的M出现了。
“又找不到路了?”
我点点头,他摇摇头。
M接过我的行李,指了指左前方的一棵树说“那里就是公馆的位置了,但你跑到后门来,门已经封锁了。”
我一脸无辜,这总不能算我的错吧。
“一会我先带你办理入住,然后咱们到老街上去吃饭。”
“老街在哪里?”
“先卖个关子。待会你就知道。”
我吐吐舌头。
走上正确的道路后,五分钟不到,便走到了民宿门口。
灰砖白墙,墙面穿插着实木框架结构,小青瓦屋面,亭阁式大门上挂着公馆的名字,典型的川西民居建筑风格。
“这座公馆是清朝光绪年间修建的,以前这里办过私塾,是镇上大户人家刘氏的房子。后来被人买下来,发展成了民宿。里面的装修一点也不输于喜来登噢。”
我饶有兴致地听着M介绍。
过了门口,便是一座屏风,屏风周围栽种着竹子。后面是房屋建筑。左边设有木质接待台。一位盘发的阿姨正在接电话,见到我们,连忙结束了通话。
M君上前与她交谈,一副熟稔的样子。
“你们认识?”
“嗯,我是常客,有时周末会来这里放松下,只有这里才能让我感到真正的平静。来的次数多了,她们也都认得我了。”
接待台旁边就是一个宽敞的四方天井,左右两个角落里分别种着一棵柿子树,树已高过屋檐,看起来有些年头了。树下摆放着几张那种在咖啡馆常见到的户外桌椅,圆形玻璃桌,藤制扶手椅。
沿着长廊走过天井,途径一处全乌黑木结构的屋子,我问到:“这是什么?”
“旧日的私塾。以前刘氏家族以及镇上大户人家的孩子便在此上学。”
我一听,兴趣来了,转身入门。走得太快没有留意脚下,差点被高高的门槛绊倒。
背后传来一声轻笑。
“这就是专门用来对付你这种走路不看路的小孩。”
我哼了一下,不理睬他,径直入内。
才踏入,便见到屋子中央挂着孔子的画像。题写“至圣先师孔夫子”。画作看起来应该是吴道子的版本,画中孔子头扎儒巾,双目前视,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作揖,雍容大度,谦卑有礼。
一股清凉的风顺着画像旁边打开的窗户吹过来,立即把我燥热的心吹得顺顺贴贴。
我默默地向先师作了作揖。
画像前面摆放着四张大大的八仙桌。靠近我的是把太师椅,试图拉出来试着坐一下,不料椅子非常地重,费了好一阵力气才拉出来。
M给我端来一杯豆浆。
“尝尝,公馆自制的,比外面的好喝。”
我一试,果不其然。浓郁甘甜,豆味十足。
两分钟杯子见底,我问:“还有吗?”
“哈哈,别喝了,一会还得吃饭呢。”
提起吃饭我方觉得饿,立刻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吧。”
房间在院子的最后面,木屋子,挑空比普通公寓要高,目测两米多,屋顶是斜八字,中间有横梁,好像小时候住的祖屋。
家具都是木质的,架子床,床头柜,木书桌,还有屏风。
每个房间都有一个小阳台,摆着与天井同款的户外桌子。不似平日的设计,这个阳台被密密麻麻的约一米七八的小竹子围起来,完全看不到外面的模样,外面也见不到里面的情况。只在竹子顶部与屋檐之间空出一小片,可以看到天空,刚好可以看到外面有一棵非常高的榕树。
“这里还真特别。”
“是吧?我每次来,都是坐在这里发呆。有时候看天,有时候看云,有时候什么也不想。”
“是不是设计师都这样?”
“怎样?”
“发呆。”
M笑起来,“应该不是。”
“我饿了。”
“走,带你吃好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6049071/501e1e378da02d0b.jpg)
老街果然古老。
街道两边都是前店后院的形式,木门用的还是旧时横排的款式。
每个店铺屋檐上挂着红灯笼。站在街口见到两排长长的红灯笼,发出淡淡的光,光影摇曳里,还以为自己穿越到了某个古朝代。
家家户户面前都贴有红色对联。但内容却不是常见的新春大吉或者财源广进,多是与梅兰菊竹四君子有关的词句。
“这里的人们好像有些风雅。”
“其实都是普通百姓,但保有祖上留下来的传统。”
“这不是很美吗,平平凡凡的人,但有着不落俗套的生活品味。”
“所以在这里我感到很舒服。”
“我与这个地方很投契,感觉到一种共振。黑塞讲过一句话,在遥远的陌生的地方,有我的故乡。今天我终于明白那句话的意思了。”
M望着我笑,“我带过很多朋友来这里,你是最喜欢的那个。”
“这么荣幸?”
“我的荣幸。”
这客套把我们自己都逗笑了。
晚上八点半,店铺大多关门了,M选了一家有户外位置的餐馆。点了凉面,红糖糍粑,地主面,粉子醪糟。都是当地的特色美食,我吃的不亦乐乎。
饱尝一顿后,我们沿着街道散步。
石头路很适合漫步,就着路灯,可以看到店铺的招牌和橱窗。还有一个旧式电影院,青砖牌匾,放映一些早期的电影。
很多旗袍店铺前面摆出民国时期的美女海报。盘发,无袖旗袍,窈窕淑女,一双杏眼对着你笑。每走几步便碰到一张这样的立式海报,还以为自己到了某个年代剧拍摄地。
街道的中心半空挂着很多油纸伞,各色各样,玫红的,淡绿的,天蓝的,粉紫的,有的正放,有的反放,有的斜放,轻轻薄薄的纸张,在夜色里显得无限飘逸。许许多多的油纸伞,连在一起,覆盖了大半条街的天空。
我们走在油纸伞下,谈天说地,偶尔溜过一条狗,我赶忙往路边躲,M君哈哈大笑。
老街的尽头是个大广场。
中央立着一座小塔楼。尖尖的高顶,上面装有一盏大灯,照亮了整片地方。
没有见到跳广场舞的阿姨,推着婴儿车的年轻人倒很多。还有遛狗的叔叔阿姨,以及摇着一把扇子坐在凉亭里的大爷们。
东北的角落里还有一个老式的火车头连着几节车厢。仔细一看,路面还有铁轨的痕迹。旁边有售票厅,可供游人体验。
我们绕了广场一圈便走了另一条道回公馆。
路上几乎见不到行人。两边是些仿民国建筑。明显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右手边上还有一长排的展览橱窗。摆放着留声机,闹钟,铜壶,医用针筒,手表等等四五十年代的物件。
我对每一样都感兴趣,凑上前去看。
M并没有不耐烦,就站在旁边陪我,偶尔插几句说明。
不到一公里的路,磨磨蹭蹭地走了半小时,终于回到公馆。
值班的阿姨已经睡下,当晚只有我们两位客人,她给我们留了门和一盏灯。
我与M站在庭院里,月光如水洒下来,柿子树的叶子显得越发墨绿。八月的蝉鸣声如雷。我们久久地坐在树下,看着月亮出神。
“要不要喝酒?”
“好。”
M找到了两瓶青岛啤酒。
我们举杯邀明月,月光把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
月夜,竹林,蝉鸣,风声。我忽然想起苏东坡写过一首承天寺夜游。便问M是否还记得。他亦有些许印象。
夜里月光入户,苏轼心情大好,出门游玩。先去找好友怀民,刚好他也醒着。两人便共游承天寺。他们在院子里散步,月光照地,地面好似积水一样澄澈,水里的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枝叶的影子。苏东坡感怀,哪一个晚上没有月亮,哪一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不过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有闲情逸致的人罢了。
我们一边回忆一边喝酒,当时心境,用“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来形容是再贴切不过了。
M说他最想要的生活就是隐居山林,一间茅屋,一亩良田,一方清净天地。
我拍案而起,这也是我的理想生活啊。
M说隐居以后,他要每日到山间去练太极。他现在也时有到老师处学习,每次练习都令他浮躁的心平静了下来。他说每日都有忙不完的事情与处理不完的东西,身心俱疲。真是渴望可以安安静静的过日子呀。
我与他相识已久,早就知道他的工作行程排得满满的,外加他本身就是工作狂,周末也总是加班,根本没有空闲的时间。发出这样的感叹不难理解。
说着说着他就笑了,带有一丝苦涩,“结婚以前我总是玩,有时候一个人玩,有时候跟着一群人玩,踢球,摄影,看展览,旅行,设计。结婚以后,依然如此。现在离了婚,还是这样。”
我不知道如何接话,他的事情我早已听说。非当事人,我也无从判断,更给不出什么意见。
“我无心打探你隐私,但如果你想说,我也洗耳恭听。”
M喝了一口酒,看了很久的月亮,久到我以为他不会开口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6049071/e5c2075d57bee86b.jpg)
二十出头的时候,M爱过一个女孩。他们在上海工作,情投意合,小日子过得很快乐。过了几年,生活露出了更残酷的一面,他们逐渐无力应付。最后,女孩接受了一份更好的工作,离开了上海。M也离开了,不是同一个目的地。
在新的城市里,M过了很长一段独身生活,后来也交过两位女友,但都短暂得好像小石子落入大海没有波澜。
直到他认识了X。比他年长四岁的女人,面容姣好,皮肤白皙,说话很温柔,家教良好,脾气温和。M喜欢上了她,她也接受了M。在M而立之年的时候,他们结婚了。
如每段婚姻都有它的幸运与痛苦,M与X一起经历着生活给他们的所有考验。日子愈久,他们愈加相爱。
婚后两人很欣喜地发现彼此的兴趣相投,同样追求有品质的生活,同样喜爱设计,同样地文艺。就连关注地东西也类似。
时间久了以后,渐渐发现,两人其实还是有很多不同的。M人缘甚好,单身的时候常呼朋引伴地玩,结婚以后依然喜欢与兄弟们一起聚会。X却把全副精力放在了家庭。M的兴趣爱好广泛,每一样都涉猎,他沉浸在创作的世界时,如入无人之境,无论谁在旁边都不会理睬。X如每一个女人一样,需要关心和爱。M天性喜欢自由,不喜束缚,但没有一种关系是完全自由的,M感到失落,X感到委屈。
吵架一旦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因为一些细得根本不愿提起的原因,他们会持续一个月的争吵。因为X关门声音太大,因为M去踢了一场足球回家晚了,因为X洗碗声音太大,因为M的朋友圈有相识的女人评论了,因为......
我有点难以置信,在我的印象里,M温文尔雅,待人很是礼貌周到,无法想象他会因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与人纷争呀。
M苦笑,你没有结过婚,不知道生活就是由无数的鸡毛组成的。
就这样,他们冷战热战,M上班时间如陀螺般转个不停,大会小会,各个项目,每天几百封邮件要处理。下班回家,两人冷言冷语,过几日冰释前嫌,又过几日循环往复。
X想要一个孩子。她已经到了高龄产妇的年纪,再不生育就晚了。M心疼她,不再做惹她生气的事,不再反驳,听从她的心意。他越来越压抑自己。
但他们依旧不开心。X觉得M太反常了,事事顺从,虽然不再吵闹,却总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模样。X开始怀疑,M爱上了别人。于是,她暗地里调查他们所有的共同好友里的女性朋友。M知道以后怒不可遏,两人又开始大吵。M越是愤怒,X越肯定自己的怀疑没有错,更是扩大范围地调查,跟踪M。
身边的朋友逐渐知道了这件事,慢慢不敢与M深入接触。M也很少与大家联络。X的调查却从来没有停止过。
所有的山盟海誓,证据,辩白甚至自杀的宣言都阻止不了X,M只能任由她去。X太爱他了,爱到失去自我,失去信心,爱到盲目。他看着疯狂的她,十分心疼,却无能为力。
后来,M累了,X也累了。他们没有孩子。有时候M觉得,没有也好,孩子生下来以后每日要听到父母恶语相向该是多么可怕的童年。调查无果的X更加气愤,她又恐惧又焦虑。
M看着当年温婉动人的X变成了不自信不安言谈激烈的女人,顿时觉得这段婚姻太失败,把两个人都折磨得失去了光彩。
最终在分居半年后,X提出了离婚,M签了字。
![](https://img.haomeiwen.com/i6049071/2f4626df384d4845.jpg)
M叹息一声,“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我不忍给他补上纳兰性德的后一句。M刚离婚的时候,我与他见过一面。只觉他气压低迷,整个人无精打采。与我初次认识他的样子相差甚远。却又不敢擅自开口询问。
一年过去了,他才愿意告诉我过中细节。作为听众的我,心情十分复杂。
M见我一脸沉重,便打趣,“明明是我的故事,你要不要比我这个当事人还难过啊。”
我拉长了脸,大哥,拜托,这种事情谁听了都轻松不了。
M继续说,“这一年好多人要介绍女朋友给我呀,安排了超多相亲会。我去见过两个,她们都喜欢我。可惜啊,我对她们没感觉。”
我翻了一个白眼。
“还有一个只是在微信上聊天,也说对我有意思。”
我的白眼要翻上天了。
M哈哈大笑。
“诶,说真的,你走出来了吗?”
M沉思良久,“哪有那么快。”
“她呢?”
“也没有。她还在调查我。”
我一头黑线,“那我今晚与你这样月下谈心,她会不会也调查我一番?”
M偷笑,“放心吧,以你的尊容,她不会怀疑的。”
我气得差点要揍他。
他躲到水缸后面去。
夏天的穿堂风吹过,清凉如水。虽然听了一个很悲伤的故事,但因为夜晚太美,哀伤也冲淡了许多。
“M,如果你们还是这么彼此放不下,为何不复合呢?”
“然后呢,继续争吵吗?”
“哎,我也搞不懂啦。明明相爱的两个人,却无法相处。”
“我也很想知道有没有什么魔法,可以让我们和睦相处。”
“M,我觉得你是一个很缺安全感,但又很需要自由的人。外加极度的纠结。你真的是一个很难搞的人啊。”
M摊开双手,“我对自己一向无能为力。”
“我想啊,你的最佳伴侣,应该是可以很包容你,理解你,最好可以随你一起去共同创造那些你喜欢的事物的人。你觉得你有很澄净的内心,需要一个看得到并且欣赏的人,去照顾这个内心小孩并陪伴他成长。我猜,你小时候或许缺少母爱吧。”
M睁大眼睛望着我。
“也许当初你无意识地因为慈爱的感觉选择了与X在一起,却忽略了一个事实,就是她对你的爱的需求并不少于你在她身上寄托的。你们互相投射的爱,没有照到对方最深处。却让彼此陷入更黑暗的地步。”
“你说的不无道理。”
“这只是我听完以后的分析。至于更多的,就没有了。我了解你是一个很难做出选择的人,可是人生就是在不断的选择以及承担选择的结果里。”
“嗯。”
“也许你该回到你的童年去寻找答案。爱人需先懂得爱自己。认识你自己,或许你就会更清楚如何与他人在亲密关系中相处。”
“有道理。”M看着我,“你怎么懂那么多呀?”
我得意一笑,“因为我会读心术啊。”
M呵呵两声,不再理我。
![](https://img.haomeiwen.com/i6049071/3e34f1068a167375.jpg)
第二天起来用早餐的时候,一个穿白色旗袍的姑娘告诉我M已经离开了,并且把两个房间的费用都结过了。
我给他发短信,“这么客气?”
他回复一个笑脸,“答谢昨晚的肺腑之言。”
我复:“那我就不客气了。以后到我地盘,算我的。”
M:“好。今天要出差,不能陪你游玩,实在抱歉。”
我:“没事。我本来就喜欢一个人旅行。”
M给我发来一个旅游攻略。我按照指导,逛了博物馆,庄园,最后在老街上晃荡了许久。
白日里的老街,别有一番风味。油纸伞在阳光下更漂亮明媚。游客不多,开店铺的人却气定神闲,透露一种闲散的气质。好似什么都不打紧。
街上有所学校,门口有穿制服的保安站岗,听M说一年学费十万块,封闭式管理,贵族学校。路过的时候恰逢午休,小孩子们跑出来,本来清净的老街突然喧闹起来,欢声笑语。
有几家卖手工艺品的小店,物什都很趣致,价格也实惠,便买了几件当手信。
路过一家书店,我走了进去。翻到一本李银河的书,便坐了下来看。
不久,有人给我端来一杯茶。我诧异。
她笑,“你是不是M的朋友呀?”
我愣了愣,“你怎么知道的?”
“我刚才看你手上拿着公馆的伞,我们与公馆是同一家公司。昨晚只有两位客人住宿。一位是M,另一位就肯定是你了。他之前就打招呼说他要请一位朋友过来的。原来是你。”
我有点不好意思,点了点头,谢谢她的茶。
她很是热情,到后堂又拿了本地的桃子让我品尝。给我讲了许多当地的历史文化。
下午四点,我已经把小镇逛完一圈。回到公馆,坐在旧日私塾读书的地方,望着外面。
古式建筑,竹林,幽深的蝉鸣,穿旗袍的女子手捧一瓶暖黄色鲜花走过堂前。即将结果的柿子树,庭院,布谷一声叫。竹林另一边有人在踮起脚修剪树枝。深远的宁静,似乎遗世独立一个山中世界。
我久久伫立原地,不知所措。好像被梦想过的生活击中了,即迷茫又愉悦。
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手机响了。有工作的电话,聊了二十分钟。
我放下手机,望着眼前的一切,深深吸了一口气。
走的时候,公馆的人帮我提行李,招呼我下次还要再过去。我微笑着道谢。默默看了一眼那庭院,心里想到,我大概不会再来了。
到机场的时候我给M发了一条长信息,告诉他,我很喜欢这个小镇,它似乎就是我在梦中见过的地方。
不落俗套,不脱离人世间。保有纯洁朴素那面,同时不为三餐所苦恼。蕴含着历史,尊重传统,但仍焕发活力。那里可以成为一个人的精神栖息地。
但是我同时写到,这里既是你的庇护所,也是你的逃避之地。所有的东西,最终都只能内求。再美丽的外在世界,也不如人的内在世界。我曾以为隐居就是我的终极目的了,但现在才意识到,因为不曾见过所以认为那是完美的,现在见识过了,才发现是不适合的。我想,我还会继续赶路。
下飞机的时候,收到M君的回复,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我微微一笑,像M这样才华横溢的人,大概上天总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让他学会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就是为了最后把大任交到他手上吧。
历事炼人,我不禁在想,M以后会是什么模样呢?
所有的星星都有过暗淡无光的时刻。但不为浮云遮望眼,就一定守得云开见月明。
M,我期待在未来与你重逢。
请一定要带新故事给我噢。
![](https://img.haomeiwen.com/i6049071/d27fcfb531f53e3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