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心理竹芒小语
李克富 || 家庭教育的本质不是教育而是家

李克富 || 家庭教育的本质不是教育而是家

作者: 李克富 | 来源:发表于2018-06-25 12:09 被阅读5983次

请注意,我说的是“孩子的父亲”可有可无,而不是“妻子的丈夫”可有可无。彼时彼刻,父亲对孩子的爱无法直接施与,而只能通过爱孩子的母亲间接实现。

这篇涂鸦在第322-324页

几天前就接到妇联通知,说“全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培训班”于光棍节这天在青岛召开,我放下工作准备参加两天的培训。没曾想,昨天接到的紧急通知又说我不能参加了,理由只有一个:我的性别是男的!

虽然对这种性别歧视有些惊讶,但反思一下,还是觉得单独对女性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意义更大。我不敢说“家庭教育本来就是女性干的事情”,怕被认为偏激,但要说“女性在家庭教育方面有着天然的、男性无法替代的优势”,估计能得到比较一致的认同。

男人从事家庭教育其实是对女性领地的侵犯,而女人做不好家庭教育则是整个社会的悲哀。

支撑我说这话的底气在于,一个月前接到了青岛出版社的建议,写一本有关“出生头3年的养育方式对孩子影响”的书,名字都起好了,叫《别错过孩子最重要的那几年——给0-3岁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因此我查阅了大量资料,不乏最新研究成果。

科学的结论(而不只是经验)让我坚信,被称为“小屁孩儿”的婴儿期,尽管被认为除了吃和玩什么也不懂,但这头3年十分重要,是人生的奠基。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个阶段必须有母亲的呵护,而父亲则可有可无。

请注意,我说的是“孩子的父亲”可有可无,而不是“妻子的丈夫”可有可无。彼时彼刻,父亲对孩子的爱无法直接施与,而只能通过爱孩子的母亲间接实现。

这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家是这样的!

像爱一样,被爱也是一种逐渐生长起来的高级情感而不是与生俱来的低级情绪,它需要的是时间和体验。而能感受到“十月怀胎”和“一朝分娩”的,不只是母亲,还有孩子。

当然,也只有母亲和孩子。

很多人会主观地以为,一个孩子,尤其是男孩子的胆小,跟父爱的缺失有关。但必须清楚,有关(相关)不是因果或必然。研究却发现,从一个胆小的孩子身上,都能够看到母亲胆小的影子。只不过母亲的胆小经常以反向[注]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盲目的大胆或傻大胆。

是内心的安全感决定着一个人胆子的大小。

如果你相信“初生牛犊不怕虎”,就一定能够认可我说的“安全感不是后天的培养”这句话。

对,一个孩子的安全感不需要特别的“培养”,只要做到不把它“打掉”就够了。

安全感的丧失,始自母亲的怀抱,主要取决于母亲的语言和情绪。

家庭教育以母亲的喜怒哀乐做基础,身教胜于言传;家庭教育又以母亲语言的表述方式为导向,“孩子跟着话长”。

3年可是1000多天啊!

在这段时间内,不恰当的家庭教育,足以让一个本来连老虎都不怕的孩子,变得见了生人不敢说话、怕黑、遇到毛毛虫就浑身发抖……

罪魁祸首就是孩子他妈。

再往上追,是孩子他妈的妈,乃至于他妈的妈的妈。

听我啰嗦这么多,你一定会问:家庭教育这事儿女人都干了,(要)男人干什么?

男人就是好好地爱女人!

“世界上最好的家,就是爸爸爱妈妈。”这话已把家庭教育的内涵囊括了。

这就是孩子最好的家!

家庭教育的成败,不在于“教育”,而在于“家”。

(151112)

注释

人有时心中讨厌或憎恨一个人,但在表面上却又对此人十分热情和关心;有时心里喜欢一个人,表面上却异常冷淡。无意识的冲动在意识层面上向相反方向发展,人的外表行为或情感表现与其内心的动机欲望完全相反,用精神分析的术语表达叫反向形成或反向作用、反向行为、矫枉过正,是心理防御机制之一。其心理基础是由于内心汹涌澎湃的感情或冲动难以被他人所接受,为了抑制它而形成与其相反的感情或行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xsm_094d:生育权应该受限制吗?以避免一定的悲剧。
  • 付海霞_3107:感性的母亲,用爱和关注养出阳光有力量的孩子
  • d5c390caf068:孩子的安全感是从母亲那里获得的,而母亲的安全感除了原生家庭的影响,就是从爱她的人那里获得,“世界上最好的家,就是爸爸爱妈妈。”
  • 怒放的叶子:家庭教育的难处不仅仅在于缺乏觉知,还在于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却一时无力解决。谁都知道,身教胜于言传,要想让孩子看到美好,父母首先要是积极乐观,热爱生活的人。要想让孩子信赖他人,父母必须有足够的安全感。要想让孩子觉得自己可爱,父母首先要能够自我接纳,从而接纳孩子。可这些都需要一步步踏实的成长,过程并不容易。

    我们都不是天生会做父母,原生家庭所缺的,要靠自己补上。而一旦能够走过来,会发现自己特别强大。
  • 王振法:期待老师新作:smile::heart_eyes:
  • 柔泥化骨方作瓷:🌺🌺🌺👍
  • 媛姐美轩:每一个孩子安全感的背后隐藏的是爸爸爱妈妈的事实。每一个不讲道理与对错,喜欢讲情与关爱的家庭,可以养育出内心温柔坚强有力量的小孩。这样的家庭滋养出的孩子有爱自己的力量,同时也具备爱别人的能力。
  • 兔莴苣:家庭教育的成败,不在于“教育”,而在于“家”。世界上最好的家是爸爸爱妈妈,那么对于另外一部分家庭来说,是不是换成世界上最好的家是妈妈爱爸爸也成立呢🤔
  • 猫猫在路上:家庭中也是需要处理好“关系”问题
  • 王瑞卿_心理咨询师:情绪不够稳定,或者说天天“狗一阵儿猫一阵儿”的妈妈,对孩子的心理成长会有什么影响呢?

    比如,具有焦虑气质的妈妈,焦虑情绪会不自觉传染给孩子,焦虑本身就是对未来的担心和恐惧,于是,在孩子心里,世界便是危险的,未来是让人担心的;

    焦虑会让妈妈情绪不稳定,孩子常会今天因这件小事惹妈妈不高兴,明天因那件小事惹妈妈发火,孩子也吃不准妈妈到底什么情况下开心,什么情况下不开心,毫无规律可循,于是,在孩子心里,世界是很难预测和掌控的;

    焦虑的妈妈关注的重心往往不在孩子身上,而是深陷在自己的焦虑情绪之中,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母爱的表达;

    夫妻之间,一人焦虑常常会导致两人不和,意见分歧甚至大吵大闹,无法给孩子营造一个温暖和充满爱的环境。

    正如李克富老师说,“安全感的丧失,始自母亲的怀抱,主要取决于母亲的语言和情绪。”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没有人事先征求过他的同意。而在你决定要生下这个宝贝的那一刻,就是做了一个无声的承诺:我会把他养大成人。孩子是带着对妈妈的无限信任和对这个世界的美好渴望来到人世间的。爱,就是我们送给孩子的唯一礼物。妈妈要做的,就是保持情绪稳定,好好给予我们的爱:heart:️。
  • 青玫_2989:家庭教育以母亲的喜怒哀乐做基础,身教胜于言传;家庭教育又以母亲语言的表述方式为导向,“孩子跟着话长”。
  • 沧海明月_7cea:爸爸爱妈妈,妈妈才更有爱孩子的能量,爱在家庭成员见流淌
  • 晋春77:小屁孩的安全感建立在爸爸爱妈妈的甚础上,夫妻和睦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 爱变心理战志清:爱是需要学习的,如果我们没有爱的能力,也不可能让孩子懂得爱和习得爱的能力。在有爱有家的土壤里生长,树大必然直。
  • 上X青:家是温暖的港湾,夫妻关系大于并先于亲子关系。
  • 觉悟_b2f4:家庭教育的本质是家而不是教育。
  • 衡润心怡:家和万事兴
  • 当下宁静:“家庭教育以母亲的喜怒哀乐做基础,身教胜于言传;家庭教育又以母亲语言的表述方式为导向,‘孩子跟着话长’。”
    一个情绪稳定、相信孩子的母亲在家庭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成为一个这样的母亲仅靠来自孩子爸爸的爱远远不够,最为关键的是学会自爱,使自己成为一个内心有力量,相信自己,相信未来的女人。
  • 陶然_0e27:对于传统的中国人来说,家永远是第一位的。家=爱。对爱的渴求,经常体现在对家的要求,这个家,永远不是那个外在的房子,而是心里的爸爸,妈妈和我们。学会爱,懂得爱的真谛,实践爱,就是给家最好的礼物。
  • 聆心2016:读了老师的文章忽然脑子里冒出一个念头“原来骂娘是对的”,因为母亲太重要。🐣
  • 流动的温暖:家,是放松身心的地方,是无论身在何方,想起的时候在心底,有温暖存在🙏
  • 千江的月: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
  • 刘丽囡:来自原生家庭的爱和温暖是架起起一个人安全感和自信的桥梁
  • 老连Alian:家,最大的价值是情感良好链接流动的空间。爱,才是家的内核
  • 七月的简书:李老师,看着这篇文章我有很大的疑惑,可以单独请教您吗
  • 祺_1767:太巧了!下午刚和同事讨论了安全感话题,接着打开简书就看到老师的文章,分享一下!对“安全感的丧失,始自母亲的怀抱,主要取决于母亲的语言和情绪。”有很深刻的理解,我就是这样慢慢改变,获得重生!
    对于注释里的话,还没有理解,继续努力学习!
  • 魔法药水: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是亲子关系融洽的源头。亲子关系的解决办法:先解决感情,再解决事情。
  • 1af7bc728a25:家庭教育的本质不在于“教育”,而在于“家”,而世界上最好的家,就是爸爸爱妈妈!
  • aa2d9d7b12f3:亲子关系是来到人世间的第一种人际关系,亲子关系的质量决定社会化过程是否顺利,是否发生障碍或缺陷,也决定社会化所可能达到的水平。
    一个人人格的核心部分或基本结构,是在人生最初的几年里大体定型的。
  • 孙丽芹_520:拿破仑说过: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我想这双手,不仅包括作为一个母亲的手,还包括作为一个父亲的手,还包括家这只无形的手。
  • 07614337c586:许多男性把自己活成了提款机,却忽略了作为妻子的丈夫和孩子的爸爸这两种角色。生活就是舞台,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角色,演技好才能从容驾驭。
  • 76239a65b588:对婴幼儿来说,安就是房子里有一个女人,那女人是妈妈,对那个女人来说,安是哪所房子,它由爸爸建筑
  • 糖葫芦_7604:很多男性意识不到这一点,对最后一句话尤其认同。
  • e8b892f83c95:在平时常常会听见:我和我那口子,是亲人。都老夫老妻的了,什么爱不爱的。我真替这样状态的家庭可惜,可惜他们眼睛里面没有发现对方的魅力和美丽。婚姻还是以爱情为基础的,因为夫妻之间可不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彼此之间没有血缘关系。怎么要把对方放置在“亲人”的位置上?彼此之间是情侣。错位了的状态就是令人堪忧的时候,错位了彼此之间表达的爱的传递位置对吗?值得注意一下:错位了,需要注意。
  • 王秀美心理咨询师:有爱才有家,有家才有爱。
    爸爸爱妈妈,家这座房子四堵墙牢固,屋顶结实,才能挡风遮雨。
    否则,这里一个洞,漏风,那里缺块瓦,漏雨。谁能在里边待着住?
  • 张凯丽1985:“世界上最好的家,就是爸爸爱妈妈。”
    如果爱,请深爱……😊
  • yy点点:安全感的丧失,始自母亲的怀抱,主要取决于母亲的语言和情绪。

    家庭教育以母亲的喜怒哀乐做基础,身教胜于言传;家庭教育又以母亲语言的表述方式为导向,“孩子跟着话长”。
  • 心灵使者王晓坔15153321:“世界上最好的家,就是爸爸爱妈妈。”

本文标题:李克富 || 家庭教育的本质不是教育而是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cxy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