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讲堂留影82

作者: 饮酒扬波 | 来源:发表于2023-11-06 17:27 被阅读0次

    2023-11-7 八十二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学政史地》编辑部主任。

    4.1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语音整理
    我们今天来继续共同学习《论语·里仁篇》的第16章。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在这一章里,孔子又把君子与小人进行了一个比较,就是他们的义利观。
    我们首先明确的是,君子也好,小人也罢,在《论语》里它不是一种道德的评价,不是说君子就是好人,小人就是坏蛋。君子指的是贵族,或者说统治者;小人呢,就是指平民。孔子对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在道德上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喻”,就是明白、知晓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出发点。“义”和“利”,分别指的是道义和利益。两者虽然不同,但是实际上,它也不是直接对立的。孔子在这里说的“利”,是指眼前的微不足道的小利;所说的“义”,则是天下安宁,四海称王,与民休息的大利。
    那由此可见,“利”是利,那“义”呢,它实际上也是利,只不过是天下人的大利,追求的是天下人的安宁和人民的生活幸福。
    我们回到文本上来看。君子明白道义这件事,他思考了解的都是与道义有关的大问题。小人呢,也就是平民百姓,琢磨的是利,就是怎么去赚钱,怎么来让自己的生活富足。
    那这两种哪一种对?哪一种错呢?实际上没有对错,都是各守其位,个人做自己该做的事。君子作为一个社会的管理者就应该出于大义,来使天下人生活富足,社会安定。那平民百姓也要安于其利,就是得到自己应该得到的利益,而不去贪求属于自己之外的利益。
    比如我们和几个朋友一起讨论创业的问题,那我们讨论的关注点无非是这件事能挣多少钱,它的市场有多大,它的盈利点在哪儿,盈利能够持续多长时间。我们从这个内容来看,小人对创业本身他并不热爱,内心驱动他创业的实际上就是利益,能赚多少钱,这叫“小人喻于利”。这本身是合理的,是没有错的。但是,如果是为了追求一些眼前的蝇头小利而损害别人的利益,那这就在道德上打了一个折扣。
    那“君子喻于义”呢?指的是君子或者是统治者在做一件事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这件事情有没有社会价值,这件事能不能给人们带来积极的影响,能够让社会发生怎样的改变,或者说给别人带来了什么样的利益,或者是否损害了别人的利益。
    那君子这种思维模式,他的这种办事的立足点和出发点,难道要比小人高尚吗?从表面上来看,确实高尚了许多。但是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这也是作为一个统治者,或者说作为一个有道的君子,尽自己的义务来履行自己的职责而已。因为你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就有义务让大家生活幸福,社会稳定。
    我们最后来总结一下“君子喻于义”与“小人喻于利”,它诠释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句话既可以对外使用来评判一个人,到底是更看重“利”,还是更看重“义”,从而来识别他的思想境界。当然他也可以对内运用来审视自己,看一看我们和别人讨论问题的时候,是更多的关注“利”还是关注“义”,我们不能“放于利而行”。

    华杉详解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话一般人都不爱听,或胡乱点头:“嗯!嗯!”却不往心里去体会。因为人人都想要利呀!你说要利就是小人,要义才是君子,那我就只能是小人了。这义利之辨,若是被解成君子就不要利,只要义,那便成了伪君子。

    “喻”,是知晓、明白。喻于义,就是把义不义弄明白;喻于利,就是把有没有利弄明白。君子喻于义,君子做事,必辨其是非,合于义就做,不合于义就不做。有义有利,则取。不义之财,不取。

    小人喻于利,小人做事,只计较利,对自己有利就做,别说对别人义不义,对自己的后果都顾不上,所谓小人无忌惮也,见小利而亡命也!

    君子喻于义,就不会为利所迷惑,也不会迷失方向,专注坚持于自己的使命。

    小人喻于利,就像猴子掰苞米,今天干这,明天干那,每天都在找机会。

    因为孔子、孟子都老把义和利放在一起说,给人感觉形成了一个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人们就不太好接受。回顾历史,多少大恶人,也荣华富贵,还得以善终,人们心里,就难免觉得还是利重要。

    义和利没有必然联系。利,是你自己的本事和机缘,义,是价值观的选择和做事的态度、原则。

    君子喻于义而不喻于利的价值在哪里呢?或者说,义的“利”在哪里呢?

    在于心安。

    喻于利,不等于你就能得利,反而是患得患失,诚惶诚恐,心不安,各种纠结,各种焦虑,各种废动作、乱动作,最后一无所获,悔之不及。

    喻于义,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专注坚持于自己的使命,能抓住机会,能拒绝诱惑,生知安行,不疾而速,静候佳音。

    有人又要问了,静候佳音,这样行吗?如果坚持了一辈子,也没佳音,没有成功呢?

    那就接受结果。

    人们总是对结果不接受,总是想改变结果。但为改变结果做出的各种折腾,往往并不能改变结果,而是越陷越深,越挣扎离目标越远。

    君子也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只是安心做自己的事罢了。

    安心做事,接受结果,这是君子喻于义,对自己心理健康的最大价值。

    孙中兴详解

    这是《论语》第三次将“君子”和“小人”对举(前两次分别在《为政篇》2.14和《里仁篇》4.11),也是《里仁篇》第三次提到“利”(请回顾《里仁篇》第二、十二章)。

    我觉得这篇是让孔门后学耻谈“利”的重要章节。

    孔子说:“居上位的君子人应该考虑的是众人利益的最适当分配,一般人只会考虑到自己的利益是否不如别人。”

    这里的“君子”和“小人”应该是指“社会地位”而言:君子就是居上位的人,小人就是居下位的人。“义”,皇侃和邢昺都说是“仁义”,朱子说是“天理之所宜”;“利”,皇侃和邢昺都说是“财利”,朱子说是“人情之所欲”。关键词是“喻”,古注都解成“晓”,就是“明白”“晓得”。白话说起来,好像就变成“君子人晓得义,小人晓得利”。

    其实这里是对比强调,所以只能特别指出被比较对象各自的特点,并不表示对方就没有自己的特点。譬如说,比较中国人和美国人时,我会特别指出中国人比较有人情味,美国人不讲究,可是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发现或自己碰到例外的情况。这种大范围的比较和个别状况是不可一概而论的。所以,“以偏概全”是错误的,“以全概偏”也不见得就是正确的。

    我觉得这一章还有更合理的解释:我们如果结合“义者、宜也”(《礼记·中庸》)和“利者,义之和也”(《易经·乾卦》)来看,“君子喻于义”就是居上位者要照顾到众人利益的最适分配,而居下位的人民则关心自己的利益和别人的比起来是否吃亏。这就可以呼应孔子说过的“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季氏篇》16.1)。甚至在《礼记·大学》中也强调各级贵族都不应该与人民争利,“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这也展现了“义”和“利”的阶级差异。

    另外还有对“人义”和“人利”做不同解释的:前者讲的是几种基本的人际关系(《礼记·礼运》):“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后者讲的是人际关系的良善质量:“讲信修睦,谓之人利。”这种对“义”和“利”语意的翻转,也几乎是前辈古注所没注意到的。

    我觉得这段话还有一种也不错的解释,要放在进退存亡的关键时刻来说:君子选择对公众有利的“义”,也就是“公利”或“以美利利天下”(“择处仁”),小人会选择对自己有益的“利”,也就是“私利”(“择不处仁”)。“义”是比较高的道德标准,考虑的是人我关系,是学习而来的文化素养,也就是说是“修道”的结果;“利”则是“人之所欲”,是人性的基本趋向,只管自己死活。如果没有“义”或“礼”的节制,那就是个“你争我夺”、“你死我活”,最后搞到同归于尽的人间地狱。这时候的君子和小人,又不只是“位”的差别,而是变成有“德”与否的称呼。我们在许多故事中都可见到忘恩负义的上位者,以及有情有义的“一般人”。

    最可惜的是不肯承认“义”和“利”在日常生活中只是或多或少的程度问题,而不是全有或全无的分类问题。历来多少自称“君子”的人就往往“假仁假义”而行“利己”之实,演出一出出的虚伪剧目。又有多少人以“君子不该讲利”为由而在经济上亏待以君子自居的“读书人”。这种“义利”之不辨,恐怕都来自对这句话的不同理解。

    孔子说过“知者利仁”(《里仁篇》4.2),但也提醒当官“无见小利”(《子路篇》13.17),更在“义利”拉扯的时候,强调“见利思义”(《宪问篇》14.12)或“见得思义”(《季氏篇》16.10、《子张篇》13.1)。《礼记·儒行》也提到“见利不亏其义”。“义”的道德位阶都是高于“利”的,或者说,公众的利益都是高过个人利益的考虑。这是执政的人应该念兹在兹的道德顺位。孟子(《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告子下》)和荀子(《荀子·大略》《荀子·荣辱》和《荀子·王霸》)都传承着孔门的这种“先义后利”或“行其义,与天下同利”的想法(详见前章“4.12”附录)。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孔子说过的“放于利而行,多怨”(《里仁篇》4.12)或是弟子记载的“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子罕篇》9.1)恐怕都得在“先义后利”的脉络下来理解,不能断章取义。

    铎罡 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讲堂留影8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chx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