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晚一半生不熟的哥们问我在干嘛,我说在码字,他问是工作需要还是怎么的?我说,就没事干,随便写点东西,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他乐了,说本来想找我撸盘游戏,没成想我变成文艺青年了,是脱离低级趣味的知识分子了,以后不好交流了。
我气不打一处来,说道,你才是文艺青年,你全家都是文艺青年!然后愤懑的挂了电话。
平静下来一想,文艺青年什么时候变成损人的词了,还真是不可思议。
八九十年代大家还抱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骄傲的称自己为文艺青年,结果一眨眼就变天,文艺青年一不小心变成了烂大街的贬损词汇。
02
跟好友深入的探讨之后,我们一致得出的结论是:文艺青年不流行了,因为在大多数的人眼里,这个词被泛化之后,突然变成拿文字装逼的代名词了。说你是文艺青年,其实是在说你装逼。
前两天简书有篇文章,大致讲的是,为什么她不敢跟别人说自己在简书上写文章。而多数人起笔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是简书上爱码字的小青年。
如实说,当下的社会舆论环境,还真不适合文学的创作,大家喝惯了鸡汤、打惯了鸡血、撕的一地鸡毛,还真没几个人能坐冷板凳,静下心来好好写作。
大众文化对传统的主流学术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加上娱乐至死、享乐主义的盛行导致整个社会变得非常浮躁。
而衡量成功的标准也变成了单一的有钱没钱,在这种情况下,追求文学的心境,还真容易被别人当成装逼。
你写那破玩意能挣几个钱?你写字是为了啥,就那打赏几块钱,还不抵我给你发个红包。哎呀,大兄弟,别在那无病呻吟了,谁看啊,陪我打两把王者荣耀吧。
文学爱好的没落成了整个社会的趋势,书店大批关门,传统媒体江河日下,连《南方周末》这样的扛鼎纸媒都向新媒体式微。
你再放眼望去,有几个人案头床前有书?再想想国人读书量在世界范围内的排名,也真是令人觉得尴尬。
03
可是,即便如此,好像大家的精神生活并没有富足起来,孤独反而成了这个时代年轻人的心境写照,奇怪吧。
可能是因为大家在学生时代,被义务教育玩坏了,中国的教育体制崇尚的又是利己教育,告诉大家的是:现在给我死命的学,等你考上大学就解脱了!
所以,一旦脱离体制教育的牢笼,我们立刻撕烂书本,飞也似地逃离学习、逃离书。
正因为如此,大家似乎把读书和教育时代的读书混为一谈了,以为那些喜欢读书的都是不知变通的书呆子。我常听到我妈说的一句话就是:读了那么多年书你还没读够吗,怎么上班了还看书啊!
前者是为了应试教育的被动读书,而后者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主动读书,把两者混为一谈,不爱看书也是难免的。
但,据我观察,凡是喜欢读书的人,多半有自己的生活,健康、自立、阳光而充实,他们散落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不为人知却自娱自乐。
在我没找到简书之前,我曾以为我会永远的这样孤独的生存下去,没有同好,也无知己,在一干人等的狂欢中,故作合群的傻笑,然后回到自己的角落,安静、孤独。
04
现在想想,之所以人家叫你文艺青年是因为,觉得你像个只会读书的书呆子,同时,读书也没有得到回报,感觉你和他们一样平庸。
而真正的知识大牛,他们又会挤破头皮掏钱报名去听课,然后舔着脸叫人家大神!所以,归根结底其实还是,文艺青年本身没有得到知识的回报。
读书能当饭吃吗,还不如打盘游戏!这是充斥在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说法,事实是,读书还真能当饭吃。
我要说的是,学无止境,即便是上班了,工作经验也还是学习积累的,只是这种学习变成了工作中的实操积累。如果一个浑浑噩噩的年轻人,在工作中也不上进,不用心积累经验,可想而知,他的薪资是上不去的。
而很多人不知道,工作积累是一方面,思想觉悟的提升才是关键。否则,你闷头走在错误的道路上,还以为自己走了挺远。
书其实是最有效的学习,想必讲座、听课来说,它的知识量非常大,再加上这些知识是经过系统思考撰写的,更加精华。
再说,现在的知识培训这么贵,讲的东西还很浅,要是大咖的培训课,你有钱也不一定能听的上。
而书则没有条件限制,你甚至可以去听孔子讲课,他的精华都在《论语》中,这是何等的荣幸?
所以,当有人再叫你文艺青年的时候,你可以毫不客气的告诉他:我是文艺青年没错,但这称呼是同好之间叫的,你这么叫,还真不合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