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哲思诸子百家
老子他说: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他说: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作者: 张小黑啊 | 来源:发表于2017-01-07 20:41 被阅读292次

16年最后读的一本书是雾满拦江的《我不过低配的人生》,一本因鸡汤式书名被埋没的好书,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在简书上面有些文章推荐的书单中还是有这本书的。书中对人性,思维,情商,教养等都进行了直抵人类内心深处深切的解读。

我属于读完第二页忘记第一页那种榆木脑袋的人,当读到“怎样读书,才会通透”章节时就想着按照书中所说将《老子》先背他一遍,(我读书向来乱乱的,没有固定的书单,随性而至,在别人的文章中看到哪本书感兴趣就买来读,去年还看了两本关于股票K线图和分时图的书,还有两本品鉴葡萄酒的书,可惜一瓶葡萄酒都没有喝到)但是天资愚钝,一周后只算个熟读。于是一章一章的开始背,目前只将前13章背熟。

打开始背《老子》时就已经在当当拍下了南怀瑾先生的《老子他说》,有书在侧,禁不住诱惑,也就顾不得雾先生的套路了。

打开书,就被南怀瑾先生的博学和强大的文化底蕴所折服,行文娓娓道来,旁征博引,典故信手拈来,他才是真正的大师。

功遂身退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古人懂这个道理的大都会有些好下场,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1

曾国藩

清代名臣曾国藩,近代史上一位大政治家大军事家,李鸿章之师。

曾国藩行军打仗之时频寄家书,不外乎告诉家人怎样弄好鸡窝,怎样整理菜园,表示很快要回家种田等等,其实这是曾国藩的大智慧,曾国藩兄弟经过九年的艰苦战争,终于将曾经占领半壁江山,摇撼京师的太平天国打垮,所建立的功绩达到了前所未有功高震主的程度,这些小事与其说是写给家人看到,不如说是写给慈禧太后看的,已消除在这个老辣女人心中的疑心,已表对大清江山没有动过半点念头,我所思所想的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农夫,山泉,有点田。

曾国藩曾给弟弟曾国荃写过一首诗,从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他深切的功遂,身退的道家思想

                                   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

                                   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

曾国藩深得道家思想,使其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不至于落得个满门抄斩。

2

《我不过低配的人生》中老雾讲了一个关于大唐名将郭子仪的故事

郭子仪替唐王朝平定叛乱,立下了赫赫战功,但他特别随和,从来不摆架子,有客来访,家中女眷毫不避讳,兵营中的士兵,都随意去郭子仪家里走动,有时候郭子仪的女眷梳头就会叫:喂,那边那个当兵的,替我舀瓢水来。许多人因此嘲笑郭子仪,他的儿子感到很丢人,就哭着劝父亲:爹,咱能不能不丢人啊,外人随便进入咱家,女人随便给人家看。

郭子仪笑道:你个龟孙,你知道个屁,我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又掌握兵权,外人不知道怎么猜忌咱们家呢,就算你啥事不干,功高震主一条就逃脱不了灭门之祸。

我故意让咱家大门常打开,这样所有人都看的明明白白,谁想对我进谗言,他自己都找不到理由。

你们这些人的锦衣玉食,生活滋润,都靠咱家大敞四开的门,保护了你们,郭子仪的儿子恍然大悟。

郭子仪也是深明道家思想,避免了专制时代功高震主被戮的命运。

3

最近韩剧《鬼怪》很火,不怎么看电视剧的我也跟着追起来了,上一部电视剧还是《琅琊榜》呢,当读到曾国藩的故事时,我突然想起了《鬼怪》,男主之所以被刺死不就是因为战功过大,被百姓顶礼膜拜,被称之为神的男人,试想一个皇帝怎会允许自己的百姓心里面有别的神存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金信,你这是要造反的节奏啊。所以就有了妹妹被射杀,自己被剑刺死的悲惨命运,如果他读过“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想必就会看清形式,知道王的担忧,也不会遭小人口舌。

鬼怪

其实我是一个目光短浅,思考能力欠缺,不会多维度的对一件事物进行充分思考,对事物的发展规律琢磨不透的一个人,但我知道万事万物发展都有一个道,都有其运行的规律,我读《老子》的一个初衷就是希望从这流传几千年的经典中寻找到一丝线索,参透不敢说,得以管窥一豹就好。

当读到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时,不由身上一股冷汗,在工作中,我仗着自己在项目中来的最早,时间最长,有些事情,会更加熟练些,主管是后来从别的项目调来的,我总自以为贡献较大,就时而表现的不是那么尊重,而且不分场合,在他人面前也有那么几次,现在想想自己真的是作死的节奏,幸亏主管人品好,性格温和,对我很是包容。

南怀瑾老先生将儒、释、道三家做了个比喻:儒家像粮食店,没有了儒家,我们就没有了饭吃—没有精神粮食;佛家像百货店,各式日用品具备,随时可以逛,有钱选购一番,无钱观光一番,但里面所有,都是人生必需的东西;道家则是药店,如不生病,一生可以不去理会,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

儒、释、道三家哲学作为古代文化的主流,佛家偏重出世,儒家学问,偏重入世,道家学问,可出亦可入。

中国几千年历史中,几乎每个朝代鼎盛时期,政事治理上都有一个共同秘诀,就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内在真正实际领导思想是黄(帝)、老(子)之学及道家思想,外面所标榜的则是孔孟的思想,儒家的文化。

看来我确实是病了,应该多去药店走走。也希望朋友们勤加审视自己,不要做出一些不成熟的事情,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大智若愚,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劳苦功高,就做起傻事情来,权力不在你手上,话语权不在你这,当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明哲保身”最重要。

《老子》五千言,一句话确实涵盖有三玄三要的妙义,只期望自己悟性够好,可以愈加深刻的了解这许多法则。

我所写的都是南怀瑾老先生书里面所写,拾人牙慧,惭愧。

南怀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子他说: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cgf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