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这是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唐寅 《桃花庵歌》中的诗句。当时看到这首诗,我就想:大才子唐伯虎为什么会写出这样直戳人心的诗句?原来二十九岁时他中乡试第一,会试时因牵涉科场舞弊案而被革黜。
曾经听到一个故事,女孩云在高考前,她的父亲突然去世了,她受不了打击,然后放弃高考,想结束年轻的生命追随父亲而去。
结果被家人救了过来,清醒过来后,她不再想死了,她闷在家里,一天一夜写了一首缅怀父亲的诗,后发表在某报纸上,被该报纸的总编看中了,招她进报社工作,从此开启了新的人生。
高中时,无意间看到同学加室友兰的日记,日记中记录了她的母亲的故事,她外公在文革中被打成右派,被人抓着批斗,被人整,她母亲看不过去,帮着自己的父亲,去跟人争论,后来她母亲疯了。
她母亲受不了这种痛苦,有一次跳入河中绝决而去,丢下孤单的老父亲、丈夫和三个儿女。
同学在日记中记录下这刻骨铭心地过往,文笔哀怨流畅,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文字深深地打动人心,看得我泪流满面。我悄悄地把日记放回原处,没有再提起此事。后来兰有一次告诉了我这事,我跟她说,她的文笔很好,可以去写文投稿。
世事无常,人心难测。人心有时让人无法预料。比如在一个团队中,大家一起进步,向一个目标迈去,有的人很努力,通过艰苦地努力,向目标靠近了,而有的人不愿意花更大的力气努力,有的人则半途而废,有的人根本就在原地踏步。
但这样的人,他往往会产生嫉妒,甚至仇恨。他会紧盯着进步的人,人无完人,你只要有一点缺点,或者哪怕是善意,都会被他抓着不放,狠狠地踩你一脚。
这样的例子很多,前一些时间发生的中科院博士被四川同学千里赴京杀害就是这样的例子。中科院博士本来是怀着善意对待同学,却被同学残忍地杀害。
对于善良的人,伤害无处不在,有时是心理,有时是身体。有些刻在心间的创伤,时隔多年还记忆忧新,永远难忘。有的人身陷其中无法自拔。所以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已,要择人而处,防人之心不可无。
最近加入一个写作群,发现有好多写作方面有些成就的人,都曾经是重度或轻微忧郁症患者,他们有的是因为失败的婚姻,有的是因为突然地家庭变故。但是,他们通过读书、写作,勇敢地走出心的雾霾。
有时经历痛苦的人是不愿意回忆并触碰那段痛苦的经历,他们的内心感受外人是无法体会的,因为有些痛苦比捅刀子还痛,所以,只有他们自己勇敢地走出自我,用笔去记录下心路历程,去悟透人性,敞开胸怀,才能感悟人生。
很多写文章的人都有一颗细腻敏感的心,他们能洞察一切的人间百态,体昧酸甜苦辣的生活。这样一段段生动感人的文字才能从他们笔端流露出来,写出很多动人的故事。他们才情满满,他们用他们的文笔走出了不一样的人生。
我没有忧郁症,可能无法用文字更深地理解他人。但我有时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也会难过,我会记录下这份感受,等过一些时间,再翻出来看看,云淡风轻,不值一提了。
人的一生,总要经历风风雨雨,要经过多次的摔打,对于受过伤害而无法自拔的人,自己要想办法走出封闭的心灵空间,写作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鲁迅先生的作品《记念刘和珍君》写道: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我们要用笔去抒发曾经的过往经历,从写作中反思并点悟自己,做一个勇士,敢于面对一切困难,面对自我,用智慧去解决一切问题。
写作与读书密不可分,因为从书中能找到困惑人心的答案,从众多的名家作品中,我们能分辩出人性的善与恶,从而让自已不再困惑,获得勇气,勇敢地面对人生遭遇,用笔去记录点滴,时间久了,你会发现,写作是医治心灵创伤的最好良药。
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迈不过的人生,没有走不通的路,往前看,路就在不远处,不远处有美好地生活目标,等着你去坚强地迈进,坚持只是一瞬间。
写这篇文章,是想鼓励那些身患忧郁症的朋友,希望她们能走出漩涡,享受爱的阳光。只可惜笔拙,我不够专业。
网友评论